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烷司琼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45例

2017-06-12 03:53袁惠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恶心呕吐托烷司琼疗效观察

袁惠芳

【摘 要】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托烷司琼单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药物干预效果和两组体力状态评分(KPS)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的51.11%,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KPS评分均出现下降,且差异较化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对照组KPS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烷司琼联合中药穴位贴能有效减少患者呕吐,利于病情恢复和进一步治疗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托烷司琼;中药穴位贴;肿瘤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9-0121-02

Abstract:

Keywords:

肿瘤作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部分肿瘤发病具有隐秘性,患者就诊时多已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1]。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但患者易产生不良反应,其中以恶心、呕吐最为常见。而化疗方案中用药种类、给药途径、患者个体化差异都直接决定了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和严重程度[2]。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进一步治疗。笔者结合临床用药经验,采用托烷司琼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缓解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并分析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49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5.07±12.82)岁;卡氏评分70~90分,平均评分(85.33±6.27)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恶性肿瘤,且在我院根据“2012NCCN指南中国版”选择化疗方案。所有患者中肺癌28例,胃癌17例,肠癌19例,淋巴瘤16例,乳腺癌6例,食道癌4例。采用随机分类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02±11.92)岁;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99±12.9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24h内服用过止吐药或化疗前已经呕吐的患者;排除神经性呕吐和精神异常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化疗前0.5h给予托烷司琼(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79;生产单位: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规格5mL∶5mg) 5mg(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增减调整),每天给药1次,静脉滴注给药,以28d为1个疗程,直至该化疗1个疗程结束停药。

研究组在托烷司琼静脉滴注给药的基础上,采用自制中药穴位敷贴给药,该敷贴采用陈皮、砂仁、代赭石、冰片、旋复花等混合后研磨,采用黄酒按比例调制而成,每次采用大约直径为2cm大小的药贴,置于磁疗穴贴内进行敷药。穴位选择:双侧足三里,双侧内关4个穴位。化疗之日起开始,每天给药1次,每次敷药6h,以28d为1个疗程,直至该化疗1个疗程结束。停药后3d对数据进行总结归纳。

1.4 观察指标 根据抗癌药副反应的分度标准[1](WHO标准)对药物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恶心呕吐情况按以下分类。0级(显效),无任何临床表征;I级(有效):患者发生恶心症状,有轻微呕吐(每天不超过2次);II级(轻度有效):患者发生中度呕吐,即3~5次/d;III级(无效):患者每天呕吐次数在5次或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干预恶心呕吐效果比较 研究组有效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 两组KPS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化疗后KP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研究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果

化疗作为目前治疗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临床应用广泛。但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类药物,由于患者在化疗后1~15d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影响其正常饮食、作息、运动行为等日常活动,降低生活质量以及患者自身体质[3]。近年来,随着高剂量、多药物化疗方案的使用,如何应对恶心、呕吐等副反应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之一[4]。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应对化疗导致呕吐的常用药物。该药物主要是抑制5-羟色胺受体的兴奋,阻止呕吐反射的正常进行。并且对受体传递的迷走神经传入后区有直接影响,这种双重作用阻断了呕吐反射过程中神经介质的化学传递,从而对化疗及放疗引起的呕吐有治疗作用[5]。但该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远未达到医生和患者对于抑制呕吐副反应的预期。

穴位贴采用陈皮、砂仁、代赭石、冰片、旋复花等混合后研磨:陈皮理气健脾,砂仁辛能润肾、开胃养气,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旋复花暖胃顺气、祛痰平喘。贴敷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特殊药物来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相结合,产生祛邪扶正和防病治病的功效。我院自制的中药穴位敷贴,是基于中医中对于呕吐“胃失和降,气逆上行”的理论调制而成。选择足三里和内关等穴位,利于气血调理,可促使胃肠有力且规律地蠕动,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患者食欲、帮助消化[2]。该疗法具有方便、成本低、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本研究表明,托烷司琼联合中药穴位贴能有效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现象,对患者的体力情况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利于病情恢复和进一步治疗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梅,郁峰.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呕吐反应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8(16):55-56.

[2]任国华,马玫丽,张卫华,等.中医外治法防治化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4):210-212.

[3]沈梅,沈锋,洪霞,等.半夏止吐方中药穴位敷贴联合托烷司琼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化疗呕吐反应的临床观察[C].//第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332-334.

[4]隋小强,程永涛,赵新昂,等.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治疗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4):82-83.

[5]许荣,刘伟,张春丽,等.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化疗呕吐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6):91.

(收稿日期:2017-03-03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恶心呕吐托烷司琼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阿瑞匹坦预防乳腺癌中致吐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分析
托烷司琼治疗和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