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课堂无意识教学策略探究

2017-06-08 18:35虞吉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鬃毛五官水墨画

虞吉

水墨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润物无声、教学无痕,水墨画教学课堂中“无痕”式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时开始”, 在“不露痕迹中理解”,在“潜移默化下掌握”,在“春风化雨下创新”。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中笔者运用“无痕”教学,收获了“有痕”的精彩。笔者试以《大狮子》一课为例,谈谈对利用“无痕课堂”模式开展水墨画教学的一些尝试。

《大狮子》是浙美版第五册的教学内容。前一课《彩墨游戏》,为水墨画学习做了个铺垫。而此次教学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从未接触水墨方面的练习,所以笔者在设计本课教学的时候降低了难度。确定“用水墨画形式表现狮子的头部造型”为本课重点,“用各种墨线条表现狮子五官、鬃毛、神态”为本课难点。面对一群爱“玩”的小朋友,确定“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画”的教学思路很重要,在“玩”中,学生不露痕迹地感受到了水墨画乐趣,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水墨画技法,领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这是“无痕课堂”的真谛。

一、课始激趣“导”无痕

1、入课无痕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这在学生走入美术课堂的那一瞬间就应开始关注。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笔、墨、纸、颜料是平时接触不多的材料,笔者引导学生握笔、蘸水,感受毛笔从干到湿的变化,再将毛笔“靠边”或“用手挤压”的方式控水,体验从湿到干的变化,然后将笔搁置在碟子上(图1)。

新课程强调体验式教学,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当学生在课堂上见到新材料迫切想尝试的时候,此时压抑住他们内心的冲动,那就好比美食在前无法食用那么残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应该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出发。通过体验,学生了解了毛笔握笔方法,感受了毛笔干湿变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水墨兴趣,为水墨画教学的开展做了铺垫。水墨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开始。

2、导课无痕

“无痕课堂”既体现于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也追求教育目的的隐蔽性。导入阶段,笔者以“玩”为主线,创设“墨线宝宝”的情境切入主题,情境创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师继续引导:“除了让毛笔直立 “行走”,还能怎么走?”“侧着走。”该生上台示范。接下来的两分钟,学生在纸上“玩墨”过程中,墨线作品出现了“干湿”、“浓淡”的变化。师引导:“猜一猜,这种像云一样轻淡的效果是怎么玩出来的?像冬天枯草一样的效果是怎么玩出来的?这是一个自我探究的过程(图2)。

激趣导入,实际在引导学生“玩”的过程中,体会了毛笔顺锋和侧锋的笔墨变化,通过体验感受墨线产生的方法,这为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表现狮子头部造型,打下了基础。整个环节没有“教”的痕迹,学生自我体悟,通过加水、控水,真切感受墨色“浓淡”、“干湿”变化。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是一种含而不露的教学方式。它不把教学目的、要求直接传递给教学对象,而是把教育意向、目标渗透到与之相关的活动或教学环境中,教学在“不露痕迹中已然完成”。

二、点石成金“巧”无痕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创造的原始动力。在有限的水墨画教学时间内,如何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往往细节决定成败。在无痕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利用细节点石成金,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地达到教学目的。

切入主题环节,当学生初步掌握笔墨 “干湿、浓淡”的教学内容后,笔者将画有狮子五官的教具藏于背后引导学生观察:“我将在这张纸上变出一种动物,它是谁?”“狮子”。师追问:“你对狮子了解多少?”此时,学生把对狮子的记忆快速在头脑中进行了重现。“狮子有锋利的牙齿……”师播放视频,接着通过图片的对比,学生了解了公母狮子的区别,狮子的五官特点(图3)。

小小 “魔术”,实则是课堂中微乎其微的小细节,但通过这样的细节,课堂顺利地切入《大狮子》一课的主题,并把学生的兴趣点再次激发。在这样的课堂整体氛围下,学生对后面的图片欣赏比较过程也表现得相当主动和活跃。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只是捕捉到了教学环节中的细节,合理利用教学手段,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而后在润物细无声中静听花开的声音,在水到渠成中领悟细节的魅力。

三、巧妙示范“变”无痕

美术学科决定了美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強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技能的示范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学习。对于水墨画教学来说,使用示范是使学生快速掌握技能技法,从而转化为美术素养的手段之一,如何在有限的示范中不让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而是不着痕迹地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这是示范的意义所在。

示范环节,此时学生已了解狮子五官特点。师进行示范画狮子五官,而后出示改变眼睛形状的狮子,露出牙齿的狮子。师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只狮子,只要改变它的五官,就能把狮子变成我们心目中的样子。你的心中住着一只怎样的狮子?请你画画它的五官吧。”创作环节,学生的“狮子五官作品”(图4)充满了创新与创意。

这个环节的示范意义不在于传授水墨技能技法,而在于触发学生心中对水墨形象的思考,激发出其更丰富、更广泛的创意。轻松的教学语言加上“变形象”的展示方式,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运用巧妙的示范,将营造一个独具活力的水墨课堂,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水墨教学中创意的示范,不露痕迹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领悟到水墨的乐趣。学生在“潜移默化下”提升了自己的水墨造型能力。

四、动态生成“智”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巧妙的变动。”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只把心思放在教材、教案上,而应观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无痕课堂直接体现在教师对生成的及时把握和引导之上。

深入探究环节,笔者展示学生“狮子五官”作品,引导发现狮子鬃毛特点并示范画法:“狮子鬃毛还能怎么画?”愿意示范的学生比较多,有折线条的鬃毛,环形线条的,枯笔形式的……而笔者准备的教具是卷曲和侧锋用笔粗线条鬃毛的狮子头像,预设在学生回答时进行教具展示。课堂的变化,令本环节发生了改变。师进行添画,“鬃毛画法还有很多,可以是一段段的墨线,也可以是卷曲的线、粗的线,不同的鬃毛令狮子的个性都各不相同。”师展示教具:“卷曲鬃毛狮子比较可爱,粗鬃毛的狮子很威武。你的狮子会拥有怎样的鬃毛?”

本环节预设的是学生示范鬃毛画法,教师展示教具。不过学生思维的扩散,教学不按原先预设的进行,反而令课堂“活”出了精彩(图5)。教师精心设计的预案,往往会被学生的一些“节外生枝”所干扰。课堂教学时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的信息往往是课堂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无意识教育的无痕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随机生成,并加以智慧的推进,给课堂教学带来“未曾预设的精彩”。

五、妙用工具“器”无痕

美国艺术教育协会在《素质教育》中明确指出艺术创造的含义:学生在一项活动中,应运用各种合适的艺术工具创造作品,表达他们的想法、感觉和知觉。作为教师应发掘材料背后所适用的观察、感觉、思维和表达的方式。怎样适当地打破传统水墨画表现方式?如何无痕地用“器”达到表现方式的创新,这是需要思考的。在大力发展美术拓展课程的今天,对于水墨画表现材料的选择,也需要拓展,需要创意。

基于对低段学生特点的了解,本课除了常规的笔、墨、水之外,对纸的安排进行了着重的思考。“玩墨线条”、“画五官”环节,所用的纸是檀皮纸,晕染效果层次丰富。作品呈现用的是镜片纸,因为有免裱的效果,为最后的作品展示做好了准备。学生完成水墨狮子造型后,笔者请学生取出奖励的“神秘礼物”——海绵。蘸颜料,用点、擦的方式在水墨狮子作品上示范了“神器”的使用,经过颜色的点缀,狮子形象更生动了,学生的作品呈现出意料之外的精彩(图6)。

水墨画由于材料的限制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是保守和庄重的。染色阶段,低段学生往往把握不了笔、墨、色三者间关系,画面易产生脏、乱的效果。将“海绵”加入到绘画材料中,则对国画的工具材料进行了拓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运用其他材料进行水墨创新的乐趣。最后 “獅子大电影”作品展示环节,学生的作品见笔见墨见色,既有传统笔墨的韵味,又不失创意的趣味,水墨画教学在无痕中用“器”达到了表现方式的创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水墨画教学在“春风化雨下”得到了创新。

水墨画教学中,无痕的方法内化,无痕的情感孕伏,无痕的升华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静悄悄地生长”,令课堂收获了“有痕”的精彩。教学过程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一切策略都围绕着“形成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而展开。课堂中没有生硬的,标签式的灌输与说教。教学无痕、情智共生带给了学生“学”的乐趣。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无意识教育的教学策略,善于运用教育智慧,掌握教育机智,抓住教育契机,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鬃毛五官水墨画
每一根鬃毛都有生命
牡 丹 (水墨画)
每根鬃毛都有生命
每根鬃毛都是一种生命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五官的检讨会
五官的检讨会
秀发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