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萧红及其作品的传播

2017-06-09 16:16湛莹莹
文教资料 2017年8期
关键词:萧红传播

湛莹莹

摘 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萧红的研究掀起了热潮,一些学者认为萧红的两部电影《萧红》与《黄金时代》及萧红的部分文字传记迎合了观众和读者的娱乐心理,导致萧红走向了媚俗化。事实上,萧红的传记表现形式由文字走向影视是当下“读图时代”的必然,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影视作品充当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媒介,“喜马拉雅听书”等声音媒介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鉴于影视对文学的反哺作用,作者呼吁优秀的导演将萧红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

关键词: 消费时代 萧红 传播

在消费社会,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文学的影像化。同样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张爱玲的作品频频被搬上荧幕,与之不同的是,萧红的传记接连两年被改编成电影,这一现象引发众多学者热议。萧红的两部传记电影《萧红》与《黄金时代》,大部分学者对之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是在消费时代利用萧红的情感经历博得观众眼球,弱化了萧红的文学造诣,不但是对萧红的不敬而且是对观众的误导。这类消极评价引发笔者思考,影视传记对萧红的表现是否真的有害无利?笔者认为,影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应该看到它的传播价值。在传播媒介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除了影视媒介具有广泛的传播价值外,其他一些现代传播媒介,如声音媒介、各类社交软件、阅读app等,都可以作为传播的途径,因此,从文学传播角度探讨萧红及其作品在当今消费时代的生存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消费时代萧红的传记电影改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从总体来讲,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从以前的侧重“文字”转换成现在的侧重“图像”,从“读文时代”到“读图时代”的转换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读图时代”的背景下,萧红的传记载体由文字转向影像已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趋势,而这种适应时代趋势的转变为萧红及其作品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传记载体转变:由文字到影像

萧红的第一部文字传记《萧红小传》是在她去世后的第四年,即1946年由她的好友骆宾基所作,此后萧红文字传记的创作从未停止,新时期以后达到高潮,比如美国学者葛浩文的《萧红评传》、汪凌的《萧红:寂寞而飘零四方》、肖凤的《萧红传》及叶君的《萧红图传》等。有人统计,目前已出版的萧红文字传记不下60种。萧红影像传记的起步相对较晚,直到1981年才出現由刘慧心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萧红》,而萧红传记电影真正被搬上荧屏则是在新世纪以后。不过,近些年来有关萧红影像传记的创作出现热潮,各大电视台制作的萧红题材的传记片,很多如《追忆女作家萧红》、《民国红颜萧红》等,引起较大争议的要数2013年霍建起导演的电影《萧红》与2014年许鞍华指导的电影《黄金时代》。“过去传统的文字传记领域正在逐渐被影像(图像)传记所侵占,大量文字传记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人们对于传记作品的接受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视觉媒介。在读图时代的背景之下,文字传记的最终结果就是传记图像化”[1]。

2.影像对文学的反哺:对两部传记电影的考察

电影《萧红》与《黄金时代》属于文艺片的范畴,文艺片与商业片相比,肯定在票房上没有优势,甚至可能不赚反赔,作为知名导演的霍建起与许鞍华自然明白这一点。事实上,电影《萧红》的票房只有202.5万;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前期投入是7000万,最后的内地票房为5151万,也是没有盈利的。该影片演员阵容强大,一共集结了30几位明星,据一些幕后资料得知,所有演员加在一起一共收了370万片酬,其中扮演男一号萧军的冯绍峰则是分文未取。演员汤唯为了更好地演绎才女萧红,在拍摄前读了萧红全集,还去哈尔滨萧红故居进行感受体验,萧红的文学作品首先在演员中得到了传播。此外,电影《萧红》与《黄金时代》的人物台词和场景很多出自萧红的散文、日记与小说,还有的出自萧红好友的回忆文章。尽管这两部电影也有虚构的情节,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尊重史料的。

二、消费时代萧红作品的传播途径探寻

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从而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作品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近年来“文学传播路径从传统的印刷出版路径为主,转向以数码文字路径为主,多种形态传播路径并存且相互融合的移动化、社交化数码多维传播形态”。根据当下文学传播路径的多样化,以此为出发点探究萧红作品在当下应如何扩大传播范围、增强影响力,这对现当代其他作家作品的传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继续与影视联姻:把作品搬上荧幕

一些读过萧红作品的人可能会认为萧红的小说根本不适合进行影视改编,因为萧红的小说情节性不强,故事琐碎,语言过于散文化。但是,影视改编并非完全依据小说原本的故事情节,其中有个“改编”的过程。尽管我们直观上感觉萧红的作品不适合搬上荧幕,事实上,很早以前编剧们就已经创作出很多部由萧红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比如1999年话剧版的《生死场》、2006年的动画片《童年》及6集评剧电视剧《生死场》等,但是这些作品的影响范围和受众并不广泛,鉴于萧红作品的影视改编情况,当下将其作品搬上荧幕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影视媒介有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大的优点,可以借助影视媒介让观众直接接触到作家的作品,如果说影视改编成功的话,则会反过来促进其作品的热销。在有关现当代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问题上,著名作家陈忠实就非常赞同。在作品《白鹿原》被拍成电影之前,他就认为《白鹿原》的影视改编再也不能拖下去。当下,若想更好地扩大萧红作品的传播范围,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萧红的作品继续同影视联姻,呼吁优秀的编剧和导演把这一设想付诸行动,使这些影视作品能尽快与观众见面。

2.声音媒介:萧红作品传播的新渠道

新传媒时代文学的传播除了利用影视媒介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声音媒介。这类声音媒介的文学传播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以“懒人听书”和喜马拉雅FM为例,喜马拉雅FM可以找到萧红的《呼兰河传》与《小城三月》,并且播放量有170万。此外,还能在喜马拉雅FM中找到一篇萧红的书信《九一八致弟弟书》,还有《后花园——萧红》、《萧红——她比烟花寂寞》这两篇与萧红有关的文章,这三者加起来的总播放量有182万,听众数量甚为可观。这类声音媒介能为萧红作品的传播搭建良好的平台,增加萧红的作品,应该会有不错的点击率。

有些学者认为微信公众号、各类阅读APP及“懒人听书”等这类文学传播媒介会使得阅读碎片化。不可否认,还是阅读传统的纸质版书籍更好。但是,不能将那些现代传播媒介一棒子打死,或者完全否定。面对这类新型的传播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拿来为经典所用,毕竟经典的碎片化生存也是一种生存。

三、消费时代萧红作品的传播意义

萧红的作品在今天依然生命力不衰,和其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分不开。在消费时代人类面临精神困境的今天,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对人的影响更显得格外重要。消费时代传播萧红作品的意义在于其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知晓或者阅读,进而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一种“评话经典”的现象,从传播学角度看,文学艺术作为商品交换流通量越大,其意义的影响面越大,其社会效益也会越大,它们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会得以放大。与“评话经典”的现象同理,笔者在上一节内容中提到,在现代传媒多元化的今天,萧红作品的传播可以借助与影视联姻的方式,影视改编使得作品“通俗化”、“大众化”,降低接受的难度,外加影视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泛的特点,可以使萧红的作品为大众熟知,而不是仅限于大学中文系师生阅读。

参考文献:

[1]蒋述卓,李凤亮.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M].桂林:广西师范学院出版社,2010.3.

[2]杨剑龙.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M].桂林:广西师范学院出版社,2013.10.

[3]王颖.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耿翔.陈忠实坦言改编《白鹿原》[N].中华读书报,2001-8-8.

猜你喜欢
萧红传播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萧红亮 作品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