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7-06-16 09:07邱玲莫梦娴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南京旅游文化

邱玲 莫梦娴

南京白局是南京唯一一种独特的说唱曲艺,说的是老南京的地道方言,唱的是诙谐淳朴的小曲儿。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曲艺,南京白局却一度陷入无人传承的危机,因此,充分开发与利用南京白局文化旅游资源能极大促进南京白局的传承与发展,更可为南京白局注入新的生机与动力,本文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建设白局专门演出地点、改革白局演出形式,举办有关白局的文化活动,开发相关文化旅游纪念品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来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其文化旅游资源。

引言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南京白局这一代表南京地域性文化的独特标志,在旧时曾与织锦业兴衰息息相关,而现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它,不仅记录着织锦工人苦中作乐的点点滴滴,更是体现出南京本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南京白局所经历的起伏变化都与南京文化紧密相连。如《南京白局研究综述》等文献中,有的对南京白局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类,但并未对其发现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而本文重点依据南京白局现阶段面临的发展境况,与开发其文化旅游资源充分联系,使白局焕发新生的同时,更是让南京从文化与经济两个方面诠释白局的传承与改革。

一、南京白局的旅游文化资源

(一)白局概念

白局是一种源起于南京的地方曲种,是一种极具南京本地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唱的是最充满意趣儿的江南小调与明清俗曲。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始于明末清初的织锦业,起初是机房工人自娱的一种形式,演唱多以明清时期的俗曲、江南地方小调为主,后因演唱内容的不断丰富而发展成一种流传于大街小巷的大众化曲艺演唱艺术。南京白局诞生于云锦机房,又因后期织锦业的发展而促进白局文化的日益成熟,一直到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演唱内容范围涉及到民间趣事、社会新闻等等,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编纂在里面,白局的发展更是经历了三起三落,繁荣于清末的市井坊间,衰落于民国,又起于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却又在抗日戰争的炮火下惨淡了下去。其中薛雷的《南京白局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中对南京白局的三起三落有着详细记载,坎坷的发展使白局有了更深的际遇,但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南京白局遭受了重创的同时,更是激发了我们作为南京本地人保护南京白局的传承与发展的一种责任感。

(二)南京白局的艺术特点

白局文化历史悠长、观赏性强、题材丰富、人物形象塑造立体生动形象。用南京方言来进行说唱和念白,词曲内容包括时事新闻等诸多优势,应充分发挥白局文化的积极作用,深度挖掘白局艺术的文化内涵,展现南京白局的独特风采,让游客感受到白局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白局文化旅游资源内涵

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而南京白局文化旅游则是把南京白局这一特色曲艺作为一种文化方面旅游资源的特色,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从而使游客在南京旅游过程中感知到白局文化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扩大南京白局在南京本地甚至是南京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二、南京白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南京白局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表演体系,但在现如今南京的经济发展趋势下,南京白局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

由于南京白局在演唱形式、技巧等方面未能很好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外加上政府宣传力度不够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影响力日趋减小,在南京本地,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白局为何物了,而正是缺乏民众的口口相传,尤其是南京本地的群众,使南京白局陷入了极其窘迫的局面。尤其是现在江苏四大曲艺品种中,扬州评话、苏州评弹、徐州柳琴戏都有专业剧团,而正是这种其他地方戏曲的保护外状态,给白局自身无形中增添了很多压力。

2.南京白局自文化大革命之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人才的缺失,现如今只有四位白局老艺人仍从事着白局表演艺术,白局传承急需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使南京白局传承得以继续。

然而在几年前,徐春华老师曾经找南京大牌档的某管理人员交流过,说她可以与弟子们在里面演白局,但对方对回答并没有听说过白局,再加上与苏州评弹签约多年,徐老师提议的演出计划也只能搁置,这些年,几位老艺人虽然带出了一批年轻弟子。尤其2008年,南京白局成了国家非遗项目,这才使得传承有了一些基本制度保障,如建立专门的教授地点、给传承人相应的资金补助,但白局的职业传承人却很少。在白局老艺人看来,能留住年轻的职业白局人,至少目前走市场不行,虽然老师们知道有的国家非遗的保护有专项资金,能保证年轻人的基本生活,让他们能比较安心地做传承的事。但目前对于南京白局这一块仍缺乏这种机制。

目前白局的生存完全凭借着这些老艺人对南京白局的热爱,她们在尽心尽力的保护着白局这一曲艺的传承,虽然穷尽己力,但因影响力小而收效甚微,缺乏政府支持与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得南京白局随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白局作为民间艺术,不具备像华丽的歌舞那样在市场中竞争的实力,尤其白局这两年才重回观众视野,几位白局老师纵使再劳心劳力也只有几十位弟子,徐春华老师在很多场合表示,只要是想学南京白局的,都可以来找她,免费教学。老师的无偿付出为白局的传承耗费了无数的心血。而这些人即便有其心力想要将老白局传承与发展下去,也因任重道远而背负了不小的压力。

三、南京白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建立专门的白局演出场地、改革白局演出形式

现今,老艺人们长期在南京民俗博物馆演出,因演出场地受限;观看演出人极少;因此宣传力度也并不大,可以适当地将白局演出场地转移至一些休闲餐饮场所,使外地游客与本地市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南京白局,宣传范围广。其次,将白局改为有偿商业演出形式,更能促进一部分人去学习白局,使得白局得以传承,其白局文化资源也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白局流转的这几百年光阴里,现在的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白局曲牌,而更应该将白局的表演形式、内容加以创新,与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观念相互融合。老白局原先就是云锦工人在工作之余摆上一局,唱一唱当时发生的时事,让自己忙碌之余能放松心情,因此,现在我们可以依样画葫芦,根据现在一些重大时事或邻里趣事等大大小小的段子编入曲牌,在新段子里,我们可以加入新颖的教学观念,使新一代年轻人在接触到白局的过程中更是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事半功倍。白局也更有推广与宣传的意义。

(二)举办有关白局的文化活动

依照现如今白局发展局势,我们可以举办有关白局的文化活动,如举办一场白局专题的展览会等,对白局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做出详细说明,既详细整体的介绍了白局及其传承发展意义,更是以活动这种轻松的形式来提醒南京本地人民白局对南京的重要性。如2011年,红太阳小学将自己编排的白局校本课程带入课堂,通过举办白局走进课堂这一活动,让老师认真的传授孩子们有关白局知识,使他们不仅对白局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更是在课堂中学到了很多有关白局的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上都会唱上一两句白局,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缤纷梨园白局社团”专门对有天赋的孩子进行更深层次的技术提高,红太阳小学这一做法,不仅普及了南京白局的影响力,更是为了白局传承培养出优秀年轻的接班人。不仅如此,年轻人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白局在传承的同时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更好的开发白局文化的旅游资源。

(三)開发白局文化相关旅游纪念品

南京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其中不乏爱好购买旅游纪念品的一些游客,而开发关于南京白局周边纪念品也是一大突破口,尤其在游客观赏了精彩的白局演出之后,对白局的好奇与喜爱会促使他们寻找可以代表白局的标志性纪念品。例如制作精良的白局打击乐器-碗碟等,不仅具有观赏与收藏价值,更具有实用价值,白局的打击乐器简单易学,游客通过简单的学习便能掌握,也更易提高游客对南京白局的浓厚兴趣。不仅如此,相关的旅游纪念品更是代表了一份关于白局的回忆、一份代表南京的记忆。游客更是会借由这份旅游纪念品向他人阐述起自己对南京白局的印象,口口相传更是促进了南京白局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四)大力开展文化旅游建设

除了在民俗博物馆和夫子庙这几个专门的场地表演白局之外,南京本地政府可以大力建设有关白局的一系列建筑或设施,通过筹建有关白局的民俗馆、茶艺馆,艺术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大力扶持南京地区本土方言等一系列措施,保留和发扬南京白局的特色文化,既可增强南京白局旅游资源吸引力,又可促进文化旅游的建设。

如婺剧文化中建造专门的婺剧文化博物馆,既体现婺剧传统文化,突出婺剧特色,又融入现代文化等,是游客通过参观专门的文化博物馆,简单又全面的了解有关婺剧文化,并激发出想要观看婺剧的强烈欲望,而南京白局正好可以效仿此点,通过建造专门的白局文化博物馆,博物馆既是保护和传承白局文化的载体,又是外地游客能快速全面的了解白局文化的窗口。因此大力开展有关文化旅游建设不失为一个能迅速推广南京白局的好举措。

四、结语

南京白局作为南京主要的地方曲种,如果不加以抢救与保护,那么面临我们的就是失传的危机,白局作为南京特有的文化遗产,更应该加大其保护力度。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重视起这个问题,不仅要引起南京人民的广泛关注,更要引起全社会重视与关注白局。通过开发与利用南京白局文化的旅游资源,不仅进一步促进南京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更是通过开发其文化旅游资源,使白局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得以继承与发展下去。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

猜你喜欢
南京旅游文化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