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紧“发条” 同频共振

2017-06-15 15:24
当代贵州 2017年15期
关键词:石阡县发条村干部

上紧“发条” 同频共振

文 陈绍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叶飞

近五年来,石阡县党建工作持续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战略定位,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呈现出亮点纷呈、成效逐年提升的喜人态势。

驻村干部当好人民公仆

“组织安排我驻村,是对我的信任和锻炼,更是我责无旁贷的使命。我绝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石阡县驻村干部易秉荣在2013年考评会上承诺。

自2012年以来,石阡县在考核评价驻村干部的过程中增加基层群众、党员的打分权重,让基层群众、党员的评价对驻村干部的考核结果起主要作用。三评,即群众评、党员评、组织评。三考,即平时考察、半年考评、年终考核。三挂钩,即驻村干部工作成效与个人提拔使用、年度考核和派出单位绩效目标考核挂钩。

石阡县对县乡两级驻村干部实行半年测评考核与年终实绩考核相结合,半年测评考核占40%,年终实绩考核占60%,综合得分为年度考核结果。为驻村干部上紧“发条”,促使他们变压力为动力,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

随着县级以上选派的第一书记快速下到173个贫困村,石阡县认真总结并全面推行以选准好路子、住进好房子、养育好孩子、过上好日子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书记服务群众“四子”工作法。

石阡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敖华介绍,在全县推行第一书记服务群众“四子”工作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谋有思路、抓有办法、干有方向,促进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实,加快精准脱贫、同步小康建设进程。

党领导下的干部队伍,除了党员干部外,还有若干非党或其他民主党派干部职工在各行各业履行着党赋予的为民服务职责,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基层群众心中同样代表或体现着党的形象,影响着基层群众对党的评价。

因此,党外干部同样需要接受思想的洗礼,补精神之“钙”。在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石阡县引导6428名党外干部积极参与进来,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党外干部们认真撰写思想交流材料、参加党外干部思想交流会,受到触及灵魂的洗礼,真正与12775名党员干部达成共识,凝聚了发展正能量。

探索基层从严治党机制

如何解决工作的执行与落地、管理的科学与效率、干部的担当与动力三大问题?

石阡县认真探索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实践总结并全面推行以一包到底、一抓到底、责任到底为主要内容的“三个到底”机制,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

一包到底。健全县级领导干部包乡镇到村(社区)、乡镇科级领导干部包村(社区)到组、县直部门科级领导干部包组到户、乡镇和县直部门干部职工及村干部包户到人工作机制,打通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抓到底。建立县级领导干部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抓科级包村领导干部、乡镇包村领导干部抓各级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县直部门包组科级领导干部协助乡镇包村领导抓村级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管理机制。

责任到底。落实县、乡镇、村(社区)三级领导干部对各项工作完成的快慢、多少、好坏等承担起各自责任的奖惩机制,把综合指标完成情况、实际成效作为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条件,避免石阡县相当部分党建扶贫部门对帮扶工作不同程度存在“提米送油”“给点钱物和项目”的肤浅认识,走过场、玩虚招现象。

自2016年以来,石阡县在党建帮扶部门中有的放矢实施以“培植好主导产业,组建好专业合作社,链接好龙头企业,发挥好乡贤会作用,兑现好惠农政策,打造好绿色庭院,实施好基础设施项目,创办好乡村幼儿园,培育好集体经济,选配好村支两委,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十好”行动,扶到173个贫困村和18939户贫困户“心坎”上,筑牢了基层基础。

精准扶贫助力群众脱贫

2016年10月,铜仁市融资200亿元脱贫攻坚基金,集中力量啃下贫困村脱贫攻坚“硬骨头”。其中,石阡县获得脱贫攻坚基金17.5359亿元。

石阡县改进帮扶方式,变干部包户到人为县乡村三级联合组建工作队常驻贫困村、队员包干所有贫困户脱贫,做到贫困村不出列不收队、贫困户不脱贫不收兵。目前,302支驻村工作队、近2000名驻村工作队员已吃住在村,迅速打响了定点包干脱贫攻坚战。

同时,石阡县对驻村工作队发展集体经济提出明确要求:到2017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四个100%”目标。100%的村组建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0%的贫困户链接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0%的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100%的贫困户有稳定的脱贫致富门路。

石阡县委副书记、县长田运栋提出,由县乡村三级联合组成的定点包干脱贫驻村工作队,要围绕落实好脱贫攻坚因户施策项目基金和村级集体经济“四个100%”两大工作重点,采取“短期脱贫与长效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大力组织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2017年初,由石阡县组织部牵头抓总,捆绑整合和集中使用党校、职校、人社局、扶贫办、农牧科技局的培训资源资金,成立石阡县精准脱贫培训学校,围绕全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普遍需求、基层干部能力短板,精准开展党性教育、技能培训、业务提升等不同类型的县级专题培训。

目前,石阡县已举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第一期培训,开设了烹饪、汽车驾驶、酒店服务三个班。该县统战部、工商联牵线搭桥,动员组织实力雄厚的非公企业为培训合格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全县19个乡镇(街道)成立精准脱贫培训分校,分门别类提供“菜单式”培训,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中18至50周岁的劳动力都能有脱贫门路。

“整合党校、职校等教学培训资源成立精准脱贫培训学校,在全省开创了教育扶贫、产业和就业扶贫新课题,通过对贫困群众、定点包干干部、村支两委负责人等分期分批培训,逐步实现全覆盖,必将为全县同步小康进程提供不竭动力。”铜仁市委常委、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说。

(责任编辑/顾海凇)

石阡县在党建帮扶部门实施以培植好主导产业,组建好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十好”行动,帮扶173173个贫困村和18939户贫困户脱贫。图为石阡县大沙坝村反季节蔬菜科技大棚。(石阡县委宣传部供图)

猜你喜欢
石阡县发条村干部
手表发条相关参数的计算
你好,机器人
发条地球
不让干部挂“空挡”——一名村干部的成长档案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紧张
驻村干部“唱主角”,村干部“跑龙套” 警惕脱贫攻坚主角错位
陕西脱贫攻坚形成大格局
——驻村干部已有3.71万人
太子参白绢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