张发祥:书法创作应遵循传统法则

2017-06-08 22:45彭娇妍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书画名家书家书法作品

彭娇妍

张发祥,主攻行草,兼习魏碑。他的行书取法“二王”《十七帖》《兰亭序》,并取魏碑《张猛龙碑》《元苌墓志》工稳俊秀、遒丽华美的姿态,以及唐楷《黄庭经》秀美开朗的笔意。多角度的融合,使得他在碑帖合一的道路上兼收并蓄、不断前进。

书法创作水平的高低与作品的风格,是书家的文化素养与书法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表现的不只是作者的书法技巧,更表达着本人的思想情感。因而要有对作品本身的技法、墨法、章法等的驾驭能力,以及良好的字外功夫。张发祥认为,在书法创作中,应当遵循传统法则,多向古人索取,并实现创新。除了书写技巧,书家更应了解不同字体之间的演变过程、相关的美学与哲学,以及书法艺术“技”与“道”的辩证关系。为提高书法审美,张发祥仔细研读相关典籍、文章,力求使自己笔下的作品表现出更多的书法文化之美。

多年的积累与探索,让他对书法精神的感悟甚多。“书法是宣纸上的舞蹈、文字大家庭的和谐融合,是美学与哲学的艺术再现。”张发祥在研习书法的数十年里,始终恪守这一法则,且从为人、处世、为学等方面加强自己的修为,使笔下的线条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

为推动书法的普及与发展,张发祥举办“雨山问道书法作品联展”“草圣乡风五人书法作品精选展”,还多次参加书画作品慈善公益义拍。对于未来的创作,他希望自己能汲取古人所长,融会贯通,做好书法领域的探索者。

书法家张发祥

张发祥,斋号聚贤居,1959年3月出生于江苏南京浦口。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市浦口区书协副主席、《中国典藏》杂志社总编,被评为中国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場潜力的书法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并获奖中国书协及西泠印社举办的展览,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文化机构及藏家收藏,学术理论文章见各专业报刊。出版有《草圣乡风五人书法作品精选》《苏轼书法研究》《邓石如书法风格探析》《张发祥书法作品选》《中国书法百家张发祥卷》《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集张发祥卷》。书法作品相继被《羲之书画报》《书法报》《中国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华艺术家》《人民画报》《艺术中国》《中华书画家》等媒体专题报道。

猜你喜欢
书画名家书家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选登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早期书法史著述 北窗读记
当代书画名家书丰子恺诗词选
书画名家作品欣赏
我行我秀
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