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环境《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416-2014)》的践行与探索

2017-06-10 08:38陈国强朱敏娟崔淑芳江文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4期
关键词:技术规范规程屏障

赵 勇, 陈国强, 张 璐, 朱敏娟, 崔淑芳, 江文正

(1.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2.第二军医大学 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3.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屏障环境《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416-2014)》的践行与探索

赵 勇1, 陈国强1, 张 璐2, 朱敏娟1, 崔淑芳2, 江文正3

(1.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2.第二军医大学 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3.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416-2014)国家标准发布以来,上海市越来越多的实验动物设施参照该标准完善管理,实验动物设施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现从我国现行实验动物相关法规、国家标准出发,通过2015年度对上海市140个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年检情况汇总以及对30%以上的屏障设施单位实地监督抽查,梳理了目前上海市辖区内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该标准执行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各类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在实施《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416-2014)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主要管理经验和做法,探讨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的规范化管理。

国家标准; 屏障环境; 实验动物机构; 管理经验

0 引 言

实验动物机构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平台,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管理质量关系到工作人员健康、环境安全、实验动物福利与健康、动物实验结果等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1]。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精准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内部开展的动物实验也呈现出多样化。实验动物模型的制造与使用,使动物实验周期显著延长;广泛应用的免疫缺陷动物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却不能正常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以及各类疾病模型动物生物学属性的差异,对实验动物设施环境质量控制和整个实验过程的动态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运行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2],国家推荐标准《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416-2014)》涵盖了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等各要素,适应国际实验动物使用和管理的发展趋势,成为现阶段推动我国实验动物产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技术文件。自2014年9月《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416-2014)》发布以来,上海市实验动物设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屏障设施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现依据我国现行实验动物管理法规、国家标准,对上海市140家不同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总结,探讨建立了一套符合现阶段实验动物屏障设施水平的基础管理制度。

基于善待实验动物的理念和为了获得准确的动物实验数据,各个国家对动物实验的管理都非常重视:欧盟理事会于1986年颁布了《关于保护用于实验和其他科学目的的动物的各成员国法律、条例和行政规定》的第86-609-EEC号指令;1996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公布了AAALAC International 认证,坚持实验动物设施应科学、人道地护理和使用动物的承诺。日本,1980年针对实验动物颁布了总理府告示第6号《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标准》以及总学庶第1513号《关于策划制定动物实验指导方针》;我国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发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联合发布了《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2001年,国家科技部、卫生部等七部局联合发布了《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使实验动物管理正式纳入国家行政许可管理体系。随着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各国都持续完善实验动物相关法律和技术标准[3-4]。

获得准确的动物实验数据,必须依靠标准化的实验动物、科学严谨的动物实验过程、适合实验动物的生存和实验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管理的核心包括人、设施和实验动物三个要素,本文从这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上海市不同实验动物屏障设施建立的管理制度体系,遴选出在实践工作中得到良好执行的管理策略框架和管理思路,形成了管理制度体系的基本目录。

1 管理组织与人员

实验动物设施内部工作人员包括:设施管理者、动物实验人员、动物饲育人员、设施维保人员、环境检测人员、检查人员及来访者等。

1.1 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

欧美等国以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工作为出发点,实现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设施环境、以及操作规程等全面的管理。2006年,科技部根据我国实验动物单位实际情况发布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成为我国第一个关于实验动物福利的政府指导性文件,“意见”指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及使用单位应设立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或实验动物道德委员会、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等)”,为完善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和实验动物学术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规范管理应首先完善管理组织建设。上海市发挥行政审批和年检、抽查过程中核查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变动情况以及相关活动记录等方式,推动各单位完善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建设,发挥职能,逐步实现了以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委员会作为设施运行主导组织的管理模式。上海市现有169个实验动物行政许可设施已全部建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或伦理、福利委员会,实现了在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设施进行全面管理的运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①保证本单位实验动物设施、环境符合善待实验动物的要求,决策设施建设、规划与升级、改造;②制定设施内部人才培养计划,保证各类技术人员配备合理,使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得到必要的培训和学习;③审核动物实验方案,确保实验设计合理;④制定实验动物设施运行规章制度体系,监控运行效果,并对其进行持续修订、完善;⑤对实验动物的使用方案进行伦理、福利审查,协调本单位实验动物的应用,尽可能合理地使用动物以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5];⑥确保设施安全运行,制定并实施实验动物设施应急预案。

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文件分为2类:

(1) 组织管理类。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组成、任命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依据和职责;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设施检查指导原则;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检查内容清单。

(2) 职能类。设施运行年(季)度内部评审制度;设施年度改造、整修计划会议制度;设施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修订制度;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方案评审制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制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保密制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记录的保存制度;实验动物不当饲养与使用的举报和投诉政策;违反动物福利行为的处罚管理办法;工作人员继续教育职业规划政策;实验动物设施运行应急预案实施细则。

1.2 人员管理

实验动物工作单位应当根据需要配备科技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饲育人员。各类人员都要遵守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掌握操作规程[6]。

应该针对进入屏障环境的各类人员制定相应的进入条件以及进入设施后的活动权限。上海市实验动物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涵盖了6类基本内容:①国家、国际相关政策、法规教育和实验动物伦理、福利、善待实验动物等人文思想教育。②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与饲育技能培训。各类实验动物设施,根据设施许可范围以及动物实验内容,对饲育人员和从事动物实验的技术人员开展的针对性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教学。③根据设施各阶段开展的动物实验内容,定期针对性组织实验人员进行的相关动物实验操作技能培训。④根据各实验动物设施运行管理体系以及人流、物流、动物流的个性设置要求,进行设施准入教育。⑤在设施管理制度修订后开展宣教活动。⑥对设施运行维护保障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增强工程人员进入屏障实验环境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避免因工程人员管理疏漏导致屏障环境污染的情况。

相关人员培训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有:

(1) 基础管理类。培训手册建立管理制度;培训记录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培训制度;设施安全教育制度;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规范;屏障设施流程与规章制度培训制度;善待实验动物文明公约。

(2) 业务技能培训类。公共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与动物实验人员个人防护指导原则;洗眼站、洗眼液、伤口处理盒和急救箱的维护规程;设施内受到意外伤害的医学咨询与检查规范;实验动物饲育管理培训规范;动物实验专业技能培训规范;设备使用与维护规章制度;国内(外)实验动物专题会议与交流。

2 运行动态管理

目前,上海市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141张,生产许可证28张,有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和国家兔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7]。其中,具有使用许可证的屏障设施有123个,占使用许可证设施总数的87%,生产许可证屏障设施17个,占生产许可证设施总数的60%。上海市的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使用期最长的已连续运行满14年,面积最小的屏障环境仅有24 m2。在设施管理上具有以下特点:①屏障设施内部应用不同品种和不同微生物级别的实验动物;有的设施使用范围囊括SPF级、清洁级和普通级3个微生物等级的实验动物。②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在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设施普遍存在生产、繁育基因改造的实验动物的情况以及制造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的应用,使用许可证设施饲育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周期越来越长,逐渐失去了屏障设施在一批动物实验结束后的空置期消毒条件。③ 以人源性肿瘤动物模型为代表的人源化动物模型研究,对实验动物的伦理审查以及屏障环境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④实验动物设施间实验动物模型的流动性增加,一些屏障环境隔离检疫设施不完善,大多数设施尚不能满足实验动物微生物净化工作的需求[8]。⑤个别较早建立的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还处于普通环境内部设置超净工作台开展清洁级动物实验的情况。

屏障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筑施工质量是实验动物屏障设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9]。我们应该根据设施特点,个性化建立各屏障设施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管理规章制度(SMP)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组织机构建设类。组织机构图;根据各岗位需求建立任职资格和职责标准文件,包括(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和职责,质量保证部、实验人员、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兽医、饲养员、档案管理员、设施及安全管理人员、计算机网络、仪器管理员、研究专员、毒麻药及危险化学品管理员、物流运输人员、医废及实验动物尸体管理人员、值班员等的任职资格和职责)。

(2) 环境管理类。实验动物设施人流、物流和动物流流程管理制度;实验动物饲养设施清洁频率的指导原则;常用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原则;动物设施环境质量标准监测原则;洁净度检测方法;实验动物设施环境空气沉降菌检测方法;换气次数的检测方法;哨兵动物的设置和检测方法;隔离观察室管理制度;野鼠、虫害防治规程。

(3) 设备管理类。楼宇自控系统的管理制度;楼宇自控系统报警处理程序;净化空调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规程;净化压缩空气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规程;风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规程;换热机组的使用与维护规程;供配电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规程;纯蒸汽发生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规程;污水处理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冷水机组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规程;蒸汽减温减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规程;去离子水制备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规程;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规程;高压灭菌器的使用与周期检定规程;清洁笼具管理制度;笼具标签的记录规程;动物笼具更换流程;动物笼具的清洗与消毒操作规程;生物安全柜的使用和维护规程;紧外灯的使用、维护和更换规程;层流柜(超净工作台和抽吸式工作台)的使用和维护规程;过氧化氢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和维护规程;脏垫料收集台的使用和维护规程;自动饮水系统的管理制度;独立通风笼具的使用、维护和定期校验制度。

(4) 仪器管理类。电子天平及标准砝码的使用、维护和周期检定管理制度;离心机的使用、校正与维护管理制度;移液器的使用、维护和周期检定管理制度;微量注射泵的使用、维护和周期检定管理制度;电子秤的使用、维护和周期检定管理制度;温、湿度计的使用和周期检定管理制度。

(5) 动物管理类。动物饲育室值班制度;动物饲育室饲养员工作流程;动物的采购与供应商考查制度;实验动物福利制度;实验动物的接收与安置管理制度;新购进动物质量检测制度;异常动物报告及处理制度;预防动物逃逸及逃逸动物处理方法;动物尸体和废弃物的处理操作规程。

(6) 物资管理类。饲料、垫料供应商考查制度;饲料、辅料、垫料与食品添加剂的仓库管理与成分抽检制度;饲料、饮水与垫料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仓储环境温、湿度检测控制管理;物品进出实验动物屏障操作规程;常用物品存放管理制度;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的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实验动物设施用品的清洁消毒规程;实验动物设施用品清洗消毒效果的评价制度;实验用品、试剂带入管理制度;笼具、食/饮具及玩具清洁消毒管理制度;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度;锐器的安全管理制度;废物的处置管理程序。

3 实验动物管理

上海市纳入行政审批在屏障环境进行饲育和实验的动物包括:SPF级小鼠、大鼠、地鼠、豚鼠;清洁级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沙鼠等。根据上海市生产许可证单位销售的清洁级、SPF级小鼠情况分析,BALB/c裸鼠和C57BL/6小鼠生产销售量逐年上升,可见基因工程和肿瘤模型实验动物的使用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10]。进行基因工程和肿瘤模型研究的实验动物不仅微生物、寄生虫指标要符合要求[11-12],更应保证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实验动物的操作规程管理(SOP)[13]包括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和兽医护理3个方面内容。

3.1 实验动物管理操作规程

(1) 分组编号标识。实验动物的筛选操作规程;实验动物分组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编号与标识操作规程;实验动物摆放位置操作规程;饲养室门牌和实验动物笼牌设置规程。

(2) 饲养管理类。实验动物饲喂管理规程;实验动物饮用水管理规程;实验动物的垫料管理规程;动物的抓取操作规程;逃逸动物的处理规程;实验动物环境丰富规程;实验动物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的指导原则;实验动物饮食限制指导原则。

(3) 实验动物术后护理类。实验动物手术记录保存政策;实验动物手术无菌技术政策;24 h实验动物急诊护理政策;实验动物沐浴、修剪操作规程;实验动物术后护理操作规程;实验动物术后营养指导原则。

3.2 动物实验操作规程

(1) 基本技能。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采血操作规程;实验动物体重称量操作规程;实验动物尿液采集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的逃脱预防和处理方法。

(2) 给药。实验动物口服(经口灌胃)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皮下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皮内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经皮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肌肉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腹腔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静脉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直肠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阴道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眼睛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粘膜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关节内给药操作规程;实验动物给药体积取舍以及注射器选择规范。

(3) 观察和检查。实验动物一般观察操作规范;实验动物体重测定技术规范;实验动物摄食、摄水量测定技术规范;实验动物体温测定技术规范;实验动物眼科检查技术规范;实验动物心电图(ECG)检查技术规范;实验动物外周血压测定技术规范;实验动物皮肤过敏试验征状观察技术规范;实验动物刺激试验征状观察技术规范;实验动物遥测植入手术操作技术规范;实验动物空中翻正反射试验操作规范;实验动物爬杆试验操作规范;实验动物致癌试验动物笼旁观察技术规范;实验动物致癌试验动物体格检查技术规范。

(4) 标本采集与标识。血样采集和保存规范;尿液采集和保存规范;粪便采集和保存规范;骨髓采集和保存规范。

(5) 临床病理检查。临床病理工作流程;临床病理试剂管理制度;白细胞分类计数技术规范;网织红细胞计数技术规范;尿液沉渣镜检技术规范;粪潜血检测技术规范;粪便常规检查技术规范;脑脊液、腹水和浆膜液检查技术规范;骨髓分类镜检技术规范;尿液生化学分析技术规范;淋巴细胞表型检测技术规范;凝血常规指标分析测定技术规范;Na/K/Cl电解质测定技术规范;临床病理质控的应用评价原则;临床病理数据重测原则。

(6) 人道终点。实验动物人道终点评判的指导原则;濒死动物和死亡动物的处置方法。

3.3 兽医职责

动物兽医管理。实验动物采购和接收管理原则;实验动物的运输技术规范;实验动物检疫程序;实验动物体检程序;实验动物适应性饲养技术规范;实验动物健康预防程序;异常动物评价规程;实验动物的疼痛评估、镇痛及镇静技术规范;实验动物麻醉技术规范;实验动物安乐死技术规范;实验动物回收及再利用管理制度;实验动物外科手术技术规范;常用兽药管理制度;遗传物质进出库管理制度;遗传物质受体动物及其后裔信息管理制度;生病动物的识别、诊断、治疗、报告和处理技术规范;实验动物专用药物的管理;实验动物术后护理的指导原则;动物手术后护理技术规范;实验动物使用医用药品政策。

4 结 语

实验动物环境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实现实验动物福利、保障科研准确的重要基础。实验动物屏障设施没有可完全照搬的管理制度,只有不断适应科研、生产实际需要,着眼设施运行各环节管理制度的无缝衔接才是管理目标。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14],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使管理制度成为设施安全、持续运行的保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动物设施动态科学管理。在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的管理实践中,不断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416-2014)》将为实现实验动物机构认可制度的国际互认打下良好基础[15]。

[1] 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分技术委员会,GB/T 27416-2014《实验动物机构 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理解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2] 刘 艳,赵赤鸿,李晓燕,等.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运行管理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14-16.

[3] 国科发财字[2001]545号.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Z].2001.

[4] 贺争鸣,李根平.用于科学目的的动物保护欧共体条例(2010/63/EU)”对我们的启示[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2,32(2):156-158.

[5] 国科发财字〔2006〕398号.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Z].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Z].1988.

[7] 国科财字(1998)009号.依托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建立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上海分中心)[Z].1998.

[8] 郑振辉,周淑佩.实验动物设施中动物检疫室的设置[J].实验动物科学,2010,27(5):64-65.

[9] 寇 举,张来宾,胡士鹏,等.屏障系统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 37(1):30-31.

[10] 富群华,高 诚.上海市啮齿类实验动物产业景气指数[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5,35(3):238-241.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4922.1-2001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S].200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22.2-2011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S].2011.

[13] 张 潇,赵明海,刘福生.标准操作规程(SOP)由来、书写要求及其作用[J].实验动物科学,2007,24(5):43-47.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25-2010 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S].2010.

[15] 吕 京,史光华.实验动物福利管理制度比较[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5, 35(6):504-509.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Barrier Environment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Ability of Laboratory Animal Organizations (GB/T27416-2014)”

ZHAOYong1,CHENGuoqiang1,ZHANGLu2,ZHUMinjuan1,CUIShufang2,JIANGWenzheng3

(1. Shanghai Research Centre for Laboratory Animal, Shanghai 201203, China; 2. Center for Laboratory Anim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3.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Since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Ability of Laboratory Animal Organizations (GB/T27416-2014)” was released, the management has been improved for more and more experimental animal facilities in Shanghai city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and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laboratory animal facilities has also been improved. Based on the current related regulation and national standard for laboratory animal, annual inspection of 140 laboratory animal barrier facilities for the year of 2015 was summed up and more than 30% of the barrier facilities units were on-site inspect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 for laboratory animal barrier facilities in Shanghai area was analyzed, the main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ability of laboratory animal organizations (GB/T27416-2014)” for various laboratory animal barrier facilitie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for laboratory animal barrier environment was also discussed.

national standard; laboratory animal barrier environment; laboratory animal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experience

2016-08-21

赵 勇(197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学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兽医公共卫生。

Tel.:021-50339079;E-mail:zhaoyong@slarc.org.cn

Q 95-3

A

1006-7167(2017)04-0248-05

猜你喜欢
技术规范规程屏障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屏障修护TOP10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一道屏障
《苏区研究》技术规范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