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按银子的价格卖掉金子”

2017-06-15 03:42于雪晶
商业文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防伪产品评价

于雪晶

2016年12月3日,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一条《名特优商品评价标准正式实施》的消息通过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網、中国网等国家权威媒体向全国发布,在社会上特别是广大生产企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标志着,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和中商企名优特(北京)认证中心联合打造的“全国名特优商品认定与防伪追溯工程”暨“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工作正式启动。半年来,“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工作得到全国广大生产企业的积极响应和热切关注,一大批名特优商品在认证中脱颖而出。

“实施‘全国名特优商品认定与防伪追溯工程,开展‘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工作,旨在集合中国名特优商品的集体优势,建立中国名特优商品认定防伪追溯管理平台,提升名特优商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绝不能按银子的价格卖掉金子,要让名特优商品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商企名优特(北京)认证中心主任陈逸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一项利国利民利企的事业

记者:实施“全国名特优商品认定与防伪追溯工程”,开展“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企的事业。请您介绍一下实施此项工程的初衷和目的。

陈逸: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产品质量,往往被视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国家产品的信誉,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民族尊严。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并大放异彩,除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外,起初引起世界直接关注的,还是来自中国的产品。中国器物之精美曾经冠绝一时,并长时间地引起世界惊叹和对中国商业文明的尊崇。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名特优商品的加工、贸易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竞争加剧,同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市场背景下,名特优产品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由于国内市场饱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局限和制约,严重约束了名特优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尤其是纵观世界品牌榜,中国品牌寥寥无几,中国名特优商品在国际上已经失去了崇高地位,加工制造类产品的中国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顾客忠诚度更是被远远的落在后面,这和制造大国的地位绝不相称。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在眼前利益驱动下,一些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产品过度开发、恶性竞争,大量平庸的产品蜂拥而出,甚至以次充好、假冒伪劣,致使众多的名特优商品淹没其中,商家无可奈何、怨声载道,消费者更是云里雾里、真假难辨。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品牌价值不高,同等品质的同类产品,我们的售价连别人的2/3都不到,是典型的“按银子的价格卖掉了金子”。

为了“去伪存真,扬优除劣”,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国名特优商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空间,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和中商企名优特(北京)认证中心决定联合开展“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工作,旨在集合中国名特优商品的集体优势,建立中国名特优商品认定防伪追溯管理平台,提升“名特优商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引领和指导企业走名特优发展之路,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企业软实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助力“品牌强国”战略

记者: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机构和《名特优商品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陈逸:中商企名优特(北京)认证中心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册的集体所有制法人机构,是从事评审、评价、认定、认证业务的专业机构;中国贸促会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务院直属机构,下属的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贸促会所属的商业行业贸促机构。

《名特优商品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编号:T/CCPITCSC001?-2016)由中商企名优特(北京)认证中心发起,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归口管理,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蒙牛乳业集团等全国十余家名特优龙头企业共同参与起草制定,于2016年12月正式发布实施。标准的实施不仅为规范名特优商品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和保障,也顺应了我国政府当前倡导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要求,对地方特产商品开拓国内市场、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品牌优势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

《名特优商品评价规范》标准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领域的空白,为鉴别真假名特优商品提供了严格的标准和依据。标准的起草和研发,得到了来自商务部、农业部、科技部、中国贸促会、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针对性和权威性。标准的实施,对于落实国家“品牌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引导企业树立“品牌强国”意识,打造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的名牌产品,推动中国产品走向广阔的国际市场,走品牌强企、强国之路。

客观科学的评价认定体系

记者:“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的依据是什么?它的范围及相关规则有哪些?

陈逸:“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的依据是,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严格执行《名特优商品评价规范》标准,通过实行标准化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提升。

“中国·名特优商品”认定遵循“一地一类一品”与“一物一码”的原则,同一属地、同一类别,择优评定一家,通过评定的产品将获得“中国·名特优商品”称号,获准使用“一物一码”防伪追溯标识。依据标准进行“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时,采用综合权重评分法,满分为1000分,800分以上则可以评定为“中国·名特优商品”。

《名特优商品评价规范》标准对名特优商品评价指标和分值做了具体规定:一级指标包括地域评价、文化评价、质量评价和市场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项下设置地理特征、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历史文化、创新文化、工艺水平、质量保护、商品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等9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项下又设置了原材料、原产地、数量要求、质量要求、经济环境、社会评价、文化特征、商品形象、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艺特色、工艺质量、保护形式、保护措施、宣传推广、市场表现、商品地位、顾客评价、认证情况、信用情况、奖励情况等21个三级指标。严格有序的审评流程,确保了评价认定工作的统一规范、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国家标准,全国唯一

记者:作为一名业界专家,您认为“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有哪些特殊性?

陈逸:“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具有两个特殊性。一个是唯一性,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规范》团体标准(T/CCPITCSC001-2016)已经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一部国家级评价标准,是继著名品牌、驰名商标之后为产品加冕荣誉光环的认证。经过认证的产品统称为“中国·名特优商品”,这个称号是全国唯一的;第二个是权威性,“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结果国家认可、全国通用。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也显示了认定的权威性,新华社的报道,点击量就近百万次,突出说明了全社会对名特优商品认定工作的强烈反应和重视,其他如人民网、中国网、腾讯、搜狐等120多家相关媒体进行了报道和转载,新闻效应全覆盖,建立起了强大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名特优商品评价规范》标准的研制和实施,得到了六位副部级老领导及大批专家的关心和支持,并同意成为专家委员。强大的专家队伍,也显示了“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证体系的权威性。

品牌保护,让“李鬼”无处安身

记者:“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工作将给生产企业带来哪些利好?

陈逸:中国名特优商品认定与防伪追溯平台应用现代物联网的赋码重要技术之一QR可变二维码技术,为每个产品赋予唯一标识的可变二维码,通过二维码身份标识,实现从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到渠道销售直至终端消费全程的跟踪管理。一物一码,赋予商品数字身份信息,身份证级别管理每一个产品,使每个产品都拥有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

通过“中国·名特优商品”认定的产品,将被收录到全国名特优商品认定与防伪追溯管理平台,颁发证书、证牌,官网公示,标识可以使用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并授权产品包装使用由中国中标集团中标印务提供技术支持的产品防伪追溯标贴。届时,消费者只要通过对“一物一码”的扫描,即可获得线上线下产品信息比对互证,为产品验明正身,防假控假。让“李鬼”无处安身,将有效提升知名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由于“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工作严格遵行“一地一类一品”与“一物一码”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已具有产业化规模的名特优知名品牌,帮助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及增加产品附加值,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和战略支持。

3年遴选百家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记者:“全国名特优商品认定与防伪追溯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工程执行机构,中商企名优特(北京)认证中心在今后将着力做好哪些工作,实现哪些目标?

陈逸:根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5号)的有关要求,依据《名特优商品评价规范》标准,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不断推动我国名特优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不断提高“中国·名特优商品”评价认定品类、数量和规模,按照“一地一类一品”的认定原则,三年内,完成评价认定并收录全国2800个县(市)最具“名特优”代表性的知名产品,并为这些产品定制防伪追溯二维码标贴。

二是协助各地名特优产品保质量、提价格,组织专家团队赴实地考察,根据气候、地理、水土等自然条件遴选出最佳品质产品予以认定,为真正的名特优产品正本清源。同时协助企业引入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让产品从源头到终端各环节都可以实现安全保障、有据可查。使经过认定的名特优商品显示出与周边非名特优商品的巨大差异,让消费者轻松分辨出商品的品质和价格。

三是协助名特优产品生产企业做好品牌文化建设工作。“中国·名特优商品”品牌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各地千百年来收藏的、历久弥新的“文化名片”。比如苏绣、景德镇瓷器,其品质、艺术、文化魅力依然让世界叹服。品牌,是产品文化和质量紧密结合的符号,代表着出类拔萃的技术标准。未來3年,我们要分批次遴选出100家高标准名特优品牌,重点培育,并择机推向国际市场。

四是开发本平台的上下游资源对接功能。对于基础条件好的企业,本平台协助引入技术、资金,推动深加工产品开发,对接线上、线下连锁销售。

五是建设10家名特优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以“中国·名特优商品”认定工作平台为依托,邀请全国优秀的资本运作公司协作,引入资本运作平台,进行金融资源配置整合,3年孵化10家名特优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品牌培育基地、产业示范基地。

猜你喜欢
防伪产品评价
信息技术在印刷包装防伪上的应用分析
电子防伪技术专利综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缩微防伪技术在票据与印章上的联合应用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