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毛晋的出版思想

2017-06-08 13:30高佩文
中文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岳麓书社毛氏书林

高佩文

摘 要: 毛晋,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出版家,平生共出版图书共600余种,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已往史料的研究,认为毛晋的出版思想主要有全面性、注重宋本书以及规范性三个特点。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95-01

一、毛晋其人

毛晋(1599—1699),字潜在,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出版家。清人刘体信曾评价道“毛潜在藏书甚富,校书甚精,刊书又最宏”1。毛晋原名毛凤苞,江苏省常熟人,世居迎春门外七星桥。其父毛清“以孝弟力田起家”2,为毛氏家族积累了一定的资产。毛晋早年曾求学于钱谦益,之后屡试不中,遂放弃科举,归乡专心于藏书、刻书事业。

毛晋生性嗜书,为了藏书,不惜花大价钱购买善本图书,以至于当时“湖州书舶云集于七星桥毛氏之门”3,毛晋购书之后并不只将图书进行收藏,而是进行翻刻出版,使之于社会上传播。根据统计,“毛晋一生所刻之书共计600余种,刻板达109567片,所刻之子在3000万字以上。”4

在本文中,笔者旨在对以往史料的分析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吸纳的基础之上,将研究重点置于毛晋的出版思想之上,认为毛晋的出版思想主要有全面性、注重宋本书以及规范性三个特点。

二、毛晋出版思想中的全面性思想

作为明末清初的出版家,毛晋一生出版图书无数,关于毛晋刻书数量之巨,清人叶德辉曾描述“毛氏刻书,至今尚便天下,亦可见当时刊布之多,印行之广矣。”5然而毛晋出版的图书,除了数量大之外,其涵盖的种类也十分繁多,有关毛晋所刻之书种类之多,清朝人徐鼒就曾专门描述到毛晋“性好藏书,自‘十三经、十七史及诗词、曲本、别集、稗官,靡不镂版公诸世。”6

虽然毛晋在谈到自己的刻书事业时,仅表示过自己“每岁订正经史各一部”7因而毛晋刻书之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十三经》与《十七史》,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除了经史之书外,其他种类的书,毛晋也均进行过刊刻出版,陕西师范大学的马晓琼就曾将毛晋所刻之书分为三类,即“经史类、词曲类、综合类。”8而笔者也将从这三个方面来进一步论述毛晋出版思想中的全面性。

首先从经史类来看,毛晋不但刊刻了《十三经》,同时还刊刻了不少解经类图书,例如许慎的《说文解字》、《焦氏意林》、《周易集解略例》9等等。同样,关于历史类图书,除去和正史有关的《十七史》之外,毛晋还刊刻了起居注类史书《大唐创业起居注》、历史地理类图书《洛阳伽蓝记》、史注类图书《史记索引》10等。

其次是词曲类,值得注意的是,文集类作品在毛晋刊刻的图书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词曲类的图书又主要分为文人文集类、戏曲小说两大类。其中文人的文集主要涉及了明代以前历代文人的文集,其中既有个别文人的独集,例如《陶渊明集》、《陆放翁全集》等,也有历代文人的合集,其中部头最大的一部便是《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共囊括了自西汉至盛唐共105位文学家的作品。而戏曲类作品则主要有《精钟记》、《八义记》、《三元记》11等。而东晋时期的志怪小说比如《搜神记》也位列于毛晋的刊刻之列。

最后便是综合类图书。有关此类图书,主要可分为丛书与实用类图书两种,毛晋一生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却编修了不少大型丛书,其中《津逮秘书》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而此书也被《续文献通考》列入杂史类12,此书是在胡震亨《秘册汇函》的基础之上,由毛晋进行增补,其中“凡版心书名在鱼尾下用宋版旧式者,皆震亨之旧。书名在鱼尾上而下刻‘汲古阁字者,皆晋所增也”13,书中“分十五集,凡一百三十九种。”14虽然毛晋此举使“收藏家惟知有《津逮秘书》”15但也使胡震亨的成果得以留世。除丛书外,毛晋还刊刻了大量的实用类图书,其中既有用于指导鉴赏的图书,比如《古画品录》、《历代名画记》,也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齐民要术》、《周脾算经》,此外,毛晋还刊刻了《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医学用书。

三、毛晋出版思想中对于宋本书的重视

虽然有学者认为毛晋刻书“精于校勘”16,但是从部分文献来看,毛晋对于其出版书籍的校勘有时还是会为人所诟病的。例如在谈到毛晋所刻《十三经义》之时,清朝人张廷玉就认为“毛晋汲古阁版多谬误,乃去监本毛本校其字画之舛讹。”17而叶德辉在谈到毛晋所刻的《说文解字》时,也认为“校勘亦不甚精,数百年来,传本虽多,不免贻妄宋者之口实。”18而胡薇元也认为也发现了在毛晋所处之书中虽有《东坡词》一卷,但是“《东坡词》本两卷,毛晋得金陵刊本,凡混黄、混、柳之作,故只一卷。”19

笔者认为,虽然毛晋所刻之书的校勘质量为人所诟病,但是就毛晋本人来说,其主要还是注重于宋版图书的刊刻,以至于不少宋以前的作品,毛晋也会以宋版图书为本进行刊刻,关于毛晋这方面的习惯,叶德辉也曾就此种现象进行论述,认为毛晋“所锓诸书,一据宋本。”20

叶德辉认为,清人藏书尚宋元板之风,“始于虞山钱谦益绛云楼、毛晋汲古阁。”21而为了搜集宋板图书,毛晋本人也曾大肆购买宋板图书,其在“崇祯壬午、癸未间,便搜《遗民》、《忠义》二录,《西台恸哭记》,与《月泉吟社》、《河汾》、《古音》诸诗,刻而广之。”22面对自己对于宋板图书的喜好,毛晋的则以唐诗‘种松皆老作龙鳞为例进行解释,认为“读宋本然后知今本老龙鳞之为误也。”23

四、毛晋出版思想中的规范性思想

胡英曾将毛晋的出版活动归结为“校、刻、印”24四个步骤,而笔者也将从这四个部分入手,对毛晋出版活動的规范性思想进行论述。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毛晋对于其出版图书的校勘,虽然毛晋对于图书的校勘不甚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毛晋不对出版图书进行校勘。在毛晋所写的《重镌〈十三经〉〈十七史〉缘起》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毛晋为了重刻《十三经》与《十七史》,“列十三人任经部,十七人任史部”25。除了雇佣专家为出版图书进行校勘外,毛晋还亲自上阵,为所刻图书进行校勘,对于毛晋校书,陈瑚就有“子晋日坐阁下,手翻诸部,雠其讹谬”26的描述。

即将出版的图书完成之后,便进入了刻板阶段。有关毛晋招聘刻工进行刻板的文字记载较少。但李咏梅则在毛晋所刻《径山藏》之后的书牌中发现了参与此次刻书的刻工记录,他们共七人,分别为“长洲李如科,句如潘守诚,潥水杨可法、李焕,江宁范应时、徐应鹏。”27而他们的报酬则为”每百字三分五厘左右”28。而徐康在《前尘梦影录》中也称毛晋雇人刻书所付报酬“三分银刻一百字,所刻经史子集,道经释典,品类繁多”29

当刻板完成之后,图书的出版便进入到了最后一个步骤——印。毛晋印书并不委托于家外之人。而是于家中开设印刷场所,毛晋之子毛扆就曾目睹过汲古阁印书的场面,并进行了“吾家当日有印书作,聚印匠二十人,刷印经籍”30的描述。

注释:

1.刘体信:《苌楚斋三笔·卷二》

2.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59页

3.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60页

4.曹培根:《常熟出版史概论》,《吴中学刊》,1997.11

5.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58页

6.徐鼒:《小腆纪传·卷第五十八》,中华书局,北京,1958年12月,第645页

7.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64页

8.马晓琼:《论毛晋的编辑出版活动与思想》,《编辑之友》(2011年第3期)

9.隐湖毛氏原本,顾湘校:《汲古阁校刻书目》

10.隐湖毛氏原本,顾湘校:《汲古阁校刻书目》

11.隐湖毛氏原本,顾湘校:《汲古阁校刻书目》

12.《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八·经籍考·子杂家下》

13.永镕、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

14.永镕、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杂家类》

15.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65页

16.胡英:《毛晋汲古阁刻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7.张廷玉:《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六》

18.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56页

19.胡薇元:《岁寒居词话》

20.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60页

21.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九》,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208页

22.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59页

23.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60页

24.胡英:《毛晋汲古阁刻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5.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64页

26.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58页

27.李咏梅:《毛晋汲古阁刻书规模初议》,四川联合大学图书馆

28.李咏梅:《毛晋汲古阁刻书规模初议》,四川联合大学图书馆

29.钱大成:《毛子晋年谱稿》,(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第一卷第四号)

30.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第161页

参考文献

[1]刘体信:《苌楚斋三笔》

[2]叶德辉:《书林清话》,岳麓书社,长沙,1999年4月

[3]徐鼒:《小腆紀传》,中华书局,北京,1958年12月

[4]马晓琼:《论毛晋的编辑出版活动与思想》,《编辑之友》(2011年第3期)

[5]隐湖毛氏原本,顾湘校:《汲古阁校刻书目》

[6]胡英:《毛晋汲古阁刻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猜你喜欢
岳麓书社毛氏书林
船山学社、岳麓书社与《船山全书》
投身革命的毛氏英烈
心跟祖国在一起
卫所、藩王与明清时期的宗族建构——以韶山毛氏为中心的考察
书林穿梭
叶德辉与《书林清话》
“毛氏书童”王文祥:胸中有沟壑 笔墨自生香
《书林掇英》整理后记
毛新宇江山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