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2017-06-08 16:38李舒琳
中文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李舒琳

摘 要: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丰富多样,通过现阶段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情况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实现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深层次的共建共享建设。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文献资源 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76-01

民间文学,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的,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并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艺术特色的口头创作,包含有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叙事诗、长篇史诗、寓言、戏剧、曲艺、诵词、风习歌、谚语等。少数民族文献作为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等最好的依据。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聚居着以汉、壮、瑶、苗、侗、京、回等12个民族,是壮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地区,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以壮族的文献最为丰富,也是少数民族文字文献中最为悠久、珍贵的文献。

文献信息资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探索建设良好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寻求文献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不仅能促进跨时间、空间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而且能够降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弥补馆藏资源不足,从而实现图书馆之间文献信息资源的互通有无,减少重复浪费。

一、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基本情况

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丰富多彩,在远古社会即已产生,但是对它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却很晚。汉代刘向《说苑·善说》所载用汉字记音的《越人歌》(出现于春秋前期楚国南部)及汉译,被认为是最早的壮族口头文学整理。北魏、唐、宋、明、清的一些作品也偶有涉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但都未有完整的整理和研究专著。在广西,真正大规模搜集、整理、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文学,是在1950年以后,特别是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从1958年到1966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专著是《广西壮族文学》,全书31万多字,是中国探讨和论述壮族各个时代民间文学演变和发展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文学研究工作陷于瘫痪,直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民间文学研究才又出现了空前繁荣局面,研究成果多而且突出。这一时期,整理出版的主要有壮、瑶、仫佬、毛南、京等5个民族的文学概况以及《壮族文学史》和《瑶族文学史》,80年代起,相继出版了《广西各族民间文学丛书》、《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丛书》、《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布洛陀经诗》、《壮族民歌古籍集成情歌》、《广西民间文学散论》、《歌海漫记》、《壮族文学概论》、《壮族民间文学概观》、《壮族文学史》、《瑶族文学史》、《瑶族歌堂诗述论》、《侗族民间文艺美论》、侗族长篇创世史诗《嗄茫莽道时嘉》等专著和《广西少数民族创世史诗及古歌价值初探》、《壮、侗、瑶族创世女神的比较研究》、《回、 彝、水、仡佬、毛南、京族民间故事巡礼》、《孟姜女传说在壮、侗、毛南、仫佬族中的流传与变异》、《论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壮族青蛙神话剖述》、《瑶族歌堂诗述论》、《漫谈瑶族造人神话》、《论侗族琵琶歌》、《桂西苗族民歌初探》、《毛南族民歌初探》、《浅谈彝族神话及其民族特色》等文章。

纵观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主要涵括内容有:壮族民歌、歌圩、歌会,壮族神话和传说故事,瑶族民间文学,瑶族神话和民间故事以及侗族民间文学研究,侗族歌谣、神话、传说故事,苗族民间文学研究,毛南族民间文学研究,仫佬族、彝族、京族、仡佬族、水族民间文学研究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二、现阶段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情况

目前,广西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主要有:广西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广西人文社科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桂林市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平台、广西医学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等,由全区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科研系统图书馆、高等院校、高校图书馆等单位进行协作共建。从整体上看,广西区内的文献资源体系共享平台建设仍不够完善,在公共图书馆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南宁市图书馆、玉林市图书馆、北海市图书馆等均有自建的地方特色资源专题数据库(以多媒体专题资源为主),但是地方文献资源的数据库和专题收录有限,涉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献资源尚无共建共享。

那么在文献资源流通便利、共建共享发展兴盛的今天,极具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共建共享?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意识不强。21世纪是全球网络化发展的时代,追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人们的需求和目标,但是传统的管理体制对共建共享的认识意识不够,局限于以往单一的“人有我有、人无我无”式资源结构,各馆故步自封,认为地方文献资源为本馆的馆藏特色资源,缺乏开放和共享意识。

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组织。广西的地方文献资源丰富,各类图书馆馆藏数量不少,但各类图书馆之间、公共图书馆中省馆与市馆、市馆与县馆之间缺乏整体的規划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搜集和建设缺乏标准,没有组织和统一协调。

三是实践中遇到困难。目前对于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资源尚待搜集、整理和研究的仍然很多;广西部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研究中心馆藏机构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丰富,但整体上资源分散、集中收藏难度大;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级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源整合、共建共享难度大。

三、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对策和建议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成为现代社会文献信息资源传播和传递的载体,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和网络化建设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丰富,实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可以缩短广西少数民族在世界上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同时也为世界认识和了解广西少数民族提供信息平台,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承传播。基于此,特提出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统一协调的权威管理机构和专项研究机构

政府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认识和重视,建立一个广西少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协作协调权威管理机构,负责广西少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牵头和组织工作,保障少数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持续发展。建立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专项研究机构,整合广西各类各级图书馆、地方文献机构、文化机构、研究中心等相关的专业人员资源,对广西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并且通过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专项共享共建平台。

2.形成完整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文献资源建设是文献信息数字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才能搞好文献信息数字化建设。”从广西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源馆藏和存储资源出发,在资源建设、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存储系统和服务系统,使有限的广西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能够满足社会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开发的需要。

3.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包括各类各级图书馆、文献机构、研究中心、民族网站等有关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機构的联合以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的整合,跳出固有的单一馆藏模式,进行区域性跨系统联盟的共建共享模式建设,建立统一联合目录检索系统,整合广西区内所有共享平台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

4.建立专题数据库

广西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文献机构、文化机构、研究中心、民族网站等根据自己现存和拥有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包括文献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现有的纸质版文献资源需进行扫描、编辑、存档,录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专题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各馆的专题数据库进入联合目录检索系统,实现共建共享。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保障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本身具有其特色,其中少数民族文献文字多样化,需要有一定少数民族文字基础的人来进行搜集整理工作,也需要相关研究型人才来进行少数民族文献的汉译和研究、传播工作;自动化、网络化、数据库技术人才是开展共建共享工作的关键因素,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为开展共建共享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安群英等. 我国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总24卷第10期,2003.10.

[2]王虹.广西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应用.图书馆界. 2009.3

猜你喜欢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与读者服务优化
承德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