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内陆经济开放与“一带一路”世纪工程

2017-06-09 14:07
当代贵州 2017年20期
关键词:开放型试验区贵州

贵州:内陆经济开放与“一带一路”世纪工程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苏江元

努力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让贵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让更多朋友分享贵州发展的机遇。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引来世界聚焦瞩目。

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习近平主席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要“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

实际上,近年来,贵州一直高擎开放大旗,努力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说:“我们愿与各国朋友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让贵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让更多朋友分享贵州发展的机遇。”

枢纽

散落在贵州大山深处的历史细节,再次被“一带一路” 的热潮激活。

在贵阳青岩古镇,有一段隐藏在荒草丛中的古道,2013年3月,包括这段古道在内的文化遗迹,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贵州经济600年》一书记载:“沿着茶马古道,五口通商以后,贵州茶叶出口大增,刺激农民种茶的积极性。清末民初,贵州茶叶产量达465000斤。”

镇远古城的祝圣桥,同样记载看贵州古商贸繁荣的历史,无数货物从这里由陆路转为水路,或由水路转为陆路。

这是贵州参与“南丝绸之路”和古代商贸的有力证据。沿着从湖南进入贵州,到达昆明的古道,人流、物流、商贸沿途“开花结果”,形成一个个繁华的城镇和市场。

据了解,这条古道连绵1400多公里,连接30余座城池,覆盖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如今有2400多万人口、20多个少数民族分布其间。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古道只剩下一段段青石板路,散落在荒草丛中。

但并不影响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这是从中原进入西南,再到达缅甸、印度和东南亚的重要驿道,因此奠定了贵州作为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重要战略地位。

贵州大学教授杨志强说,这样的战略地位,一直伴随着贵州的发展变迁,不管是沪昆铁路的修建,还是高速公路的通车,甚至高铁的启动,都是沿着这条古驿道进行布局。

如今,沪昆高铁、县县通高速以及全球航线的开通,再次让贵州回到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为贵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强融入“一带一路”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略

从2014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直谋划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参与这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经济盛宴,促进贵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多次表达了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性,“要注重培育产业发展方面的新增长点,抢抓东部地区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市场所在地、劳动力输出地、资源供给地转移的机遇,”陈敏尔指出,“千方百计将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组织实施。要培育对外开放方面新的增长点,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对外通道、开放口岸、综合保税区建设,打造西部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同样重视贵州对外开放,他说,贵州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协同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与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不断深化与美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在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

贵州加强和“一带一路”国家的体育、旅游和文化交流,图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中贵州高校学子与东盟留学生并肩跃起。(芦晓娟/摄)

不沿边不靠海的贵州,借力“一带一路”资源以及“长江经济带”等周边开放通道,实现对外开放,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作为我国西北、西南各省南下出海的主要通道和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东进、北上的主要陆路枢纽,贵州上联云南,下接北部湾、珠三角,处在经济带承东启西联南的重要结合部。

贵州在平台和产业上做足文章,布局绿色产业和数字经济,通过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以及绿色农产品出山,走出具有辨识度的发展道路,和周边省区实现差异化竞争。

从内部优势看,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自然生态,让贵州散发出生态时代独特的魅力。

在外部联动中,贵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通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等持续搭建开放平台,持续扩大开放的“朋友圈”。

在融入“一带一路”方面,贵州通过高速公路,沪昆、贵广高铁等,沿线挖掘绿色资源和文化资源,进一步推进“腹地经济”向“走廊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开放

“一带一路”扬帆起,对外开放正当时。

在省政协委员、贵州海上丝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GIIC)总经理、贵州长通集团董事长张钊看来,在贵州作为西南链接东部的交通枢纽位置的基础上,现在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通道的最好时机,可以充分利用“海上丝路”等,为贵州大数据和绿色产业等引进印度、欧美的国际人才。目前,以长通集团为主的贵州30多家企业,抱团沿海上丝路进入印度,在设计、建设等方面对当地的一些城市进行整体建设和开发。

茅台是贵州坚持全球战略的企业代表,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说,茅台主动融入国家的“一带一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如今的茅台酒海外市场已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跃居全球烈酒市场市值第一位。

2016年,贵州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约项目合同额为4.46亿美元,同比增长668.93%,累计完成营业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8.24%。

贵州走出去的同时,坚持引进来,和美国高通公司共同打造的“芯片”项目,已经在贵安新区落地运行,和富士康等形成了海外项目的贵州集群。

依托国际山地旅游发展大会等开放平台,贵州不断促进体育和旅游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在经济方面,凭借国际酒博会、数博会等开展对外贸易和合作,仅去年11月举办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跨境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发布了300多个优质招商引资项目,组织数百家海外企业与贵州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实现签约项目193个,签约金额超过1400亿元。

在文化交往上,贵州近十年以来,一直坚持“多彩贵州风”海外巡演,并不断向旅游推介、招商等方面拓展,在品牌传播和扩大开放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贵州的开放战略,在市州层面,同样开花结果。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说,去年以来,六盘水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妥乐峰会等重大活动,积极组织跨境招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家,完成省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374.08亿元。

“更快、更好、更远。”正如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对贵州大开放的要求,未来,贵州将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扩大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

(责任编辑/袁 燕)

猜你喜欢
开放型试验区贵州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Physicians’ perspective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pediatric routine care: a survey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进博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
商务部表示7个新自贸试验区设立工作进展顺利
国务院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