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新华书店人的故事

2017-06-14 23:50易成章
出版人 2017年6期
关键词:吉安衡阳市新华书店

易成章

祖孙三代人,都是新华书店的员工。见证书店历史进程的同时,他们也传承了新华精神。

从1937年到2017年,新华书店已经走过了80年峥嵘岁月,成为好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对于1949年成立的湖南省新华书店来说,则已栉风沐雨68年。一个祖孙三代都任职于湖南省衡阳市新华书店的家庭见证了这68年的历史变迁,在这68年的光阴里,他们见证了新华书店的繁荣和发展,也传承了新华人的使命和担当。

83岁的任吉安是衡阳市新华书店最早的员工之一。他经历了第一代新华人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后,女儿任琳传承了父亲的事业。几乎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这是衡阳新华人打破体制束缚的一代。如今,外孙女周怡然成为最新一代新华人,属于她们的精彩和挑战才刚刚开始。

第一代新华人:

创业,拉着板车送书上门

第一眼见到于2016年6月1日重装开业后的衡阳图书城的时候,任吉安的内心有些震撼。对比当年,原来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新华书店,“可以这样漂亮和高档”。他的内心也有些复杂,因为之前的书店承载了自己一辈子的回忆。

那是1953年3月,任吉安由省店调到衡阳工作。

彼时,衡阳市新华书店建立还不到四年时间,蜷缩在中山北路五号一栋小楼里。

任吉安记得,一切条件都很艰苦。办公楼三层加起来还不到500平方米。一楼被用来作为门市部,二、三楼需要供36个人办公、仓库和宿舍所用。“但是我们都很满足,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好。”

彼时,新华书店的主要任务是售卖发行政治读物,以及中央会议精神、法律法规单行册。其他书籍种类并不丰富,大致包括通俗读物、连环画、年画、领袖画像等。

在新华书店独挑书籍流通大梁的那个年代,任吉安和同事们的责任颇重。“有些政策读物的发行上面是有册数要求的,有时必须马上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工矿、部队、医院等等。”

由此,衡阳市新华书店形成了独特的工作方式,随之口号:“为人民服务,送书上门”。除了每天轮流留在门店值班的,任吉安和同事们组成了“送书上门流动服务队”。

流动服务事实上分为两类:一种是送书到对口分片单位,另一种是流动摆摊。

到对口分片单位送书,任吉安一般是单独行动。“用自行车载,书用绳索和纸包扎好,好几十斤,就像邮递员一家一家上门”。这也是他重要的工作日常,一个月往往有10多天外出送书。

流动摆摊这一类行动没有送书到单位频繁,但是时间也相对固定。去向是一些国家单位分布比较集中、人气比较旺的地方,部队驻扎地也是重点。最远的,任吉安和同事们曾到如今衡南县向阳桥镇、珠晖区茶山坳、蒸湘区呆鹰岭等地摆摊。“经常是清早出门,晚上七八点才回来”。

“这个我们有经验。”任吉安至今想起还会有些狡黠地笑,“衡阳周边一些主要单位发工资的日子我们都知道。一发工资我们就去摆摊!”

因为书籍多,摆摊需要2~3个人组队。“这个不能用自行车,都是用板车拖。”任吉安比划着描述:“满满一车,一个人在前面拉,另一个人在后面推”。

“像送书上门这些事,大家不仅不会埋怨推卸,反而是不分男女都争着去。”任吉安强调,“这是光荣的政治任务,我们的荣誉感相当强。”

除此之外,衡阳市新华书店还专门设有农村发行股,工作人员定期把种养类书籍送到各乡镇供销社托卖。事实上,这也是书店与供销社的合作方式。在仅以一个门店艰难起步后,全衡阳市一度做到“有供销社的地方就有新华书店”。

第二代新华人:

改革,创“连续13年全省销量第一”

任琳的入职,充满了仪式和传承感。

1985年底,20岁的她通过招考方式成为衡阳市新华书店的合同工。

任琳至今记得正式上班的前一天晚上,父亲任吉安、母亲凡林郑重地把她叫到房间叮嘱:“我们虽然只是卖书的,但可不光是做生意,我们身上的政治责任和任务很光荣,工作一定要认真上心。”此外,任琳还被特别要求,不能“手脚不干净,在经济上犯错误”。

第二天,父母带着任琳一个一个办公室拜访,每个办公室都放下一包糖果,拜托同事们以后多多关照。新华前辈们对她这样的新人在传帮带上从不含糊,教授业务技能时,毫无保留,严格要求。

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渐入佳境。改革开放的巨大影响折射到衡阳市新华书店,书籍种类空前地丰富起来。

任琳回忆,“和以前相比,简直是一种百花齐放的形势。四大名著、港澳台地区的武侠言情小说、外国名著等都出现在书店。”

在这个恢复高考、日新月异的变更时代,人们对各类知识的追求如饥似渴,新华书店几乎是唯一的“水源”。各類书籍紧俏,在被抢购的书籍中,《数理化自学丛书》给任琳的印象最深,“凌晨三、四点就有很多人在门口排队,一个门店每天可以卖出100多册”。

任琳和同事们每天也因此格外忙碌。“以前一个营业员可以照顾一整条长柜台,后来就是五、六个营业员都还应付不过来。”

面对全新形势,衡阳市新华书店也酝酿着自己的改革。书店口号从“为人民服务,送书上门”替换成了“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

1986年,衡阳市新华书店原来全封闭式的柜台,改为半开放式,读者可以相对自由选书。

1988年11月,衡阳市新华书店试点经营承包制。任琳说,这种市场化的探索,在当时是十足的新鲜事物,“至少衡阳的改革在湖南省新华书店系统是最早的,也是主动的”。

同年10月底,改革在全市新华书店系统推行。“集中管理、分级核算、下放权力、全面承包”的管理运营模式取代以前的“大锅饭”。

任琳进入市店业务科。她明显感觉到同事们似乎从骨子里发生变化,“包括我自己在内,心里有压力也有盼头,干劲特别足”。

根据公司的大事年记记录,改革后的第一年,衡阳全市新华书店完成销售额为年计划的131.25%,同比增长17.7%,利润为前一年的147%。在此后的13年时间里,衡阳市新华书店因率先和主动改革而受益良多,每年销售都是超额完成任务,销量和利润等指标连续位居全省第一。

面向市场,却又不完全迎合市场;追求利润,却绝不唯利是图。任琳认为,即便是逐渐受到私营书店的冲击,新华书店依然有自己的坚守,“比如,我们的书籍必然是正版、精品,而且政策性圖书发行主阵地一直都在”。

第三代新华人:

转型,从书店到文化综合体

2016年6月,衡阳人的微信朋友圈一度被新开业的衡阳图书城刷屏。精致、时尚,却又文化氛围浓郁——这样的图书卖场,大家留言表示足够“高大上”,瞬间被“吸粉”。其文化地标地位从正式面世那一天就已经确立。

接棒已经离退休的外公与母亲,周怡然赶上了衡阳市新华书店最新的时代。

曾经外公和母亲都干过的营业员岗位,在生于1989年的周怡然这里又有了不同的体验。“就拿服务来说,仅仅是笑脸相迎,言语礼貌,这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他们有更多期待。”

周怡然在衡阳图书城的同事们九成以上是80后,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图书的管理和销售都已经电子化、信息化,年轻和有学历的营业员容易跟得上节奏。”

这是新华书店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私营书店遍地开花,智能终端逐渐普及,网购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物首选方式……每一项都带给新华书店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顺应时代而转型是必然之路。

通过近几年的升级改造,现在的衡阳图书城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卖场,而是集丰富图书品种、高端硬件环境、多元文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休闲中心。线下,衡阳图书城拥有品种丰富完善的图书,也有充足的阅读空间,还有各种各样、不同主题的读书会。线上,衡阳新华有QQ、微信各种宣传手段,于2016年底上线“阅达·智慧书城”App可随时提供在线购书、同城配送服务,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全面覆盖各县市区域。

升级改造后的收效明显。衡阳图书城开业至今,单日最高接待读者达6000人次,最高日销售达到10万元以上,2016年全年实现销售上千万。特别是节假日,图书城人流如织,再现已多年不见的排队交钱买书盛况。

如今,第三代新华人周怡然要做的,可以做的,已经远远不止卖书那么简单。

衡阳新华祖孙三代人的故事折射出衡阳新华这68年的发展历程,更是湖南新华、全国新华发展的一个缩影。

正如湖南省新华书店董事长黄楚芳所说:湖南省新华书店是党的号召力、实践力,是整个社会责任、文化责任的承担者,是全民阅读的推广者,是教育事业的服务者以及湖湘文化的推广者。继承这么多年来形成的新华精神,湖南新华将市县区新华书店的内容、场地以及服务改造升级后,向乡镇以及校园扩展,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将文化触角延至更深。

坚守着自始至终的使命,新华书店正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猜你喜欢
吉安衡阳市新华书店
从宠物看新华书店之变
金吉安监理公司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衡阳市德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衡阳市德丰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跳高比赛中的意外
为荣誉而战
衡阳市启动“双百工程”
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