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意象表达

2017-06-10 23:46梁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客体主体

梁婷

摘 要:中国画以其独特的文化而形成的写意性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观察方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提出簡明概要的说明主体与客体的直接关系。本文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提出,关系以及其后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与继承的关系中来探讨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尊重客体的同时,主体要有所创造。

关键词:主体;客体;造化;心源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172-01

中国画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并且形成了独特的画种,凸显出最主要的特性“写意性”。中国画的写意性是以客观为基础的,而且只有将客观物象与主体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中国画所追求的“以景抒情”、“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最合适的概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为中国画最基本的创作理粘,千余年来发展成为了艺术创作的名言。

一、“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提出

中国绘画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已出现了第一个高峰,而绘画理论也有所发展。南朝,绘画实践与理论认识的影响,艺术家开始关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姚最在湘东王所绘的《芙蓉湖醮鼎图》提出:“学穷性表,心师造化,非复景行所能希涉”。心师造化的提出对画家面向自然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顾恺之、陆探微的绘画实践和理论认识中可以看到对“外师造化的运用与发展。隋唐时期,绘画的发展,写意画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单靠艺术家与物象直接接触的描绘是不够的,而且当时儒、释等思想的影响,使绘画必须建立在意上,重视在反映外物的基础上,发挥主体创作的作用。中国画的整个审美创作有了一个新的全面的认识与发展,在历代批评和相互吸收中,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以说这是魏晋以来,主体与客体在关系上的一辞比较全面而辩证的总结。谢赫“六法”中的“气韵”可以说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基础。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终也落脚于:“心源”对造化的造化,也就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但他必须以客体为前提,任何艺术都具有形象性,不管是具象的或是抽象的还是意象的,其创作都离不开具体物象,而且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创作元素。

二、“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关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审美创作过程的创造原则,是心灵与自然生命交流融通的审美活动,是对“天人合一”、“迁想妙得”的体验过程。 关于“造化”与“心源”的关系,朱良志说:“造化即心源,心源即造化。脱心源而谈造化,造化只是纯然外在之色相;以心源融造化,造化则是心源之实相。”由此看出,“造化”与“心源”是一种契合的关系,互为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源即造化”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能等同,因为中间缺少了“师”与“得”的环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为中国画的创造原则,就是合心目的综合指导,一个合外内的整体境界。”因此,唯有“中得心源”,以“心源”为基,用自己的审美眼光去领悟隐藏在具体形象中的“造化”之道,才能创作出意蕴生动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需要有生活感悟、创作构思和个性表达,“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创作构思的审美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审美的心灵观照物象,透过表层看到事物的本质,感受物象的内在精神并使之升华,从而产生出审美意象。因此,这个过程是心灵与自然生命交融的审美过程,是对“天人合一”、“迁想妙得”的体验过程。

三、“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发展

宋代画家荆浩,其理论贡献是“六要”在谢赫“六法”,“气”“韵”之外又提出“思”,即“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同样指出了创作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对客观事物的改造。伴随中国思想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山水画的出现是建立在个性对生活和审美的表达上的,所以自宋代以来,山水画的空前发展,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卓越发展。

倪瓒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是“出自胸臆”,但他也说过:“郊形及城游,物物规画汮”,也由此可见他对自然的观察。范宽初学李成,在长期的探索中,一寄于毫瑞而,则千岩万壑,忧然如形山阴道中,虽感暑中,凛凛然使人急欲狭狂也,故天不皆称范宽善于山水传神”。范宽的“默与神通”也说明对客观表材感知于心。

石涛,虽然绘画发展到清代已衰弱,但石涛的绘画在这种复古风的运动中,渗入了新的血液。继承与发展了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在那个时代别开生面,心灵的产物是根据什么而来。这也是千百年来,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而我觉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八个字简明概要的说明了客体是主体的基础源泉,主题是客体的提炼升华。

四、结语

在中国画的发展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指导艺术创作的方法,在中国绘画不断演变中,贯穿这一创作理念的作品往往是经久不衰的。从接触到绘画开始,始终是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转换。艺术离不开客观形象,但它最终还是归于人,那就是艺术家对形象的理解与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不仅是创作主体的关系的转换,同时它也是一个时间的积累,从初学我们要“师古人”再到“师造化”而后到“得心源”,这个过程需要对实践与理论的积累,绘画是一个不断长期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对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美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朱志荣.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中国古典艺术生命的生成观[J].文艺理论研究,1989(03).

[3]吴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08.

猜你喜欢
客体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浅议犯罪客体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论《天地玄黄》背后的眼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
建筑与雕塑:一种北京与主体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