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点认识

2017-06-13 01:10张晓丽
大经贸 2017年4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张晓丽

[摘要]2014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会议上谈到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话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也因此被逐渐提上日程。这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必然结果,也是5000年中华文明向时代发出的呐喊之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内在独立性三个角度就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西方经济学 内在独立性

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蒙克莱田使用。政治在法语中的含义是国家、城堡。取之政治经济学,是为了区别于色诺芬主要把奴隶主家庭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之后如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都沿用了这一概念,马克思巨著《资本论》的副标题即为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可见政治经济学最初还是关于广义的国家经济管理的学说。直到1890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为契机,开始用经济学来取代政治经济学,并有意的促成了以研究资源配置为主旨的经济学和以研究经济制度为主旨的政治经济学的分类。

资本产阶级经济学家之所以回避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掩饰资本主义存在并不可避免的的矛盾,编写好资本雇佣劳动制下的的盛世谎话。从这个角度来看站在劳动阶级立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部分的深刻剖析,将有助于全人类解放。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只要我们把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奉为圭臬,就能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了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一、马克思所处时代和当前中国的所面临的使命不同

恩格斯说,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时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包括三部分,经济思想只是其中一部分,马克思的剩余劳动价值论无情的揭示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并据此得出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的结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以阶级斗争为纲,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所以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只是做了粗线条的勾勒。此外,马克思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来看待分析资本主义的,而当前的中国要研究的是与社会主义并存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所预测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的社会主义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政治经济学的使命由阶级斗争转向在国际竞争中如何更好的建设社会,提高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所面临使命的不同,使得中国不能再将马克思经济学奉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圭臬,中国政治经济学必须进行创新和发展,加入一定中国特色,并力求从中国的特殊性总结出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求助于西方经济学的的时代即将结束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开始翻译引进西方经济学,一方面我们确实学到了许多新颖的理论,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为此支付了高昂的学费,并造成西方经济学排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主流的局面。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是在特定的制度下从宏微观两个层面来研究资源配置的学说,它将关于生产关系的部分自动屏蔽,只停留在经济现象表面。但西方经济学家却通过宣扬经济学的普世价值,将其基于特定制度的经济运行理论鼓吹到了世界层面。这样避而不谈经济制度的学说在中国大地上注定只会昙花一现,因为它无法解释中国过去30年飞快发展的原因,无法给中国当代发展出谋划策,更无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此外西方经济学所谈到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相悖,资本主义制度在有资本主义理论之前早己萌芽发展,不存在倒退回的危险,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先有社会主义理论后又社会主义实践,可以说社会主义是在其理论基础上亦步亦趋发展形成的,目前仍尚未成熟,属于有计划有指导的过程。如果也向西方国家一样任由经济在看不见手的引领下发展,就可能出现社会倒退回去的局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前车之鉴。由此可知,套用西方经济学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时代已经终结,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和发展中国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构建新的的理論体系与话语体系。

三、政治经济学缺乏科学内在独立性

现有的政治经济学一般都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来分别概述。马克思的《资本论》把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研究的逻辑起点,揭示矛盾的同时指出了未来社会的大走向,其对资本主义部分的表述已经相当详尽,所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点在马克思未详尽描述的社会主义部分。目前的教科书多是先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然后依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文件所论述的经济内容依次展开。这使得政治经济学缺乏内在独立性,由预测未来的科学变成了解释过去现象的纯理论,存在向政策宣传或政策解释靠拢的危险。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应该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并为其他经济学科提供理论指导。意识到这一问题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怎样为政治经济学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反复思考的一大问题。

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已经到了无法再妄从马克思那里获取全部理论的时候,而鉴于中国经济国情的复杂性,西方经济学更无法担起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指路灯这一重任,加之为了更好的确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已经是迫在眉睫。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和发展,对西方经济学批判着吸收,这是时代和历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双重呼声。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浅议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