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

2017-06-15 16:11宋庭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8期
关键词:北部湾港口广西

宋庭平

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

宋庭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港口经济呈现出多级发展的趋势,深化推动新的港口物流改革。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地方发展与对外开放策略,随之带动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持点。推动沿海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不仅利于优化沿海经济的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进步与达到发展目标,更可以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本文以广西区域物流体系为例,针对国内港口物流行业现状展开分析,结合广西港口的实际发展案例,重点分析城市经济建设与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的关系。

物流和港口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发展,相互辅助的关系。港口的运营与物流有着紧密的联系,物流能够影响到港口运营的情况。港口作为运输外贸货物的融汇点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许多沿海港口以及较大的内河港口都加以开发用以处理、运输货物。事实上港口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是物流链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恰当的运用好港口能够带来相当客观的收益,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如何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系统提高港口服务的便捷性、快速性以及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港口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效率能够促进港口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延伸腹地,扩展港口的多样性功能。港口物流在国民经济、地区贸易经济方面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就业现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港口所在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贸易以及工业得到发展并优化了产业结构。

当前国内港口物流情况简介

据我国媒体报告,2016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总量正在稳步增长。随着《中国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出台,从更高层面上推进了港口管理,为港口法制建立了新台阶促进港口有效发展经济市场化。我国将近有180个左右的对外开放港口,目前我国已经和80多个国家签订海运协议,有将近上百家境外航运公司获得在中国港口开辟航线班轮的批准。这说明自改革开放来,我国的港口建设和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成为支柱国民经济不容小觑的业务。虽然港口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但是其低国际化、低市场化和现代化的问题尚需要解决。具体可以参照国家统计局2016年国内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表(表1)。

表1 2016年我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表

广西港口物流现状和发展前景

广西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广西的物流行业尚处在成长阶段,总体上物流规模不大,有效需求仍旧不足,企业在物流竞争方面能力较弱,大多数物流模式以传统服务为主,企业在物流工作的开展方面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上物流系统的建设和现代物流服务需求存在差距。发展协调机制尚待完善及转型,政府在对物流发展的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待研究,物流的区域辐射能力较弱,和国际先进的物流中心仍旧有着不及之处。现如今,国内的物流行业已经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定位南宁为西南地区的物流中心以及全国水平的物流节点城市,其出海物流通道被评为十大物流通道体系之内。而国务院颁布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则是明确了广西物流的战略地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西综合物流体系逐渐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物流交通体系。在公里层面,形成了“6横7纵8支线”的交通运输网络,高速公路网络总里程达8000公里;铁路层面,形成以南宁市为核心,衔接华中、西南、华南、东盟的现代铁路系统;水路层面,则是以北部湾海港群为代表;在航空层面,则已经建成了7座民航机场,同时还有3座机场正在修建当中。

发展前景。我国的广西地区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逐步加大开发珠江—西江以及北部湾两个经济发展区域,重点建设国际化大通道,力争构建中南与西南地区的开发全新的战略支点,由此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积极推行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牢牢把握三区统筹格局下的发展机遇,提高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努力促进港铁物流发展,实现将物流成本降至最低的目标,加快物流业关键工程的发展,积极发展与壮大物流企业等,由此将广西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物流中心,推进两个建成重要目标的顺利实现。

以广西北部湾海域港口为例看物流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广西北部湾海域港口的基本情况。我国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以及海南的西面,越南东北面统称北部湾海域,广西在北部湾海域拥有将近1600公里的海岸线,而其中北海、防城、钦州三大港口位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在目前港口的总吞吐能力已经高达7000万吨以上,其中万吨级的船舶位达到30个。在防城港,现有船舶位31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的有17个,年通过专用集装箱泊位高达30万以上,年实际通过能力高达3500万吨,拥有全国唯一的现代化硫磷专用泊位,接卸硫磺的能力位于全国第一,成为国内12个沿海的枢纽港口之一。而钦州港以及北海港同样被列为国家级重要港口,协同形成三大港口为核心的环北部湾港口群。

发展优势。拥有“前港后厂”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发展物流。钦州、北海以及防城三大港口均有着特别的区位优势,显著的表现为“前港后厂”的形式,成为港口物流发展的有力支持。目前三大港口均已经完成临海大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各类型的临海工业相邻落地,形成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集散地,成为区域的国际物流中心。

钦州港,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深水港口,其深水海岸线达60公里,能够建立200个左右的30吨级以下的船舶位,构建成为上亿吨级的吞吐港口。目前已经有大约120家企业陆续落户。基本形成在大港口基础上的沥青加工、有色金属、生物制药、磷化工、粮油加工、能源石化产业群,是大西南地区以及北部湾的重要工业基地。

防城港是广西第一大港,是我国和东盟开展经济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建设服务东南亚以及国内西南地区的现代区域性物流中心,港口的临海工业园区中,中油能源、防城港电厂、大海粮油等大批项目陆续落户,是该港口实现“港工互动,以工促港,以港引工”的有效保障,港口的发展走入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形成以化工、电力、钢铁、粮油加工为支柱产业的港口工业群。

北海港是一个以出口加工区危重点的港口,其发展依托于国外项目引进以及国内货物出口,是国内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在正式开展运行阶段进出口额便超过千万美元的出口加工区,也是目前国内发展最快的出口加工区之一。

总体上来说,北部湾海域港口是我国的重要港口之一,它不仅拥有天然的区域地位,更具有辐射与吸引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在促进广西港物流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广西目前已经拥有现代物流中心构建的各项条件,通过港口的建设,在推进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以及经济长远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港口的建设可满足物流商对业务平台的需要,从而形成综合性的物流系统。

应重视加大对港口周边多元化的投资力度,优化整合港口的众多资源,将现代企业制度融入港口管理中,强化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借助于科学技术力量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加快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进程,建设高素质的港口专业人才队伍,除此之外,应顺应国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局势,发挥出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围绕着中心城市,加强产业间的关系,伴随着东南亚与中日韩的各个贸易区的快速发展,港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的同时,也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港口当下的重点任务是突出自身的发展特色,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为此,枢纽港应基于传统业务,积极开拓物流新领域,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技术与实力优势,朝着物流中心方向发展,同时,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客观的做好自我定位与自我评估,结合业务范围协同港口联营,明确物流服务的重要切入点。

(作者单位:广西交投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北部湾港口广西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广西广西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广西尼的呀
北部湾的风
惠东港口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