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療標準:診療標準化、國際化之下,中西並肩作戰

2017-06-14 18:10
澳门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分類治療國際

可防可治,遠離恐懼

談起癌症,民眾都會直接把他歸類為現代疾病,當然現代的生活方式、節奏、習慣等都增加了癌症的患病機率,但不能因此直接簡單認為是現代病,一方面古代其實就已經客觀存在類似癌症的相關病例,只是沒有大規模呈現或者爆發,另一方面,很多生活行為在古今都存在,譬如吸煙,現代人與古人中都存在不少“煙民”,因此不能斷定肺癌的發生與現代吸煙行為有必然的關聯,也不能認定古人就不存在“肺癌”的現象,但有一點古今或許都一樣:吸煙是重要的肺癌治病因素。

現代生活方式中某些因素與腫瘤的發生存在明顯的關係,諸如抽煙與肺癌的發生,酗酒與肝癌的發生,因此當預防腫瘤疾病成為民眾日常關心的話題時,必然要改變現有的不健康、不規律的生活方式。比如,通過控制煙酒的攝入量來預防或者減少肺癌肝癌的發生,通過控制食物品質減少或者防止黃麯黴素的攝入來減低腫瘤的高危因數,通過規律的作息及高質量的睡眠來保障身體的正常新陳代謝與免疫力,都將可以對癌癥的預防產生積極地影響。

同時在觀念上,我們不應該將癌症視為絕症,癌症腫瘤不是不可治的,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各種診療模式的積極探索,癌症可以做到“可防、可治、可控”的狀態,病患對癌症的巨大恐懼,會影響自身機體的免疫力,進而在治療過程中造成不可逆的心理負擔與消極傷害。在我國亦或者歐美各國,癌症的早發現,通過西醫手術等治療方法進行診治,其效果是顯著的;而對於中後期癌症類型,目前一般採用西醫放化療和靶向藥物治療,這種診療方法可能出現兩種狀況,第一對於癌細胞處理的效果還行,但是存在明顯且大量的毒副作用,第二種可能就是效果不行,直接導致病患病情改善不大甚至惡化,此時,就無法單純依靠西醫的診療技術與手段解決癌症難題了,中醫從整體出發,利用複方中藥、針灸等多種療法,對於減少西醫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以及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提出的是,中醫心理學對於病患心理承受力與心靈免疫力增強的幫助作用,以及傳統中醫中太極、氣功、五禽戲、八段錦等運動模式對於患癌病人以及治療中、治療後的病人恢復階段的重要幫助作用。

因此未來的醫療,不僅僅是目前在技術層面的基因測試、找到針對現有治療方法的最佳適應症,更是中西醫診療體系與理念大結合的時代,無論是坊間還是學界,似乎都有另一種討論中西醫誰為本,誰為用的主次問題,其實從診療的角度,應該是針對患者而言,對於該病患如何診療合適,那就採用何種方法,中西醫的主次並不重要,無論是中醫針對患者“望聞問切”的辨證論治,還是西醫影像醫學、基因定序等個體化診療方式,最終都要結合癌症病人的病情發展階段、個人體質、飲食環境等多重因素,才能決定採用何種模式,主要採用何種方式?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沒有必要人為的將中西醫劃分界限,而是從腫瘤治療與患者的角度出發,探尋一切對患者個體化抗癌的最有效途徑。

標準化探究下的新思維

當中醫的癌症治療療效在逐步被認可,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模式在逐漸探索時,就應該要面對中醫藥標準化與國際化的命題。廣義上,對於醫學,只有兩類問題,第一種是分類問題,比如對病人狀況的分類,中西醫在對病人狀況的分類方法和模式上是不相同的;第二種就是幹預問題,也就是怎麼治療的問題。干預的根據來源於對病人狀況的分類。從分類而言,無論是中西醫都需要一個“標準化”,無論是疾病的診斷分類標準,還是一種西醫疾病診斷標準基礎上的一種中醫證候分類的標準,還是中醫證候分類標準基礎上的西醫疾病診斷標準。隨著中西醫結合研究的深入,我們可能通過整合西醫疾病診斷分類和中醫證候分類建立病證結合分類標準。

而這個“標準化”不僅僅是對於純中醫從業醫護人員而言的,當他們非常接受也按照中醫的思維去進行辨證論證診療活動時,也需要把很多的中醫診療狀況用標準化的語言表述出來,甚至用國際化的方式整理出來,因為中醫不僅局限在中國,全球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中醫診所,他們同樣有標準化診療的需求。目前我國正在加快制定多項中醫病證分類標準和建立完善《中醫臨床實踐指南》,不僅給予年輕醫生在診療上的理論與借鑒支持,更是針對全球範圍內的中醫推廣做出巨大的貢獻。另一方面,中西醫之間需要交流,中醫的特色化詞語與診療方式也必須用國際化的語言和方式演繹後才能搭建出溝通、學習、交流、互補的模式,在充分的數據支持、證據支持、專家共識的的基礎上,通過標準化程式和原則建立相應的標準,讓中醫能夠更好地與世界各國的西醫對話,豐富醫學的內涵和診療模式,對於人類、病患與醫學發展而言都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

當然隨著近些年世界科技界對中醫藥的重視,加之內地這幾年中醫藥的蓬勃成長的機遇,使得內地與香港中醫藥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香港這座國際化都市也成為了中醫走向世界的重要視窗和橋樑,在中醫藥國際化領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國際城市的香港,有著廣闊的國際化視野,管理資訊系統與國際交流平臺,而且港人因為歷史文化傳統的沿襲、保留與傳承,使得香港民眾更容易理解中醫的傳統理論,更容易接受中醫藥的診療方式。香港可以在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中醫文化的基礎上,借助國際化平臺將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原汁原味的中醫學推向國際化,在與內地資源、豐厚文化底蘊對接互動中,香港可以發揮的空間將更加巨大。另外,香港本身的抗癌研究與診療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未來不僅僅在醫療技術提升上,在中西醫結合解決癌症難題,提升整體醫學診療水準上,香港都可以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同時,應對中醫藥在癌症、重大疾病上的診療標準化與國際化的需求,就必須加大對中醫藥標準化等工作的資源投入,根據國內外需求和中醫藥標準體系框架,進一步開展中醫藥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針對中醫藥標準制定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加以研究,注重標準的推廣運用和評價回饋,不斷提高中醫藥標準研究制定的品質和水準;加大力度培養中醫藥標準化人才隊伍,加強中醫藥標準化的宣傳普及,對中醫藥從業人員進行標准化的專門培訓;跟蹤國際中醫藥標準化發展動態,研討中醫藥國際標準新提案,組織專家參與國際標准化活動等。

只有面向國際,中醫藥對於癌症診療的理念、方法才能廣為人知,才能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為人類醫學、癌症病患帶來真正的福音。

猜你喜欢
分類治療國際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examination skills
附録1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8與會學者名録
附録2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8會議日程
跟踪导练(五)(4)
A Review: The Analysis of Retained Object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Based on Case Theory
说说分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