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人职匹配理论”指导学生认识自我

2017-06-10 12:32谭晓辉
商情 2017年17期

谭晓辉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如何帮助职中生“认识自我”。阐述职中生在“认识自我”的一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分析如何克服困难,探索将“人职匹配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关键词】人职匹配 认识自己 职业诉求

职业生涯规划是认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 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事业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而进行科学的决策,并切实地行动的过程。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中,不管依据何种理论都强调对自己的认识,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客观地评价自己,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对自身的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始也是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和决策的基础。一个对自身认识不清的人是不可能对自己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认识自我”是重要的第一步。

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真实自我”会决定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与发展方向,而“人职匹配理论”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职业指导理论,人职匹配理论是关于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每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就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

在中职生的职业指导学习过程中,我试图积极运用“人职匹配理论”,来提高学生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认知水平。但在实际职业指导过程中,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在“如何认识自己”这个问题上,陷入较大的困惑。而且,当某个学生陷入这一问题困扰时,作为指导老师,若不做深入细致的观察,一般是很难察觉到这一问题。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具有较强隐蔽性的“隐性”问题。在此,我就职业指导过程中的“认识自己”开展一些探讨。

一、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认识自己”遇到的三重困难

“认识自己”是实施“人职匹配理论”的基础,若这部分有所缺失,会严重影响到人职匹配理论作用的正常发挥。可是,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认识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制约人职匹配理论发挥正常作用的因素?

(一)“认识自己”的难度较大

“认识自己”并不像字面上表现那样轻松、简单。它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哲学命题。苏格拉底总是自称:对自己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此名言来规劝世人。从哲学的层面上来看,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人要有自知之明。它表达了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他的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他的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为全希腊最具智慧的人。

第二,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人们都已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他还说,我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用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的机会被浪费掉了。

第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目前在哲学界最流行。

(二)认识主体年龄较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其年龄段來说,大都是16-17岁作用的年龄。面对“认识自己”这样一个带有较强的哲学色彩问题,确实有不小难度。

(三)认识主体缺乏系统训练

当中职学生面对如何“认识自己”这一问题时,他们缺乏必要的系统训练,几乎每个人都是茫然不知所措。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认识主体几乎无法承担相应角色。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在这几年中职学生职业指导中摸索的一些经验,谈谈我个人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

二、实现“认识自己”的三个途径

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采取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克服。

(一)回顾个人成长历程

启发学生分析自己成长的立场,帮助学生发现在他们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最成功的事件。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初步地、快捷地确定某位学生是属于哪种人格类型的。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创立的人格类型理论。其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

在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或多或少地暗含着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也就是我们在俗语中常说到的“三岁看到老”。一个人在其成长的早期经历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他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回顾个人的成长历程,学生可以主动地观察自己,认识自己。但是,这种认识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意识,因此,仅仅做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换个角度来认识自己。

(二)搜集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

在我国历史上,就有“以人为鉴”之说。我们的中职生不妨主动寻找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亲戚、朋友,请他们自主地、客观地评价一下中职生自己。比如,随机地选择10位上述人士,告诉他们你的意图,请他们客观地对你评价一下,请他们每个人分别写出你的30个优点、30个缺点。然后,中职生自己再将上述30条优点及30条去点汇总起来。这就可以得到中职生自己的“素描式”自画像。

这些来自他人的客观评价,是对自我认识的补充与折中。完成了上述两个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完成对自我意愿的认识。“职业指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Parsons),在阐明职业选择的条件时明确提出: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所以,在初步认识了自我之后,还要明确中职生个人在职业选择方面的职业诉求。

(三)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人和事

如果泛泛地谈个人对职业的诉求,可能又会出现脱离实际,变得虚无缥缈,缺乏可操作性。鉴于此,我往往是建议学生,先避开职业因素,首先挖掘一下中职生自己心中最喜欢的三个人的三件事。在确定了这三个人和三件事之后,再去观察一下,这三个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这三件事分布在什么职业领域?

这些职业领域,往往就是某个人心底里孜孜以求的职业方向。最后,结合前面两项认识,中职生就可以明确自己的方向。

三、在实施上述三种认识方法时遇到的难点及化解方法

(一)中职生大都不善于也不愿意回顾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由于大多中职生在传统的普教评价体系中,学习成绩都不太理想。因此他们缺乏足够的自信,不愿意真正地去回顾自己并不太成功的学习与生活经历。这就使我在实施“回顾个人成长历程”时,遇到不小的困难。根据我的经验,要真正使用这些中职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环节,就必须首先取得中职生对我的信任。只有中职生真正了解到,这种深刻得对以往学习与生活经历的回顾,是为了促进他们的职业选择,是有利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他们才会以配合的态度开展此项工作。

(二)中职生在搜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也遇到沟通上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许多中职生仅能在要好的几个同学中搜集到一些评价,而在对其他社会关系的评价资料搜集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这些中职生的交际沟通能力较差,不知该怎样向他人说明事情的缘由。鉴于此,我就帮他们起草一个《意件征询稿》,在《意见征询稿》里明确此次征询的目的,这些评价将对这位中职学生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得此项操作能以顺利实施。

在被征询的人选上,我也教会中职生多罗列几个可征询人员名单,然后教他们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征询人。这就最大限度得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三)注意引导中职生表述切合实际的职业诉求

在鼓励中职生放开思想,充分展示自己的职业诉求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他们,不要严重脱离实际情况。否则,他们会认为整个职业指导工作是在“高谈阔论”,进而对职业指导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如果,确实发生了学生的职业诉求与现实情况产生了较大的反差时,作为职业指导人员,也不要简单、粗暴地加以否定,而是要以协商的态度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将“较高”的职业诉求,作为一个较长时期目标去追求。但是,眼前还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进入现实可行的职业状态。

综上所述,在对中职生职业指导中的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注意激发中职生“认识自己”的潜能,并总结一些适合中职生现状,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法,不断促使这一理论“本土化”。否则,这个“舶来品”会遭遇“水土不服”,无法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本土化”过程,不但不会削弱其理论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还会丰富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而使“人职匹配理論”在中职职业指导教学中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梁小坚.职业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玉樑.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徐大真.职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曾艳敏.“人职匹配“理论在大学毕业生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