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结构特性影响城市社区参与吗?

2017-06-09 22:44秦亚超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居民理论社区

秦亚超

摘 要:传统的社区参与理论都认为社区结构特性會影响到社区个体的社区参与,但鲜有文献概括出不同社区结构特性与不同社区参与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

关键词:社区参与;社区结构

一、问题提出

社区概念首先由滕尼斯提出,指的是建立在传统社会血缘、地缘、情感之上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过,在国内语境下的社区并非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而是一个国家治理单元(杨敏,2007)。国内学者的研究多数分析都集中在行动者的个体特征层面,从个案或理论角度分析“社会参与”这一行为发生的个体社会特征差异。不过也有文献指出,个人的社区参与受到社区特征的影响,但社区的结构特征在社区研究中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二、社区结构特性对社会参与的影响:

一个生态学的解释

自从20世纪90年代旨在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社会工程实施以来,社区参与被学界广泛关注。关注的原因有两点。从国家层面看,作为过节基本管理单元的单位制解体后国家希望通过社区实现社会基层管理的功能,并巩固基层政权建设;从学术渊源看,同样是单位制解体后,国家推出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学者希望看到发端于滕尼斯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立的可能。

(一)中国城市社区参与理论

1.国家—社会框架

虽然“国家—社会”框架在中国语境下来解释社区参与受到部分挑战,但是这一视角并未发生动摇。社区居民委员会虽然从一开始是居民自治的社会组织,但是在社会转型和社区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社区生活被国家意志渗透,以居委会中心的社区被建构成自上而下的解决单位推出后,成为市场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基层治理基本单元(杨敏,2007)。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单位制在社会的诸多领域推出,国家对社会的动员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遭到削弱,因此出现了所谓的“权力弱化论”。另一些观点认为国家对社会仍旧保持着相当的控制力,国家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部分依然保持着对社会的强大影响力,这种观点被认为是“国家权力延续论”。鉴于上述两种观点都能找到经验案例作为支撑,桂勇(2007)提出了超越争论并能被各方接受的第三种理论——“粘连论”。笔者认为,粘连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转型期社区语境下国家与社区互动的复杂状态。虽然,杨敏认为社区参与类型的性质和具体参与过程表明社区建设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社区不是一个地域社会的共同体,而是一个国家治理单元,但是,从杨敏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面对社区中国家意志,居民更多地采用了一种被黄小星称为“权变回应”的策略,(2013)为了领取国家的补贴,不同的行动者采取了积极或者消极的策略。

2.理性选择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是资源依赖,也就是居委会和居民之间存在低层次互惠关系。在笔者看来,这一理论是存在于“国家—社会”解释框架下的微观理论。一方面掌握一定国家公共资源与话语权的居委会是社区的核心;另一方面扮演国家基层治理单元角色又需要社区居民合作。在此视角下,社区参与更多地演变为一种交换关系,比如马卫红等对上海市居民社区的问卷调查表明,收入越高的人参与意愿越弱,文化程度越高参与程度越弱,对社区依赖程度越强,社区参与意愿越强。同样的证据来自于王小章和冯婷,他们的研究表明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联是制约社区参与的因素之一(王小章,冯婷,2004)。也就是说,居民的社区参与可以部分用居民对社区居委会的参与来解释,如果居民与社区居委会之间不存在利益关联则会削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3.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视角尤其是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实际上依然试图寻回芝加哥学派对传统社区的理性化描绘的亲密社会关系纽带。这一理论首次由科尔曼(1987)提出。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基础是其不可替代性,它不是作为行动者行动中的附属特性而存在的,而是被认为是行动者合理行动中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可以成为行动者行动的内在动力。其背后的机制是高社会资本可以提高网络中成员的信任程度并培育互惠互利的道德规范,从而增强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

社会资本的测量和分析有个体和社区两个维度。国内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个体层面,社区层面的研究极少。黄荣贵用多层数据检验发现水平型社会资本(地方性社会网络、社区信任)对抗争性社区具有促进作用,水平型社会资本和垂直型社会资本都对体制化社区参与具有影响。

(二)国外城市社区参与理论

1.线性发展模型

社区层次因素在量化研究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74年Kasarda和Janowitz的贡献,他们继承了滕尼斯和沃斯的传统,检验了线性发展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城市不断增加的规模和密度是影响社会行为的外生型因素。其基本猜想是城市的生活方式会削弱个体在当地事物中的社区联系、亲密关系纽带和社区参与(Sampson,1988)。这是由于城市被认为是一个缺乏联系的陌生人社会。相比农村和郊区,城市社区的社会控制能力下降了。早期芝加哥学派强调城市的包容性,背景各异的人来到城市终日在街巷中相遇但却属于不同的世界的人都可以在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城市条件下组成的个人和团体在情感上是相互隔离的,这也就导致了社会控制的减弱(城市社会学,帕克/伯吉斯等)。

2.社区集中劣势理论

“社区集中劣势”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理论,其本身伴随着不平等理论发展而来,最初对不平等的研究发现贫穷、少数族裔和单亲家庭等弱势群体在空间上具有集中性,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因为其具有很好的解释效果,这一概念本身可以单独拿出来进行测量,但是它又融入在其他理论事业中。比如,系统模型理论有时仅将“居住的不稳定性”作为关键的测量指标;而在典型代表理论——社区解组理论——中却包括三个外生变量,随后Sampson又融入了线性模型扩展为5个解释变量。生态学模型也将社区的“集中劣势”作为社区环境的外生变量。

(1)社会解组理论

社会解组理论公认的定义是社区在意识到社区居民的价值和保持有效的社会控制上无能。社会控制理论包括非正式的和正式的社会控制理论,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指朋友关系纽带(friendship ties) ,正式的社会控制指组织参与(Sampson 1989)。而社区解组理论更强调非正式社会控制在约束行动者方面的作用。早期的城市社区研究者强调匿名性和虚弱的社会联系在面临解组的社区所扮演的角色。Shaw 和 Mckay (1942,1969)认为三个社区层面因素降低了当地社区的社会联系纽带,而社区联系的松散反过来又降低了社区层面对犯罪和不轨行为的控制。这三个社区层面的变量分别是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居住不稳定性和种族的异质性。西方语境下,社会纽带被上述三个变量削弱的逻辑是,在城市社区贫穷削弱了对诸如学校、教堂、志愿组织等社区基础制度性组织资源的需求,而社会联系网络(network of social network )的培育往往又依赖于社区的组织资源;居住的不稳定性阻碍了社区关系培育的持续性并且减弱了社区参与;国外移民进入社区,由于语言和文化阻隔,阻碍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共同目标的实施。

(2)生态学视角

生态学视角的魅力在于两点:一是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为我们理解城市问题提供了极富有启发性的思路;二是作为宏观层次的变量对微观行为的解释力。在生态学视角下,贫困、种族等社会问题或者社会错位被认为是嵌入在社区结构中,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在“劣势集中”的社区中,①社会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社区的结构特性而无关个体;②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会趋同于社区层次特性。对于①,典型的研究是社区层次流动性比较高,阻碍了社区纽带的建立,而无关个体居住的时间;对于②,一个生活在劣势集中且丧失了法律制裁和可察觉到的公平的社区的人也会对犯罪持容忍态度。Sampson 指出(1998),集中劣势高的社区呈现了更多对警察的不满和对差异行为的容忍。

三、结语

综上,针对目前城市社区参与现状,除了传统国家-社会视角,理想选择视角和社会资本外,社区结构特性也是理解社区参与的重要视角。社区结构层次因素主要体现在社区经济地位、种族异质性、居住稳定性、社区集中劣势等方面。因此,在社区参与研究中不应被忽视。

参考文献:

[1]陈捷,卢春龙.共同性社会资本与特定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中国的城市基层治理[J].社会学研究,2009,(06).

[2]桂勇.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J].社会,2007,(27).

[3]黄晓星.社区运动的“社区性——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J].社会学研究,2013,(01).

[4]2013,《国家基层策略行为与社区过程——基于南苑业主的社区故事》,《社会》,第33卷。

[5]李海金.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参与——以武汉市W社区论坛为例[J].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共参与,2009,(04).

[6]马卫红,黄沁蕾,桂勇.上海城市社区居民社区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社會,2000,(06).

[7]马卫红,桂勇.社区建设中的城市邻里:复兴抑或重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06).

[8]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04).

[9]张宝锋.城市社区参与与劳动力缺失原因探源[J].河南社会科学,2005,(04).

[10]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C].北京:华夏出版,1987.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

猜你喜欢
居民理论社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