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肉种公鸡交配的活跃性

2017-06-13 01:06陈合强
科学种养 2017年6期
关键词:公母受精率孵化率

陈合强

肉种公鸡通常在45周龄后随日龄增长受精率逐渐下降,受精率的下降可能是交配兴趣、精子质量、交配效率下降(管理原因造成公鸡体质不佳如超重、腿和爪畸形)以及公鸡死淘率过高导致公母比例下降等原因引起的,实际生产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肉种公鸡交配的活跃性,以维持受精率的持续稳定。

一、引起肉种公鸡交配不活跃的原因

1. 产蛋早期(26~28周龄)性活跃公鸡数量不足

①生理性不育。外部发育正常的公鸡受到强烈应激造成暂时或终生不育,如4周龄末体重没有达到755克的目标体重要求,体重发育忽高忽低特别是育成早期和中期,消化道疾病或毒素对体重发育的负面影响,育成后期及混群后遭受较强的热应激等。

②混群时公鸡发育不良或均匀度不佳。公鸡死淘率居高不下,小公鸡出现较多,主要原因有混群前公鸡体重较长时间处于标准体重之下、饲养密度高且料位不足、发生疫病和腿病等。

2. 产蛋中期(40~50周龄)性活跃公鸡数量不足

原因主要有:公鸡超重,交配能力下降;公鸡死淘高,比例下降;体重超重,腿、腳有问题等。

二、提高肉种公鸡交配活跃性的技术措施

1. 现场看到的问题与对策

40周龄后种公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见表1,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取得最佳成绩。

①公鸡超重。公鸡体重超过5.2千克,交配活动就有可能减少。现场可看到体重过重、全毛;胸肌瘦、掉毛或断毛(背部、翅膀);泄殖腔评定3分(0为最好、5为很差);胸肌大、胫骨短,交配成功率低;脚垫评定3分(0为最好、5为很差);冠、眼睛、肉髯苍白,断喙不好,混群时公母分饲不彻底等都会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

②母鸡超重。母鸡超重会影响受精率,特别是在炎热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表现更为突出。现场可看到体重重、胸肌评定3分(0为最好、5为很差),腹脂过多(超过体重的2.5%、发红、不柔软),产蛋率低,羽毛覆盖差,躲避公鸡交配的鸡群,受精率普遍偏低。鸡群羽毛覆盖指数处于2~3较好(0为最好、5为很差),羽毛覆盖差会增加饲料需求和降低孵化率(表2)。

③解决措施。育雏、育成期体重及时达标或超标50克;混群前均匀度≥85%,混群后单栋体重差异≤250克,变异系数(CV)为2%~3%;混群后有较好的公母分饲系统,与混群前使用的喂料设备应一致;产蛋期公鸡料线应自动升降,布料均匀;重视通风、温度、垫料、水线的管理;及时淘汰不能使用的公鸡;管理好1.0%~1.5%的备用公鸡栏,2~4周整批轮换,控制产蛋期体重分化;每周做好公鸡体况的评估(表3),及时分析差异原因并加以改进提高。

2.公鸡替换

通过更新或替换新公鸡来提高产蛋后期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有更新公鸡、内部交换和后备公鸡补充三种方式。早期补充(40周龄前)通常需要更高的公母比例来维持充足数目的公鸡以延长饲养时间。

①更新公鸡。更新公鸡有助于提高受精率,但发生疫病风险较大。加入的新公鸡体重应比母鸡的平均体重重20%~25%,比例至少占到原来公鸡数量的20%且应是25周龄、体重在4千克以上发育良好的公鸡;确保新公鸡在掺入后2~3天有额外的饲料供应(0.5~1千克/100只鸡);记录老公鸡与新公鸡的死淘率,特别留意公鸡饲槽高度并监测新公鸡的体重和体况。在受精率下降之前添加公鸡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饲养周期内通常只需添加1次,间隔8~10周添加2次效果也很好,55周龄后添加公鸡通常不划算。

②内部交换。从40周龄开始,同日龄不同鸡舍之间或同鸡舍不同栏之间进行25%~30%的种公鸡交换,具有刺激种公鸡交配行为的效果,可持续6~8周增加交配活动,孵化率提高1%~1.5%(图1)。40周龄和48周龄进行两次内部交换,可产生更好的效果。

③后备公鸡补充。确保后备栏公鸡的密度、采食与饮水位置、棚架和大群一致,25周龄开始从大群中挑选出体重较轻和体重很重的公鸡再用后备公鸡进行补充,可提高种公鸡交配的活跃性。

3.及早使用公鸡料

公鸡料在开产或24~25周龄开始使用,使用过晚无益处(表4);若开产时使用公鸡料,好处会在30~35周龄时体现,即可以改善受精率和孵化率。试验结果证明,鸡体组成中胸肌少、睾丸重,受精率提高。试验还证实在37周龄使用公鸡料也能得到相似的结果,如荷兰一鸡场在59周龄按每个处理50只公鸡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产蛋晚期的孵化率影响最大,28~35周龄无差别,35~52周龄增加0.6%,53~60周龄增加5.1%,总体增加1.1%。

4. 保持种公母鸡的体重和体型差异合理

性成熟同步和交配成功的因素有母鸡的接受程度、公鸡的主导程度、交配效果即公鸡是否能成功爬上母鸡的背部,尽可能减少公鸡过凶的情况,防止对母鸡造成伤害。公母鸡应达到一定的体重差异,20周龄公母鸡达到最大容纳性目标体重的差异是835~865克;24周龄末公鸡的体重应是母鸡体重的1.26~1.31倍(表5)。性成熟时公鸡体重为3620~3650克,母鸡体重为2950~3065克。为达到最佳受精率,25周龄公鸡体重要比母鸡重22%~25%;在整个生产期公鸡的体重要始终比母鸡重22%~24%。一般来说,如果体重差异超过40%,母鸡对公鸡的容纳性和交配效率就会降低,影响受精率。成年母鸡胫骨长11~11.5厘米,胸骨长18~18.5厘米;成年公鸡胫骨长13~13.5厘米,胸骨长21~22厘米;体重过重(>5.0千克)的公鸡,胸肉过大,平衡能力较差,交配效能低。应避免体重过重的公鸡,培育体型合适的公鸡。

5. 重视日常现场观察

只有通过日常现场观察,才能发现潜在的问题。在公鸡称重时,观察其腿和脚是否有疾病,垫料是否潮湿或有结块的现象,肛门是否开张或紧闭(开张的公鸡是成熟的,肛门小而紧闭的是未成熟的),确保公鸡的活跃性。肛门颜色的差异表明种公鸡交配活跃的程度,交配活跃的种公鸡肛门颜色较红、湿润及周围羽毛有些脱落;反之肛门颜色苍白、小且干及其周围没有羽毛脱落。交配活跃的公鸡还有以下特征:叫声响亮,站姿良好(图2);胫骨上和跗关节周围红斑点较多,腿直挺无弯趾,脚垫干净无损伤(图3、图4);呈现局部掉毛现象,鸡冠、肉髯以及眼睛四周颜色红润而均匀。经常观察公母比例,公母比例太高母鸡不下架。每日下午4时之后母鸡下架的数量多少往往决定受精率的高低,下午4时至关灯饲养人员来回走动观察交配频率,采取在中间过道撒少量石粒或破碎玉米引母鸡下地,有助于提高交配率和受精率,同时还可降低公鸡踩伤母鸡的概率。

三、小结

提高肉种公鸡的活跃性应从基础做起,关键是做好体重控制,4周龄达到目标体重,避免早期过多的蛋白摄入或饲喂过度;遵循标准生长速度,体重决不能停止增长或下降。实践证明,体重控制的与标准越接近生产性能越高。选种时挑选腿部、脚趾良好,背部平直且羽毛覆盖良好的公鸡。公、母鸡适时混群,26周龄后公母分饲系统应100%工作,确保公鸡偷吃不到母鸡料,每周至少3次在喂料时观察公鸡采食,定期淘汰不工作的公鸡,保持公鸡合适的体况、活跃,不让其退化;保持公鸡合理的淘汰率,适时进行公鸡替换,保持公母鸡合适的配比。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肉种公鸡交配的活跃性,以取得较高且持续稳定的受精率。

猜你喜欢
公母受精率孵化率
家蚕春制越年种延期冷藏的孵化率
梨真的分“公母”吗?
种蛋受精率检查的重要性和结果解释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
产蛋周龄对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效果的影响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家蚕着色卵即时浸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