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

2017-06-11 02:25汪春燕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情感表现艺术性歌唱

汪春燕

摘 要:歌唱是以人的嗓音为乐器,以科学的发声为情感表现的基础。本文从演唱者的角度以深入理解歌曲的音乐特征、贴切的表情与动作和加强艺术修养等方面阐述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展示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的艺术性。

关键词:歌唱;情感表现;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072-02

一、引言

所谓歌唱艺术,是指由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它并不代表歌唱艺术具体的形态样式,是一个学理层面的宏观概念。歌唱艺术是最贴近大众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艺术形式,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和传递感情的工具。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不但成为大众所喜爱的经典之作,直接参与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成为影响人们追求理想和信念的精神食粮。如何更好的处理和表现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让歌曲艺术服务于人民群众,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唱歌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歌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是歌唱者借助歌唱艺术中的各种元素,通过演唱的方式达到以歌传情,以歌达意的目的。严格的说,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正确的理解歌唱艺术中声、情(词、曲)、字、味、表、养与歌唱者情感表现的关系。

二、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歌唱艺术情感表现的基础

歌唱艺术是以人体的唱歌器官为“乐器”,而发出优美歌声的艺术,歌唱者既是“乐器”又是“乐器”的演奏者,所以唱歌的训练就面临着两项任务:制造“乐器”和演奏“乐器”。正如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所说:歌唱的训练过程,很大部分是“乐器”的制造过程,制造和演奏这个“乐器”可以说是我们唱歌发声的全部内容。

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让广大的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公众的欢迎和喜爱,除了他们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引起了观众内心的共鸣,给予了听众美好的享受和情结的感染。

毫无疑问,没有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也就没有了艺术表现的手段。所以就唱歌者而言,声音的好坏是情传达的一个首要条件,有声才有情,有情则声更美。声音的好坏并不是唯一的条件,情才是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决定性条件,情的真切可以弥补声的某种缺陷,也只有情才最能感动人。当然,声与情并茂的最佳表现形式才是欣赏者听觉审美的标准和要求。

歌唱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音乐形象是文字语言形象的升华,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这就决定了歌唱的语言在声乐中的重要地位。声乐艺术作为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界定了语言音乐化的艺术体现在质的规定性。古今中外的歌唱家在声乐训练中都十分重视歌唱的吐字问题。

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说:“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这就是说要把字融在歌声中,将字变成音乐化的有声字,也就是要做到字正腔圆。语言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信号,字在歌唱中就是传情达意的,因此必须做到“字里傳情”。

三、正确深入的理解歌曲是歌唱艺术中情感表现的关键

情感活动是人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任何情感都是由客观事物来引发的,也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对其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歌唱的情感表现既来自作品的内容描述,内在的结构变化,旋律流动起伏,节奏节拍变化以及和声伴奏。作为歌唱者,把握好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了解词曲的创作背景,领会歌曲创作的主题

任何一首歌曲的创作都离不开词曲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刺激与影响,是词、曲作者情感宣泄的结果,是作者内在的强大的情感动力的体现,是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歌曲创作的主题。深入了解词曲的创作背景,深刻的把握歌曲创作的主题,有利于歌唱艺术的情感表现。

例如,韩静霆词、赵季平曲的歌曲《断桥遗梦》。描写美丽的西子湖畔,许仙和白娘子断桥相会,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这首歌就是以此为创作素材,歌颂世间真、善、美。桥断、水断,真情不断!

演唱时,要饱含深情,并要求具有戏剧性的表现作品能力。一开始要唱得稍自由,似歌剧的宣叙调。“爱你、想你……”此段要唱得幽怨无奈,与前后形成明显的对比。间奏后的“……不断,……不断”几个排比句要唱得层次清晰、强弱分明,情感表达得当。最后一句“地老天荒”要唱得从容坚定,以示爱心不变。

例如,唐跃生词、方石曲的歌曲《放风筝》。作品以风筝寄情,主人公放飞风筝去寻找思念的人,飘飞的风筝寄托了她悠悠的爱恋之情。演唱者如能感受到这种心境,就把握了作品的魂。本曲采用二部曲式写成,前后两部分主要通过调式的对比来实现情绪的转换,调性由D徽调转到D羽调。

歌曲在结构上可视为3个段落,第一段8小节,对花倾诉,因是近距离,故像在“说”,含而不露,其音域控制在d1—d2八度以内。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意不断,并注意语气的变化;接下来4小节是一个连接,推向高潮的准备,情绪渐扬,但扬而不张;第二段8小节,因风筝越飞越高,距离越来越远,故像在“喊”,“喊”而不野,其音域控制在g1—g2以内。这里是歌曲的高潮,气息要控制住,情感要饱满,同时也要注意强弱的对比;第三段8小节加一个结尾句,变化再现第一段音乐素材,音域回到d1—d2八度以内,其意像在“求”,求而不俗。

总之,演唱时把准作品的魂,处理好“说”、“喊”、“求”这三个层次,才可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品的特定内涵,从而给人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分析词曲的创作特点,把握歌曲的表现手法

在声乐艺术的表情机制中,除了“声情”之外,情感表现还必须依据对作品深入细致的把握和理解。既要体验词情,又要把握曲情;既要具有语感,又要富有乐感。因为指意性的语言直接体现着人、事、景、物等种种确切含义和变化,以及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

为此,挖掘词意的内涵便成为行腔抒情表现的首要任务之一,对词意的挖掘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字面的表层意义,同时,还有挖掘它潜在的深层含义。即便是作二度创作,在情感的作用下,使之成为一种外在化的表现。这也是声乐演唱二度创作最为重要的环节。

分析无声的曲谱到有声的演唱,实际上包含着行腔的创作过程。因为,书面的曲谱并不等于实际的音响流动,而曲谱到口头的有声表现,也不是形式上的简单重复,或者是机械的传导工具,而是一种情感体验和有声转化的有机的、能动的反映过程。它不仅体现了行腔的主体性,而且展示了行腔的生动性和风格性。每一位演唱主体对行腔的创造都是不同的。

对曲谱理解的越深,行腔就越准备生动,情感就更加细致入微,即使作品的造型要求更具有性格化和特征化。才能与欣赏者建立起审美关系,实现声乐艺术最终的审美价值。这也是与非表演性艺术有着显著区别的。

分析了歌曲的词情和曲情之后,要将歌曲的情感系统完美的表现出来,还要注重声乐作品的时代、风格和流派,而且在体裁、表现风格、演唱以及表现内容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和规定,所以从整体上把握声乐作品,还必须从时代性、风格性以及内容要求等方面入手,准确地感知声乐作品的特殊存在方式,把握声乐作品内容与形式内涵的质的规定性,它既是二度创作的基本过程,也是其获得表演真实性的基础和前提。

例如,歌曲《西部放歌》,這首歌采用了A+B+A1三段体的结构形式,以中国西部大开发为表现题材,勾勒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携手共建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画面。歌曲旋律优美,曲调高亢、明亮,具有浓郁的陕北民歌风格。把握住以上的特点和风格后,歌唱艺术的表现手法才能有效地体现。

四、形象生动、自然贴切地表情、肢体语言是歌唱艺术中情感表现的延伸

形象生动、自然贴切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是针对演唱者而言的,也就是表情的动作和目的性。

动作和目的来源于词的内容和曲的要求,演唱者必须深入体验和理解词的内容,并作细致的分析,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对演唱者来讲,只有为自己所理解或感受了的情感,才能成为他演唱过程中的情感,才能使欣赏者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完整地表达以情感为主线的词情、曲情、声情。为此,只有加强了表情的动作性,才能达到或实现表情的目的性,使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现更加丰富,更具有感染力。

五、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文化修养是歌唱艺术中情感表现的沃土

歌唱是一种艺术,而且也是一种声乐文化。仅仅学习发声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只有在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任何动人的歌唱,无论是语言、音乐、感情的宣泄和意境的创造,都是演唱者平时生活和艺术积累在内心融化后的产物。有了浓厚的艺术积累,才可能深入领会歌曲的内容和美的价值,从而产生对作品的兴趣和认识,引起感情的激动和表演创造的热情,使演唱中的歌唱艺术得到充分的体现。

六、结语

情感在歌唱中具有重要地位,处理情感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必备的才华艺术。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情感和创作特点后,通过歌唱者个人的再创造,歌唱艺术中的情感才能得以顺利、完美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周静.声乐美学初探[J].中国音乐学,1995(03).

[2]严伟平.声乐艺术的抒情性与再造性[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9).

[3]张培培.浅谈民族声乐演唱情感表现与艺术素养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3(07).

[4]张亮.浅谈心理活动对歌唱表演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0(06).

猜你喜欢
情感表现艺术性歌唱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从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色彩情感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议琵琶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及音色变化
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在声乐艺术中的有效融合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