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意蕴的“金钥匙”

2017-06-15 15:12马金建
教育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用典金钥匙李白

文 | 马金建

鉴赏古诗意蕴的“金钥匙”

文 | 马金建

对于整个的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古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是一个难点,学生普遍读不懂诗歌的内容,原因在于没有找到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切入点。要找准鉴赏的切入点,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读懂诗题,整体感知诗意

要让学生先看题目,明确诗歌的题材类型和表达特点。例如李白的《送友人》就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主要写离别的深情。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前六句描写山居周围的景色之美,结尾两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则充分表现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于谦的《石灰吟》,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以石灰做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心泉长流。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则是怀古诗,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知人”指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和创作风格,这对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有很好的帮助。

诗仙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典型代表,《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其代表作之一。诗中在描写梦中的天姥山时,极尽夸张之能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表面上看,这是一首游仙诗,但实际上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在诗歌的最后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呐喊,振聋发聩。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声,学生难以理解。但只要了解了李白的政治理想和人生经历就会迎刃而解。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走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唐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面对着政治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天性高傲的李白只能寄情山水,通过梦境表达自己的内心苦闷。因此,《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面充满了李白式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豪情。

与李白同时代的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则是高举现实主义的大旗,充满了对现实的关注。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此外,像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诗人,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创作思想不同,创作风格不同,他们的诗歌就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懂得这些,积极引导学生去了解诗人的人生轨迹,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明白意象、意境的内涵

学生读不懂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明白意象和意境的含义。教师要通过对具体诗歌的研读,让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这是诗歌阅读鉴赏最重要的切入点。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象包括自然景象、人物形象、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等,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中的贾生是人物形象;《石壕吏》中官吏抓兵役的情境,是社会景象;《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的周瑜少年建功,是史实。

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意境是由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诗中只有一个意象——早梅。但这梅已经不是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枝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孤独寂寞,独处冰天雪地,不畏严寒,默默向人间传递幽香,展示素颜,追求先发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枝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

其二是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画面,虽不言情,但情寓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把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表达得情深意切。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际上却句句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含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色调是冷的还是暖的,表达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和诗人展开对话,用形象的语言写成优美的散文,就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感情。

理解用典的表达技巧

在古代诗歌中,用典的现象相当普遍。作者为了达到借古喻今、言简意深、提升意境的效果,往往使用典故。用典直接关系到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品思想内容,还影响到语言乃至整个艺术风格,可谓立片言以居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准确理解典故就成了欣赏全诗的关键。但用典为中学生理解诗歌造成了障碍。因此,弄清用典的目的,就为欣赏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

用典就其方法而言,不外乎明用和暗用,正用和反用。

先谈一谈明用和暗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的孙仲谋、刘寄奴、刘义隆、廉颇等典故均属明用,这些都是直接点出人或事来明明白白地用;暗用则是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指明出处、指明是谁的事迹。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两句分别化用西晋诗人陆机和梁代诗人江淹的诗句。陆机在《悲哉行》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江淹在《咏美人春游》说:“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晴光转绿苹”,便是化用江诗。这两句虽是用典,但用得了无痕迹,让人浑然不觉。

再说正用和反用。正用,就是“直用其事”,典故的意思和作者本人的意思是一致的。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围绕扬州用典,和《诗·王风》中“黍离之悲”意义一致,是典型的正用。和正用相比,反用比较少。反用就是“反其意而用之”,典故的意思同作者本人的意思正好相反。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选取的物象相同,但表达的情感截然相反。陆游笔下的梅悲凉凄苦,“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毛泽东笔下的梅豪放自信,“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解决用典问题,关键学会识别用典,知道典故的来历。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做法就是要多读经典书籍,领悟经典的内涵,扩大知识面。

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这几个切入点,并且进行强化训练,就可以拿到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的钥匙,自然就掌握了鉴赏的技巧。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用典金钥匙李白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唐冰的“金钥匙”
习近平用典
漫谈诗词“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