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的诗性回归

2017-06-11 16:58邵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毛诗注疏诗教

邵静

摘 要: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须吸收中国古典教育的精华。诗教是绵延数千年的重要教育内容,它是成德之教,是养志以至中和之教,也是感通天地而养仁性之教,它让生命终有境界而自成高格。融入诗性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才有可能更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和培养技能的双重责任。

关键词:职业教育;诗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194-02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充分考虑人的社会化的基本要求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它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①。

2005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中国整体国民素质偏低”,“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因此,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劳动者素养的必然诉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中国特色”揭示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文化属性,它是在华夏土壤中孕育的特有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涵。“现代”,是由“过去”层叠而来,吸收借鉴中国古典教育中的精华,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一定是需要回望的,回望历史中的先贤曾经提供了怎样的教育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同时,“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又必须是直面当下的,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教育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只有通古今之变的职业教育,才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似乎技术和技能成了职业教育的代名词,量化和等级是职业教育最醒目的标识, 物化的实用和社会需求是唯一的法则。先进的教学设备、形形色色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率成为是否办好职业教育的衡量标准。

其實,教育最需要关怀的是生命的内在质量和成长,这是教育的根本。因此,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之本;劳动技能,是职业教育之枝,本固而能枝繁叶茂。

考察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就会发现,表象意义上的实用,几乎就是它唯一的取舍标准。连原本可能会有那么一点不实用的人文类课程,也因为摇身变成了实用英语和应用文写作而变得无比敦实厚重,全无一点清透与灵动。技能和知识抽离了生命内在的丰饶,这无异于保存了躯壳而震断了经脉。人之有意有趣,不是因为他油头粉面,而是他有一颗充满意趣的心,那里生意盎然,天人交融,也是这样的生命,才会更有创造力。

因此,要建构“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内外兼修”,除了关注诸多量化指标之外,更要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灵成长和德性修养,而后者才可能真正成为提升劳动者素养的源头活水。

其实,这种活泼的教育从来不曾远离,已经绵延了几千年,它一直默默地伴随在你我身边,只是那呼啸的地铁、林立的高楼、回环的高架以及各种闪烁的屏幕拥塞了生命的血管,以至于无法听到那浅唱低吟,更无从知晓那亘古忧思。那是来自祖先的殷切叮咛, 这样的教育就是古典诗教。

二、诗言志以至中和

诗性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最初样态。“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②据唐孔颖达推断,伏羲之时尚无诗。“上皇之时,举代淳朴,……为善则莫知其善,为恶则莫知其恶,其心既无所感,其志有何可言,故知尔时未有诗咏。”③但是,“用诗规谏,舜时已然。”[许慎《说文解字》云:“志,意也。”因此,诗者,所歌心意也。伏羲时代人们把自己当作天地万物的一份子,与物无殊。人与人之间纯任自然,无不平,故无感。如《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舜之时,诗已用作规谏,规谏源于有感,止于纠偏,至于中和,使内心之情“发而皆中节”。

可见,对于诗作者而言,诗之咏,在于发心意之不平(喜怒哀乐皆为不平),以诗进行纾解,关怀心灵,重视内在生命成长的健康,致达于中和之道。“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④回归诗之咏,或许是一条缓解现代人心灵之困的有效途径,也可以是现代职业教育开始真正关怀每一个受教育者生命灵性的起点。

三、诗以感通天地而养仁之心性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⑤在儒家的教育中,诗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手段,《诗》被列为六艺之一。《论语》中,多处提到孔子对诗教的重视。《论语·季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⑥偶尔的父子相遇,孔子对儿子伯鱼的学习指导就是要求他学《诗》,并且强调了诗对人的作用——“不学诗,无以言”。

在《论语·阳货》中,孔子则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告诉儿子读《诗》的必要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⑦不读《诗》中的周南与召南,居然就如人面墙而立,无路可走。可见《诗》对于人生的指向意义。

那么,诗教的核心在哪里呢?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⑧(《论语·为政》) 古典诗教的核心直指人心,思无邪则志正,志正则意诚,意诚则心正,以此,可以展开修身以至平天下的理想之路。这是古今知识分子修身处世的不二法门,正如《中庸》所言:“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达乎天地。”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的关系在思无邪的引导下各自相宜而和谐,以此,使社会良性有序运行。

诗之教,必教之以道。《周礼·春官》云:“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⑨《毛诗正义》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风、赋、比、兴、雅、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解曰:“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⑩

赋、比、兴是《诗》的构成方式,通过这三种方式,诗与天地得以往复,读者与作者得以神交,古今得以对话。《论语·学而》篇记载了一段孔子与子贡论《诗》的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恰恰说明了《诗》所具有的时空超越性,为我们今天读《诗》,感受诗教提供了依据。

许慎《说文解字》释“教”曰:“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即是一个效仿的过程,在读诗的过程中,在领会铺陈事物、感受天地的同时,更建立起了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天地人彼此映照,息息相通,构成了一个生意盎然的生命世界。生命在这里不再否隔,彼此成为一体,仁其远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12赋比兴,其表为方式与手段,其实为“能近取譬”的思维方式。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3《诗》以其兴观群怨,达成了“仁者爱人”的心性养成,这种心性之养,又通过《诗》的涵咏而代代相传,这就是诗教,就是文化的默化和传承。故《毛诗正义·诗谱序》云,诗有三训:“承也、志也、持也。”14

四、词以境界自成高格

中国的诗教传统肇始于《诗》而绵延于词。五代以至于宋,词的发展蔚为大观,名家辈出,对于词旨之所归,各家也有自己的观点,代表性的有沧浪之“兴趣”说、阮亭之“神韵”说,而王静安之“境界”说,可谓影响最大。他的《人间词话》也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富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15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人间词话》开篇便拈出“境界”为上达“高格”和下达“名句”之要津,直指词之关键。

许慎《说文解字》训“竟”(俗作境),“乐曲尽为竟。”,“界,竟也。”因此,所谓境界,指向终极,在“止于至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为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16此处,标举出了境界的核心内涵,触目皆真,所感皆真,这是有无境界的分水岭。这样的真,既是词人之真,也是读者之真。无论是词人之于所写之景物,还是读者之于词,皆需敞开胸襟,即静安先生所谓“无隔”,方能心意相通,境界呈现。

此一“真”字蕴含的恰是中国传统儒家着力强调的“诚”,有诚而后能真,真是诚的结果。

因此,可以说,境界之真的核心其实是至诚之道。所谓景物与喜怒哀乐的观照,皆以诚为前提,此又回到了人的本心、本性的探源。“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7诚,可以让人穿越欲望之海,抵达心的家园;诚,可以移除物我之间的障隔;诚,可以让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体。诚,可以让智慧的光芒从自身而通达天地,应及万物。天地万物无他,只一“诚”耳,它也是天地人共有的德性。所以,要获得词之真境界,唯有返身至诚,而至诚之道,唯在修身。由此,词之要妙,源于心性,这正是自《诗经》以来的一贯的诗教传统的延承。静安先生在《文学小言》中如是说:“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又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此一语道出了中国古典诗教的真谛。

五、结语

诗性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吟诗颂词,它是成德之教,成人之教,是文质彬彬之教,它于天地人事与个体生命的往复涵养间,返根复本,敞开心扉,重新使自己成为一个重情性,有意味的灵动的生命,就像一颗种子,含华藏精,只要春天来临,便会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目前的职业教育所亟需的正是这种与职业技能相应对的诗性教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诗性智慧,它或许可以使职业教育变得温情而富有灵性。

注释:

①刘春生.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问题[j].教育研究,2006(05):73.

②汉毛亨传.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07.

③汉毛亨传.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05.

④汉毛亨传.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03.

⑤魏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15.

⑥魏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1.

⑦魏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70.

⑧魏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

⑨汉郑玄.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74.

⑩汉毛亨.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

11魏何晏注.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

12魏何晏注.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6.

13魏何晏注.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69.

14汉毛亨传.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06.

15黄霖,周兴陆.人间词话:前言[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01.

16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02.

17漢郑玄注.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91.

参考文献:

[1]汉毛亨传.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汉郑玄注.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汉郑玄.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魏何晏注.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6]刘春生.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问题[j].教育研究,2006(05).

猜你喜欢
毛诗注疏诗教
安大简《诗经》虚词异文考略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清代浦镗《周易注疏正字》“卢本”发覆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论语》注疏之西方传承:从理雅各到森舸斓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