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沧州地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研究

2017-06-09 10:13肖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河间沧州诗经

肖潇

摘 要: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是地区综合实力发展的一个趋势。国内诸多地区,都在通过深挖资源、合理开发和整合规划,形成地区资源特色,打造具有当地文化标志的旅游产品,既能传承地域文化遗产,又能有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现通过分析和介绍最能代表沧州地区文化魅力的两种资源——“武术文化”和“诗经文化”,强调了城市建设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特色旅游项目的重要性。因此,应合理利用沧州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武术文化”和“诗经文化”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使武术文化和诗经文化双管齐下,文武兼备,浸润沧州。

关键词:地域资源;沧州市;武术;诗经;旅游文化产业

在我国,地域文化资源一般是指特定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魅力。如今,地域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可谓水乳交融、相互依托,具有当地文化标志的旅游产品,既能传承地域文化遗产,又能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均表明,特定区域内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和资源特色,越来越成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环境。

开发和合理利用地域文化的一个重大目的是为了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各地都在利用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地域文化资源的规划、开发和整合,吸引游客前去旅游观光,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形成连锁反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大量资本和劳动力被配置到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艺术推介、文化传媒等活动中。

沧州是运河古郡、历史名城,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最能代表沧州地区文化魅力的资源当属遍布沧州大地的“武术文化”和沧州河间的“诗经文化”。为此,在城市建设中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挖掘和利用沧州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区域历史、弘扬优秀文化,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一、沧州特色地域文化资源之——武术和武学文化

沧州,东临渤海,西望冀鲁,南接齐鲁,北靠京津,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先民曾在此辛勤耕耘,播文育武,铸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由于地理条件、历史传统等原因,沧州长久以来被冠以“武乡”的称号。这里民风淳朴、刚直而强悍,所谓“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武术是沧州弥足珍贵的地域文化资源。这里是中国武术集大成者,据统计,发端或流传于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2种之多,占全国武术门类40%,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武术发源地和传承地。沧州武术以开放、通达、浑厚见长,招式刚劲威猛,技击性强,既有大开大阖的刚猛雄浑,又有推拨擒拿的巧技绝招,彰显了中华文化中天地、阴阳、方圆、内外、刚柔等要素,阐释了儒、释、道的理念和内涵,蕴含着传统武术之精粹。1992年,沧州市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2006年,沧州武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在沧州,练武、尚武精神早已蔚然成风,习武人数已达30万,如林冲武术学校这样的规模性武校在沧州有3所,大小拳社近百家,武术被列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项目。随着国家的宣传推广和地方政策的支持,沧州武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深受国人喜爱和推崇,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沧州武术的对外交流在不断深入,邀请沧州籍武师前往他国授艺讲学或者是派学员来沧考察和习艺者,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沧州武术宗师编写的武术专著和刀谱拳谱等达到三四十种。其中《八极拳》《劈挂拳》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规定竞赛套路推向全国,还有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的。很多影视剧和各类武术纪录片还时常邀请沧籍武杰参加拍摄和录制,一些武打设计者还曾荣获中国电影百花奖。

二、沧州特色地域文化资源之

——《诗经》传承与研究

河间市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历史悠久,始于东周,距今有2700年历史。历代在此设郡、立国、建州、置府,是京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的美誉,这里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汉儒毛苌在古城河间播讲《诗经》,为《诗经》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西汉河间国(今沧州河间)国王刘德尊崇儒学,在河间国境内设立了“君子馆”招徕四方学者,探究学术经典,毛苌就是其中之一。毛苌家学渊源,对《诗经》颇有研究,河间王深为器重,封他为博士,从此,毛苌在河间的诗经村、君子馆村、三十里铺等处讲学传经,教习弟子,被尊称为“毛公”。在鲁、齐、韩、毛四家奉讲诗经的流派中,毛诗“最得其精”,被尊为“六义宗工”、“诗歌之源”,对历代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影响极大。毛公死后,乡民在三十里铺修建了毛公祠及毛公书院。至今在这一带提起毛公來,仍然是妇孺皆知,寄托了人们无限的追思和感念。

河间人民不仅传承《诗经》,而且得到了此种文化的精髓,对于《诗经》的内容进行了别出心裁的创作,“歌诗”就是一个典型艺术形式,是当代《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间歌诗流传于河间市,通过代代口头相传,历久弥新。当地人通常会在闲暇时聚集一处,用古韵做诗演唱,以二胡、古筝等乐器伴奏,自娱自乐,《诗经》中的《关雎》、《蓼莪》等篇目是人们尤其喜爱的唱段,至今还在河间广泛吟唱。

河间歌诗是汉代以来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吟唱《诗经》可以算做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活态”文化,是一种古老的集民间文学、音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诗经》以口头形式在民间千百年来传承不断的独特载体。

总之,河间既是《毛诗》的发祥地,又是《诗经》文化的传播地,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普通民众为《诗经》文化的改造、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依托武术和诗经文化已形成的旅游文化项目

“沧州武术节”作为国家级节事活动,在1989年10月创办首届,至2016年已举办了九届。沧州武术节是全国举办最早,而且经验最丰富,比赛表演项目最多的一个群众性武术节日,在海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赛会主办方把武术、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宣传和推广沧州传统武术的优势与特色,充分调动全市居民的参与热情。几乎每一届武术节,武术节主办方都进行一番精心策划,诚邀海内外经典武术流派掌门人或优秀传承人汇聚沧州,同台献技,相互切磋,各显功力,着力形成海内外传统武术的大展示、大荟萃,彰显地域特色,传达武乡神韵,开创沧州武术高层次交流合作的新境界,扩张沧州武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武术节采取政府办节、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在弘扬武术文化、盘活武术资源、做强武术产业的同时,增加一些辅助活动,如经贸展销会、项目洽谈会、名家名作展览会、特色旅游项目推介会等等,努力提升沧州城市品位,促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河间市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个性,坚持把文化视作城市建设中最具特色和传承精神的元素,努力将各种诗经文化元素更科学的融入城市建设,增加城市文化内涵。为弘扬《诗经》文化,河间市建设命名了诗经路、詩经桥,重点打造了瀛州公园和诗经公园。诗经公园以人文建筑为主,墙、廊、坊交替出现,雕塑、浮雕、文物、绘画、书籍等均展示了诗经文化的历史传承,市民可以在休闲中体味传统文化。在园内,河间市正致力打造中国首家以诗经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博物馆融主题展示、文化传承、历史教育等于一体,将在传承、保护、展示诗经文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河间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河间市政府还大力研习《诗经》中的礼治文化,作为干部职工提高道德学术修养的经典教材。在河间府署“廉政教育基地”设立专门的诗经文化展室,展出不同时代、各种版本《诗经》500余种及研究著作300余种,获得收藏《诗经》版本之最世界吉尼斯记录证书,累计参观人数突破8万多人次;举办“《诗经》中的廉洁文化”研讨会,吸引了沧州各县(市、区)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形成了15万字的《诗经中的廉洁文化论文集》。二十里铺村隶属《诗经》的发祥地诗经村乡,具有积淀深厚的诗经文化资源。该村从传承弘扬诗经文化精髓入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了80余个文化板块、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诗经文化墙;开办《道德大讲堂》,传承弘扬诗经中的文化精髓,做到古为今用。如今的二十里铺村,村庄如画,民风淳朴,村民安居乐业,是有名的“礼乐之乡”,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和“全国文明村镇”。

四、针对沧州旅游文化产业现状,

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沧州始终不渝地把武术作为得天独厚的文化品牌来经营,但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一项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以此地域特质衍生开来的社会影响力还没有那么巨大。当然,健儿们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若干奖牌,固然显示出沧州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和强劲的实力,像过去一样在武林中独具风采,然而从这恰恰反衬出武术这张牌还没有打好,还没有找到武术与市场经济、时代文化共同繁荣的路径。沧州地区,文有诗经,武有武术,如何整合这两项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更好地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市民的诉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流动性令人惊叹,有资源的地方未必开发地出来,没有资源的地方却可以通过恰当地运作,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来看,沧州武术作为地域特色资源,在全社会还没有很强的影响力,对其他行业的整合和联动作用并不大。同样的,“诗经文化”也是如此,虽然河间当地兴建了一些诗经文化传播点,但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实在太过微弱,虽然政府和民间常谈“弘扬《诗经》文化”,但至今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某种具有巨大效应的经济社会活动。由此,我们应当看到,“武术文化”和“诗经文化”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两者有效地整合起来,将作为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出非常丰富的内容,成为极富魅力的特色吸引物,武术的刚劲和诗歌的柔美凝结在一起。进一步扩大沧州区域内的武术文化和诗经文化,深化二者之于沧州人的影响,提高二者在地域文化中的地位,可谓动静结合、文武结合、点面互动,将旅游产业渲染得更加充满活力和吸引力。通过整合“武术文化”和“诗经文化”,在沧州培植一个文化圈,不仅是一个旅游文化圈,而且应该成为一个经济文化圈,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利用地域资源优势,传承沧州历史、弘扬优秀文化,擦亮地域文化品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使武术文化和诗经文化双管齐下,文武兼备,浸润沧州。

作者单位:

沧州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河间沧州诗经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诗经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河间东营油田高温油藏聚合物凝胶调驱体系室内优化
电能替代在河北河间的实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