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胺对COPD患者呼出气CO2容积曲线与生活质量的改善疗效陈湘平

2017-06-09 02:17王集红刘宇郭永明刘歆黄浩季玉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

王集红 刘宇 郭永明 刘歆 黄浩 季玉珍

【摘要】 目的:探讨噻托溴胺对COPD患者呼出气CO2容积曲线与生活质量的改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到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的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使用除吸入抗胆碱能药物之外的呼吸常规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吸入噻托溴胺吸入粉剂18 μg。所有患者均进行VCap测定,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来评价COPD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6 min步行试验(6MWT)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观察噻托溴胺对COPD患者VCap与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的影响。结果:噻托溴胺治疗COPD疾病后4、12和24周,观察组的FEV1占预计值、FEV1/FVC、IC占预计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周=3.59、3.83、3.66,均P<0.01;t12周=4.67、6.15、8.41,均P<0.01;t24周=3.92、5.80、10.23,均P<0.01);观察组的Ⅱ期斜率、Ⅲ期斜率、Ⅲ期斜率/Ⅱ期斜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周=4.56、-2.98、-4.00,P<0.05;t12周=6.29、-4.91、-5.64,P<0.01;t24周=8.66、-8.34、

-8.76,P<0.01);治疗后12、24周,观察组的症状改善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影响评分、6 min步行距离、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胺治疗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VCap和总体生活质量。

【关键词】 噻托溴胺; COPD; CO2容积曲线; 生活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24-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持续存在,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增强的慢性炎症反应,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体[1-2]。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和生活环境改变,COPD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日益增高。COPD不仅病情复杂、病程长,且容易反复感染,患者常会有焦虑、呼吸困难等,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该病正成为世界性、待解决的卫生健康难题[3]。支气管扩张剂是COPD一线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阻塞症状[4]。噻托溴胺能显著持久地扩张支气管,使气道保持通畅,减轻肺过度充气,在COPD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但目前国内对噻托溴胺的研究多限于FEV1、FEV1/FVC的改变方面,对呼出气CO2容积曲线及生活质量的觀察尚未开展。为了更好地探讨噻托溴胺对COPD患者呼出气CO2容积曲线与生活质量的改善疗效研究,本研究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呼吸内科选择于2010年6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55~85岁,平均(73.0±7.2)岁,男53例,女47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日吸入噻托溴胺18 μg),每组50例,平均年龄和男女比例相当。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COPD病症情况、意识清晰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按照COPD疾病的稳定期诊断标准筛选。入院后完善患者的体格检查、吸烟习惯、运动体能、病程、基础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常规检查等方面信息情况,病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与实验检测信息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具有齐全的临床资料;(2)年龄分布为55~85岁;(3)观察对象是自愿参与研究,配合肺功能检查。排除标准:(1)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患精神疾病者;(2)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3)神经系统疾病和青光眼患者;试验前两周有全身感染者;对噻托溴胺、阿托品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患者等;(4)在住院前3个月内有手术史者;(5)除COPD病症以外的其他呼吸道疾病者;(6)入院前1个月内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1.2 方法

1.2.1 临床处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天允许使用除吸入抗胆碱能药物之外的呼吸常规用药,观察组患者是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之上每日吸入噻托溴胺吸入粉剂18 μg,连续观察24周。在治疗前及吸入噻托溴胺4、12、24周时各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IC占预计值百分比)、VCap(测定Ⅱ期斜率dCO2/DV、Ⅲ期斜率dC3/DV、Ⅲ期斜率/Ⅱ期斜率SR23)及圣乔治呼吸问卷检查。比较各期COPD患者在吸入噻托溴胺治疗前及治疗4、12、24周时肺通气功能、VCap、圣乔治呼吸问卷等各项检查结果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探讨噻托溴胺吸入治疗对COPD患者VCap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改善疗效。

1.2.2 COPD患者呼出气CO2容积曲线(VCap)测定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VCap测定,采用德国JEGER公司肺功能仪,具体方法为:患者保持坐位姿势,含口器,并夹上鼻夹,颈伸直,同时使患者头部稍微向上抬,且全身肌肉放松,平静呼吸1 min左右。体描箱法测定常规肺功能。在测定完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来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内容包括症状、活动能力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三大部分。填写完成后统一回收,并用相应的SGRQ软件进行评分。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具体方法为:受试场所通常选取无人干扰的病房走廊,其长度约30 m,然后设置起点与折返点,并准备好相关的测试设备。在受试前2 h,受试者尽可能减少剧烈运动。测试结束时测量并记录患者6 min的步行距离。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1)对两组COPD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观察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IC占预计值百分比);(2)对两组COPD患者进行VCap测定(观察Ⅱ期斜率、Ⅲ期斜率、Ⅲ期斜率/Ⅱ期斜率);(3)对两组患者进行圣乔治呼吸问卷分析,反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4)噻托溴胺吸入治疗对COPD患者VCap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调查数据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t检验方法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反映CO2容积曲线参数与患者生活质量个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反映肺通气参数与Vcap参数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噻托溴胺治疗前后不同疗程对应的常规肺功能指标比较

入院时,对两组COPD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FEV1占预计值、FEV1/FVC、IC占预计值),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1.33、0.91,均P>0.05)。治療后4、12和24周,观察组的FEV1占预计值、FEV1/FVC、IC占预计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周=3.59、3.83、3.66,均P<0.01;

t12周=4.67、6.15、8.41,均P<0.01;t24周=3.92、5.80、10.23,均P<0.01)。

噻托溴胺治疗前后不同疗程对应的VCap测定结果比较

对两组COPD患者进行VCap测定(观察Ⅱ期斜率、Ⅲ期斜率、Ⅲ期斜率/Ⅱ期斜率)。调查结果对比发现临床COPD疾病接受治疗后随着疗程时间延长Ⅱ期斜率(dCO2/DV)会逐渐增大,Ⅲ期斜率(dC3/DV)与Ⅲ期斜率/Ⅱ期斜率(SR23)逐渐减小。观察组不同疗程对应的VCap测定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t=4.56、-2.98、-4.00,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12周时的Ⅱ期斜率、Ⅲ期斜率、Ⅲ期斜率/Ⅱ期斜率相比,t=6.29、-4.91、-5.64,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24周时的Ⅱ期斜率、Ⅲ期斜率、Ⅲ期斜率/Ⅱ期斜率相比,t=8.66、-8.34、-8.76,P<0.01

2.3 噻托溴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圣乔治呼吸问卷分析,反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0.27、0.25、0.30、1.29,均P>0.05)。治疗后,在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在症状改善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影响改善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总体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状况,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评分、总体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2.11、4.35,均P<0.05),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影响评分、6 min步行距离虽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1.84、1.32,均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79、2.26、3.46、2.52、5.12,均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44、2.82、5.52、2.68、5.03,均P<0.01),见表3。

2.4 噻托溴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Cap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Spearman法对两组COPD患者治疗前后VCap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逐渐升高,其中症状改善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影响改善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指标评分无明显的相关性,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与VCap呈负相关,可以通过患者VCap与其生活质量各指标的相关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COPD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P=0.02),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多,死亡率日益增加,已成为一个重大的、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3]。COPD是由气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患者气流受限持续存在,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6]。呼吸道上皮细胞合成乙酰胆碱,调节气道内径及张力的大小[7]。COPD患者的呼吸道和肺组织中的各型M受体均发生异常变化[8],在气道慢性炎性刺激下乙酰胆碱合成增多,同时乙酰胆碱又可激活气道正常细胞内的M受体。抗胆碱药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来减轻气道炎性反应,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阻塞症状,是药物治疗COPD的一线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9]。噻托溴铵是特异选择性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拮抗由于乙酰胆碱过度释放所致的气道收缩及痰液过度分泌,能显著持久地扩张支气管,使气道保持通畅,减轻肺过度充气,在COPD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改善肺部功能[10]。该药不良反应轻,适合中老年COPD患者的长期治疗[11]。本研究中未有患者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的。

目前国内对噻托溴胺的研究多限于对COPD患者的FEV1、FEV1/FVC、IC等常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及实验较多,但VCap与生活质量的研究国内尚无开展[12]。本研究课题在常规肺功能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了VCap检测,对于有无用噻托溴胺药物治疗的两组进行比较,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噻托溴胺治疗前后各时期的FEV1、FEV1/FVC、IC、VCap、圣乔治呼吸问卷等改变进行分析,探讨噻托溴胺吸入治疗对COPD患者呼出气CO2容积曲线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噻托溴胺治疗COPD疾病后4、12和24周观察组对应的常规肺功能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疗程对应的VCap测定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通过患者VCap与其生活质量各指标的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使用噻托溴胺治疗的观察组COPD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噻托溴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VCap及总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浦斌红,丁宏娟,杨芸峰,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6):1455-1457.

[2] López-Torres I,Valenza M C, Torres-Sánchez I,et al.Changes in Cognitive Status in COPD Patients Across Clinical Stages[J].COPD,2015,12(14):1-6.

[3] Haraguchi M,Nakamura H,Sasaki M,et al.Determinant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everity in the late-elderly differ from those in younger patients[J].BMC Res Notes,2016,9(1):7-10.

[4]鞠貞会,王吉勇,王艳萍,等.过渡期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居家无创正压通气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43-246.

[5]徐喜媛,杨敬平,宋慧芳,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对中重度的COPD患者细胞因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哮喘杂志,2013,7(5):341-344.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

[7]谭继玲,刘兰芳.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对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4,25(8):708-711.

[8]何敏,邝军,朱建勇,等.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COPD患者肺过度充气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4,20(7):1301-1303.

[9] Goel N,Gupta P,Singh A,et al.Co-existence of Bronchiectasis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dian J Chest Dis Allied Sci,2015,57(2):125-127.

[10]贾丽.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161-1162.

[11] Turato G,Zuin R,Saetta M.Pathogenesis and Pathology of COPD[J].Respiration,2001,68(2):117-128.

[12]胡世玲,熊昊,郭燕妮,等.圣乔治呼吸问卷在COPD患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2):231-232.

(收稿日期:2017-01-07)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