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儿山地区脂松种源试验林生长指标分析

2017-06-15 18:14王付刚
防护林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保存率种源生理

王付刚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帽儿山地区脂松种源试验林生长指标分析

王付刚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引进优良的外来树种可以丰富本国或本地区林业建设的树种资源,增加木材产量和林产品的种类。通过对引进的美国东部7个脂松种源进行试验,得出更适宜栽植区的种源。在树高方面,较好的4个种源依次为MIDC(Dickenson County, Michigan)、MNCNF(Chippewa National Forest, Minnesota)、MIMC(Manistee County, Michigan)和WIOC(Oneida County, Wisconsin);2004年高生长较好的4个种源依次为WIOC、MIDC、MIMC和MNCNF;2005年高生长较好的4个种源依次为MIDC、MIMC、MNCNF和WIOC;地径较好的4个种源依次为MIDC、WIOC、MIMC、MNCNF。该4个种源间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在保存率方面,7个种源间差异不明显。

引种;种源;脂松;生长量;树高;地径

东北地区高寒、水分条件差的气候限制了很多树种的生长,乡土树种缺乏。而且,人工造林树种单一,且纯林过多,限制了林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林分的稳定性[1]。因而,引进优质、适生性强的树种对东北地区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004年营建的脂松(Pinusresinosa)种源试验林的生长及成活情况的调查,评价不同种源脂松对该地区的适应性表现。同时,通过不同种源脂松幼树针叶长度、根系、生物量分配的调查,了解不同种源脂松生物学特性的差异。通过上述调查,选择出适于张广才岭西坡低山丘陵地区栽植的脂松种源。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脂松7个种源的种子分别来自美国东北部大湖区,产区位置、相关环境状况见表1。

表1 脂松7个种源的位置、采种林分及产区概况

1.2 种源试验林

2004年4月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培育试验站营建脂松种源试验林。试验区面积1 hm2,造林地为次生林皆伐迹地,有中至旱生天然指示树种柞树(Quercusmongolica)。

造林苗木为脂松2年生容器苗,造林株行距1.5 m×2 m。四周边行栽植2行樟子松,中间十字隔离行栽植1行水曲柳。(见图1)

1.3 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的时间为2006年5月1日—5月5日,内容见下表。

表1 试验林配置图

表1为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培育试验站脂松种源试验林配置图(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种源:A-WILC、B-WIOC、C-MIDC、D-MISC、E-MIMC、F-MNCNF、G-MIBA)

(1)保存率调查:对脂松种源试验林各区组中脂松各种源保存率进行全面调查(每种源180株)。

(2)生长指标抽样调查:每小区(即每种源)随机抽样调查30株,测量幼树的树高、2004年高生长、2005年高生长和地径。脂松在2005年冬季,普遍发生生理干旱现象,外观表现为针叶变红,但不同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记录生理干旱发生情况。生理干旱的调查方法为:有一半以上针叶为红色的脂松幼树,生理干旱发生程度较重,其生理干旱发生情况记为红(R);有一半以上针叶为绿色的脂松幼树,生理干旱发生程度较轻,其生理干旱发生情况记为绿(G)。

1.4 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Statistica数据处理软件,对7个种源的脂松的树高、2004年高生长、2005年高生长、地径以及生理干旱发生状况、保存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生理干旱发生状况的赋值方法:R记为1,G记为2。

2 结果与分析

种源间的生长差异是进行种源选择的基础。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经营管理措施相同,林木树高和地径的生长是反映树种生长速度与适应性的重要指标[2];林木的保存率指数是外来树种对当地自然环境适应性的反映,是幼树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之一[3]。

脂松7个种源间平均树高、2004年平均高生长、2005年平均高生长、平均地径和生理干旱的发生情况差异显著。保存率方面,不同种源差异不显著。(表2)

表2 脂松种源间生长指标、保存率及生理干旱发生率方差分析

脂松7个种源树高的排序为:MIDC>MNCNF>MIMC>WIOC>MISC>MIBA> WILC,MIDC的树高比WILC高出13.98%;脂松7个种源2004年高生长量的排序为:WIOC> MIDC>MIMC> MNCNF>MISC>WILC>MIBA,WIOC的2004年高生长量比MIBA高出11.5%;脂松7个种源2005年高生长量的排序为:MIDC>MIMC> MNCNF>WIOC>MISC>MIBA>WILC,MIDC的2005年高生长量比WILC高15.88%;脂松7个种源地径的排序为:MIDC>WIOC>MIMC>MNCNF>MISC >WILC>MIBA,MIDC的地径比MIBA粗10.97% (表3)。

脂松7个种源保存率的排列顺序为:MIBA>MIDC>WILC>MNCNF>MIMC>WIOC> MISC,MIBA的保存率比MISC高出5.2个百分点;脂松7个种源的保存率平均值为94.28%,比樟子松的保存率(93.73%)高出0.58个百分点。脂松7个种源生理干旱发生率的排序为:WIOC

表3 脂松种源间生长指标、成活率及生理干旱发生率多重比较

注:a,b,c,d表示0.05水平上的显著性

3 结论

3.1 脂松7个种源间各项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在树高方面,较好的4个种源是MIDC、MNCNF、MIMC和WIOC;2004年高生长较好的4个种源是WIOC、MIDC、MIMC和MNCNF;2005年高生长较好的4个种源是MIDC、MIMC、MNCNF和WIOC;地径较好的4个种源是MIDC、WIOC、MIMC、MNCNF;该4个种源间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

3.2 脂松7个种源的保存率除MISC种源(91.25%)稍低外,其余6个种源的保存率(平均为94.78%)间差异不显著。保存率较高的种源依次为MIBA(96.25%),MIDC (95.67%),WILC(94.45%),MNCNF(94.28%)。

[1] 谢振华, 黄永芳, 陈红跃.5种松树造林的适生性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03(1): 22-26

[2] 王继志, 陈晓波, 刘喜仁, 等.吉林省班克松种源选择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 153-161

[3] 张德平, 张亚芹, 侯丽英,等.内蒙古东部赤峰地区树木引种试验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1999(1): 16

Growth Indicators ofPinusresinosaProvenances Plantation in Maoershan Area

Wang Fugang

(Liaoning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Institute, Shenyang 110122, China)

The introduction of fine alien species can enrich the tree resources of forestry in the country or in the region , increase the wood production and the types of forest products.Experiments of introduced sevenPinusresinosafrom eastern United States were conducted;the provenances which are more suitable to be planted in planting region were obtained. In the aspect of tree height, the four provenances are:Pinusresinosa‘MIDC’(Dickenson County, Michigan),P.resinosa‘MNCNF’(Chippewa National Forest, Minnesota),P.resinosa‘MIMC’(Manistee County, Michigan)andP.resinosa‘WIOC’(Oneida County, Wisconsin). The four provenances with higher growth in 2004 are:P.resinosa‘WIOC’ ,P.resinosa‘MIDC’,P.resinosa‘MIMC ’andP.resinosa‘MNCNF’; The four provenances are:P.resinosa‘MIDC’,P.resinosa‘MIMC’,P.resinosa‘MNCNF’andP.resinosa‘WIOC’. The four provenances with optimal ground diameter are:P.resinosa‘MIDC’,P.resinosa‘WIOC’,P.resinosa‘MIMC’,P.resinosa‘MNCNF’.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four provenances i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preservation rate,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seven provenances is not obvious.

introduction; provenance;Pinusresinosa; growth;tree height; ground diameter

1005-5215(2017)05-0024-03

2017-02-28

王付刚(1982-),男,河南郑州人,工程师,从事林业资源调查工作.

O212.6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5.008

猜你喜欢
保存率种源生理
鹿芯壹号梅花鹿种源检测芯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闽楠幼林不同地理种源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小桐子种源试验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