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与寻亲:最大的难题 在信息收集

2017-06-15 15:49
南方周末 2017-06-15
关键词:血样寻人社会化

王江涛

随着2016年全国救助寻亲网的上线,打拐、寻亲信息平台化建设迈了一步,与此前的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相比,全国救助寻亲网上不仅有成功解救的儿童,还有各地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的其他流浪、乞讨,无家可归的各年龄段人群,加上此前已经运行了十年的“宝贝回家”网站等民间寻亲信息平台,借助互联网,一张从网络、线下志愿服务到公安、民政的信息网络正在铺开,电视寻人栏目《等着我》的开播,让打拐和寻亲时常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这比二十年前,只能通过在电线杆上贴寻人告示,一有线索就坐火车全国跑,要方便了不少。但不得不说,即便现在,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迷失的家,找到失踪的亲人,仍然异常艰难。

当前行政力量推动比较有力的,主要是新破获的拐卖儿童案件中的寻亲,但更受人们关注的,其实还是年久日长的寻亲。就目前的寻人思路而言,通过血样,进行DNA比对是最有效的方式,技术也较成熟,99.99%以上可以确认血缘关系,一些刑事案件在确认身份时亦常用此方式,但这种比对要建立在数据库比较丰富的基础上,如果寻亲者与被寻亲者有一方的DNA信息缺失,比对即无法完成。现实生活中,泛化地进行大样本量的血液采集显然不现实,只能利用涉刑事案件相关留存血样,以及有寻亲诉求者专门采集的血样。这就将问题的焦点转到了寻亲线索的初步锁定上。

当前的寻亲网站、寻亲节目,包括一些媒体的寻亲报道,主要也是在线索信息的碰撞上下功夫,这有很多局限。

比如,年幼当事人受时间影响,相关记忆模糊导致信息失真;文字表达的多样化可能导致相同语义的差异化解读;描述信息格式的不统一,导致重要信息的缺失以及比对困难,等等。

更糟的是,拐卖、寻亲等信息没有任何披露,只留存在当事人的大脑里,很难借助社会化的方式寻找到亲人。

一些人对养男孩传宗接代的痴迷,使得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在这类案例中,家长和长大后的孩子,可能有强烈的寻亲诉求。这类信息容易搜集。一些被拐后生活幸福的孩子可能不会寻亲,其他有犯罪行为的买卖者最清楚真相,但通常会想尽办法隐藏相关信息。

一些意外情况(如未发现尸体)、家庭关系不和、精神类疾病等导致的出走或失踪,这类情况情形比较多,涉及亲子关系、突发事件或不可抗力等,信息不大好收集。

总之,拐卖信息和寻人信息的出现非常重要,想方设法拓展信息源,就是能做的第一步。通过发动网友的力量,大量收集发布疑似被拐儿童的照片,形成网络热点,寄希望于被拐儿童父母等能够识别,曾是一种尝试。

该尝试留下两个启示:一是能否建立一个关于拐卖、寻亲的统一的信息平台,再是如何发动具有时效性的、广泛的公民参与,尤其是重要知情人的参与。相关知情人的信息供给十分关键。茫茫人海寻人虽不易,但朗朗乾坤,一个人总会有某种社会关系。除了传播相关法律知识、寻亲者情绪状态等,还可以通过相对隐匿身份等方式,收集知情人信息,不仅依靠国家力量挖掘信息存量,也要善于运用社会化媒体和公众的力量,挖掘信息的增量。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已被用于处理图片寻人线索,社交软件已被用于发布寻人线索,对社会化的线索进行整合,完全可以。

即使信息收集不容易,也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比如,可以充分整合现有的打拐、寻亲信息平台,将寻亲者、救助站以及其他相关知情人等信息源进行有机汇总,提升平台的用户量,或授权特定的社交媒体进行开源获取,并建立起具有相对统一格式的信息模块,或加上贴标签等功能,同时为使用机器进行大数据内容分析做准备,这在技术上并不难。

(作者系传播学硕士)

猜你喜欢
血样寻人社会化
枫叶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赠抗疫勇士
为科技赋予温度 让善意无处不在
原地等待
百度升级“AI寻人”服务
民政部向百度开放数据 AI寻人再获成功案例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大宝小神探·海底寻人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