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基层干部管理研究

2017-06-16 20:19刘玲玲
魅力中国 2017年21期
关键词:机关干部基层干部从严治党

刘玲玲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更加要求对干部进行从严管理,本文基于荣成市推行基层干部管理考核体系、规范干部管理的实践,对新时期基层干部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干部管理

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要从严治吏。近年来,荣成市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基层干部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素质,密切了党群关系,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

一、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基层干部管理的必要性

(一)从严管理干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庞大,管理起来难度很大,但又必须管好,管不好就会出乱子。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新的历史时期, 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生力军,是行政队伍的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党执政行为的执行者。基层干部更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其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党的事业的发展进步。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根据基层现实情况,积极探索干部管理新方法,提升干部“精、气、神”,严格执行干部管理相关规定,利用制度约束激励干部,完善干部选拔机制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组织保证。

(二)从严管理干部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处于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最能体现党的纪律性,最需要高度纯洁、最需要精兵强将、最需要党和人民信得过。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基础。基层工作抓不实,全面从严治党就会落空,流于形式。只有从严管理干部,激活基层组织活力,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落实到基层组织建设中,落实到每个单位和每位机关干部。加强基层干部管理顺应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与基层组织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需求,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

二、荣成市加强基层干部管理的做法及成效

荣成市结合干部考察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围绕提升干部精气神、执行力、责任感和纪律性,在顺承原有例会调度、台账管理、督查考核“三位一体”落实链条的基础上,设计了基层干部管理考评“4+2”体系:“4”指机关管理、民主评议、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四个基本项;“2”指风险管控、创新激励两个附加项,以附加分的形式进行考核。其中,机关管理考核,主要对机关干部考勤、请销假、值班等日常管理事项进行考核,把机关纪律挺起来;民主评议考核,每月月底组织机关干部利用手机平台互相评议;中心工作考核,先由班子会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及阶段性任务确定中心工作内容,再根据工作量和每周点评情况赋分;业务工作考核,是对机关干部所负责的常规性工作实行奖优罚劣;风险管控考核,主要根据机关干部提报或出现的风险点赋分,强化干部的风险意识;创新激励考核,主要结合荣成创新型城市建设,鼓励大家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对一些新方法、新经验进行奖励赋分。

为保障“4+2”考评体系的有效运转,专门研发机关规范化管理云平台APP软件,包含工作日志、电子签到、民主评议、组织通知、项目计划等27项具体应用,覆盖机关管理、工作调度、考核考评各领域。基层干部每天在线签到签退、撰写工作日志、调度工作开展,相关情况当天通报,单位“一把手”每周召开例会,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每月月底形成量化的考核结果并公开公示。通过“日调度、周点评、月考核”的方式,实现逐人逐岗扁平化、信息化管理。

通過对基层干部的规范化管理,把原来的定性分析变为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变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建立起了对干部考核的常态化机制,机关效能明显提升:

(一)被动管理变自我约束,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以往关于机关纪律的规定,各市直部门和镇街往往是制度、要求一大堆,但实际上却形同虚设,执行效果并不好。以最基本的考勤纪律为例,不少机关干部认为,与公车私用、公款吃喝比起来,上班迟到早退这种“小事”无伤大雅,也不会产生多严重的后果。因此迟到早退现象经常发生。用云平台考核后,上下班要使用手机签到、签退,并直接定位位置,记录时间。考核时主要读取程序后台的统计数据进行通报,避免了人为因素,以往的被动管理变成了主动约束。推行基层干部管理考评体系,对机关纪律和业务工作的91项制度进行理顺,统一形成了制度模板,从而增强了制度考核的可操作性,维护了制度的权威性,使机关干部纪律意识明显增强,讲规矩、守纪律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

(二)“日调度、周点评、月考核”,工作效能显著提高

机关工作就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头绪多、任务重,大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小到环境卫生、邻里纠纷、会务接待等临时性任务,都要干部一件一件去落实,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时候陷于忙于应付、疲于应付的泥潭,工作效能大打折扣。而推行机关规范化管理后,通过“日调度、周点评、月考核”,形成了一套“计划、督导、落实、整改、考核”的管理流程,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机关工作细化成步骤清晰的流程,机关领导直接统筹部署调度各项工作。广大机关干部普遍反映,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三)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载体,干部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

推行机关规范化管理体系,机关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直接在分数上体现,一月一公示,并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极大调动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部分机关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各类活动,进一步丰富完善管理考核体系。如开展“为干部点赞、为事业喝彩”活动,通过身边人、分管科室、分管领导提报,对干部在日志中、平时工作中不易被发现的典型工作进行筛选,经党委副书记审核、党委研判,在机关会上进行通报表扬,进一步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在机关形成了人人比奉献、比工作、比业绩的良好氛围。工作做得好,领导认可、同事认同,这种认同感激发了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主动作为的多了、被动应付的少了,大家的精力始终处于满格状态。

(四)考核精准、评议透明,政治生态向好,人心顺、正气足

科学设置考评内容,量化考核标准,科学设定每项考核内容的指标权重,机关干部考核不再抽象、主观化,考核结果让人更加信服。比如民主评议,可以在任何地点使用手机完成。云平台工作日志清清楚楚列明每人每月的工作,以此为参考进行的评议更客观、更有说服力。以前评先选优,基本全是老同志在前,人情关系比重大。久而久之,年轻人觉得反正没有机会,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云平台是个工作证据,翻看记录,谁干得好,一目了然,再结合领导和其他干部的评价,民主考评更加公平公正,年轻人的干劲更足了。

(五)变“治疗型”政府为“预见型”政府,规避失误保护干部

在传统体制下,政府是“事后补救型”,往往习惯于被动地处理问题,缺乏长远规划,导致大量社会问题出现。基层干部管理考核体系创新设置了风险管控考核版块,变“治疗型”政府为“预见型”政府。如宁津街道镆铘岛进村路无路灯,机关干部将其作为风险点提报。党委会上,纪委书记向党委会汇报,经集体研讨形成处理决议,决定投资50万元安装路灯,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保证了群众的出行安全。除防控工作中的隐患外,也防控干部的廉政风险苗头性问题。通过划出岗位风险“红线”,对经常“碰线”的干部,根据问题轻重,采取提醒、批评、约谈、通报、检讨五种方式进行问责,让干部对风险管控的认识日益加深,自觉、有意识地去规避潜在风险。

三、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基层干部管理的价值思考

(一)打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机关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也是生产力。从严治党的目的不在于惩治,而在于锻造更廉洁、更能干的干部队伍,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不是互不牵涉的“两张皮”,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政治清明、法治昌明、权力谦抑,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虽不直接出产真金白银,却可以为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无形的干部优良作风和干群凝聚力,蕴藏着无穷的生产力。只有坚持不懈从严治党,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力扫敷衍了事、拖拖沓沓、庸碌无为的痼疾,才会给一方发展注入强劲活力。现代社会中管理日益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各行各业中,精细化管理日益被重视。改革传统的粗放型机关管理,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到政府工作领域,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政府执行力,是党和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促进执政科学化的必由之路。加强基层干部管理,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机关模式,打造一支“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利于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干部管理模式创新

传统干部管理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字塔式,自上而下、层级分明,各司其职、互不交叉。另一种是矩阵式,日常业务工作,按照班子分工,实行层次管理;中心工作,往往打破班子日常分工,采取“分割成块、集中攻坚”的方式,由班子成员牵头,分头完成任务,形成横向管理架构。从实践看,上述两种传统管理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一是管理层级过多,信息传递和工作落实效率偏低。二是在某一职位上的干部不一定是最了解这项工作的人,而熟知这一领域情况的干部,因为缺乏考核激励机制,又缺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结果造成“外行人干内行事、内行人看热闹”的情况。三是基层情况复杂多变,群众需求是立体式的,而行政管理体制是条块式的,在自上而下谋划推进工作过程中,会导致信息不匹配、不对称,权责无法对等,造成了工作中的“空白点”,影响了工作成效。基层干部管理考核体系,通过制度约束和云平台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干部管理的规范化。一是制度化。通过规范管理、建立中心工作和风险管控台账等形式,把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框架,实现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公开化。通过云平台,基层干部管理考核体系实现了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化。三是精准化。实现了对干部的精细管理、精准考核。四是动态化。动态化跟踪管理,取得干部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数据,有利于干部个人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为分析判断机关工作提供客观科学依据。五是扁平化。简化了管理层次,以分权管理为主、通过平台管理进行传递,缩短了管理通道和路径。例如,通过查看和点评工作日志,领导和基层干部之间可以进行直线的交流,打破了传统的绝对集权管理的“金字塔”管理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决策和管理效率低下、传递过程时间长、信息容易失真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

(三)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的制度建设

制度治党一直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制度建设形成了党在实践中的制度优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党的制度能否有效运转,关乎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能否落实。解决制度问题根本在于形成制度体系,发挥制度权威,让“从严治党”转起来。实践证明,制度设计是否科学,针对性、可操作性是否強,对执行过程是否顺利、执行目标能否实现有着关键作用。基层干部管理考核体系从地方从实际出发,细化中央制度规定,提升制度的科学性、严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找准问题关键,做到有的放矢;摒弃大而空,讲求适用、管用,切合实际;结合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其成因,提出管用的对策,强化制度规则约束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用制度管人管事,层层抓好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突出制度化、常态化、可操作性,促进制度治党理念在干部管理层面有效践行。

(四)塑造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机关文化

建设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是基层干部管理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基层干部管理考核体系在制度设计方面,体现出“领导管人——制度管人——文化影响人”的设计理念。在制度规范方面,它体现出“实践养成(行为规范)——习惯养成——文化养成”的推进方向。文化说到底是一种共同认知,一般而言,干部职工要普遍认同一种先进文化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通过制度的不断贯彻执行、行为规范的不断强化,则可在潜移默化中重塑机关干部的精神风貌,促进习惯养成和作风优良,从而凝聚共识、统一价值观念、弘扬正能量,实现机关文化建设在“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倡导先进文化”的交互上升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并最终优化整个机关政治生态,创造和保持良好的从政、执政环境。而优良的党风政风也必将凝聚党心民心,引领带动民风社风,营造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和万众一心,最终实现“机关干部的价值观再造——机关文化再造——区域政治生态再造”。

猜你喜欢
机关干部基层干部从严治党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要严管更要厚爱
全面从严治党的贵州实践
机关干部提升业务能力的几点体会
激发机关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几点思考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数读
某部机关干部脂肪肝发病及相关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