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诗话起源观、分类观刍议

2017-06-17 08:28唐晓娜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5期
关键词:章学诚诗话起源

摘 要:诗话作为一种独特的论诗文体,历宋、元、明三代的繁衍和发展,至清代而鼎盛,各类著述层出,蔚为大观。然而,有关诗话的专论或对其进行整体性研究的文字却寥寥无几。直至章学诚,才出现专篇《文史通义·诗话》,论述诗话起源、分类、创作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另有《诗坊刻诗话后》、《题〈随园诗话〉》、《妇学》等篇,针砭诗话时弊进行精辟论述,构成了一个颇为完整的诗话批评体系。其中,章学诚关于诗话起源、分类等诗话观,在整个诗话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尝试探析之。

关键词:章学诚;诗话;起源;分类

作者简介:唐晓娜,31岁,女,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任行政秘书,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体学、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2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专篇论述诗话起源、分类、发展以及流弊等一系列问题,另有《诗坊刻诗话后》、《题〈随园诗话〉》、《妇学》等篇,针砭诗话时弊进行精辟论述,构成了一个颇为完整的诗话批评体系。特别是其中所体现的“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章氏诗话二分法等文体学思想,在研究诗话文体史上具有独特意义。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探析之。

一、诗话缘起——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

在清代章学诚之前,不究前人,单是清儒对诗话起源便已众说纷纭。清代吴琇《龙性堂诗话序》认为诗话源于杜甫对自己诗歌的评价:“‘晚节渐于诗律细,‘细之为义,诗话所从来也。”清代何文焕《历代诗话序》追溯得更早,认为诗话“本于上古三代”:“诗话于何昉乎?赓歌纪于《虞书》,六义详于古序,孔、孟论言,别申远旨,《春秋》赋答,都属断章。三代尚已。汉魏而降,作者渐伙,遂成一家言。”而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中提出异于前辈的观点,认为“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1]该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钟嵘《诗品》在诗话专论史上的首创地位,章学诚说:“《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

那么,章学诚这种诗话起源论是否合理呢?要正确看待这个观点,前提是界定诗话含义。历代诗话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宋代说唱文学中的话本,其体制散韵并用,由诗词和说话夹杂而成,故宋话本又称“诗话”,如南宋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另一种是诗歌批评文体,即本文所言之“诗话”。诗话名称的起源多认为始于北宋欧阳修。罗根泽说:“诗话是公名,欧阳修径以名其书。”郭绍虞《宋诗话考》说:“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虽然欧阳修最早使用“诗话”作书名,但却没有具体解释其含义,只在《六一诗话》卷首题辞云:“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可见当时诗话创作尚属“闲谈”,其写作态度轻松有别于传统严肃诗论。然而当时对诗话内容和功能的不精确规定,给后人留下许多猜测与阐释空间。北南宋之交时许顗在《彦周诗话·自序》中云:“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这可以说是最早对诗话内容作出规定。此后,对诗话阐释者众多。譬如,今人朱光潜《<诗论>抗战版序》说:“诗话大半是偶感随笔,信手拈来,片言中肯,简炼亲切,是其所长。”郭绍虞在《宋诗话考》亦有类似说法:“诗话之体创自欧氏,故此后诗话多属随笔性质。”朱、郭二人都是针对“以资闲谈”而发的。

综上所述,再结合欧阳修《六一诗话》、严羽《沧浪诗话》、袁枚《随园诗话》等诗话著作的特点可知,就内容而言,诗话可载诗人生平轶事、可述诗歌源流通变、可评诗歌优劣高下、可陈诗人观点意见等,即彦周所谓“辨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就形式而言,诗话是一种随笔体、札记式的谈诗著作,作者兴之所至便信笔道来,即朱光潜所谓“偶感随笔,信手拈来,片言中肯,简炼亲切,是其所长。”另外,诗话既然作为一种诗歌批评形式,必定源于诗歌本身的创作实践,故其出现恐怕最早不会早于《诗歌》;而其作为一种“公名”,那么,最迟也不会迟于《六一诗话》。

综上条件,即使不署名诗话的著作,也可以是诗话。反观钟嵘《诗品》,无论在上面哪方面的条件中,都可看出其作为诗话渊源的合理性。

章学诚论文论学总是以史为本,重视推源溯流,强调惟意所命与“有本之学”。他说:“《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如云某人之诗,其源出于某家之类,最为有本之学。”钟嵘《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推源溯流是其典型的批评方法,兼《诗品》又已备诗之品评,在具体品评诗作时,间或记述与诗人相关的遗闻异事,即使不具备笔记体的特征,章学诚视其为后世诗话之源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鉴于此,郭绍虞虽然主张诗话当源于欧阳修《六一诗话》,但他还是认可《诗品》对后世诗话的影响,他将古代诗话分为宗欧和宗钟两大派别,认为“钟派”的诗话是钟嵘《诗品》的继承和发展。可见,章学成的诗话起源观并不亚于欧阳修《六一诗话》在诗话文体研究中的意义。

二、诗话分类——章氏诗话二分法

章学诚在提出“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的观点后说:“然考之经传,如云:‘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又云:‘未之思也,何远之有?此论诗而及事也。又如:“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其诗孔硕,其风肆好,此论诗及辞也。”他根据内容和发展方向不同将诗话分为“论诗及辞”与“论诗及事”,暂且称之为“章氏诗话二分法”。除章学诚外,清代已多有论及诗话分类方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话五分法:“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作者之甲乙,而溯厥师承;为例各殊。至皎然《诗式》,备陈法律,孟綮《本事诗》,旁采故实。刘攽《中山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又体兼说部,后所论著,不出此五例中矣。”列举了“究源流、评工拙”、“第甲乙、溯师承”、“备陈法律”、“旁采故实”、“体兼说部”五种诗话模式。五分法虽说涵蓋了历来诗话的主要类别,但其划分标准却前从内容后依形式,标准不一,且前面刘勰之“溯源流”与后面钟嵘的“溯源师承”似有重复。另有清代沈懋德在《莲坡诗话》跋语中提出的二分法:“诗话有两种:一是论作诗之法,引经据典,求是去非,开后学之法门,如《一瓢诗话》是也;一是述作诗之人,彼短此长,花红玉白,为近来之谈薮,如《莲坡诗话》是也。”

实际上,无论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五分法还是沈懋德的二分法,都被涵盖在章学诚所言“虽书旨不一其端,而大略不出论辞论事”的实话分类中。张伯伟先生解释说:“所谓论诗及辞,即主要指对诗人诗作的研究,侧重理论性;所谓论诗及事,即指对诗人诗作的记述,间杂异闻趣事,侧重资料性。”如此看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指的“究源流、评工拙”、“第甲乙、溯师承”和“备陈法律”以及沈懋德所言诸如《一瓢诗话》的“作诗之法”一类,实为章学诚所指的“论诗及辞”之作;而“旁采故实”、“体兼说部”以及诸如《莲坡诗话》一类的作品,实为章学诚所指的“论诗及事”之作。

当然,章学诚所言之及事、及辞的界限并非可以强硬区分:“事有是非,辞有工拙,触类旁通,启发实多。……要其流别兹繁,不可一端尽矣”。此观点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今人郭绍虞先生观点相表里,其《宋诗话考》云:“醉翁曾著《归田录》,迂叟亦题《涑水闻》。偶出绪馀撰诗话,论辞论事两难分”,又言:“仅仅论诗及辞者,诗格诗法之属是也,仅仅论诗及事者,诗序本事诗之属是也。诗话中间,则论诗及可以及辞,也可以及事;而且更可以辞中及事,事中及辞”。

明乎此,能将纷繁复杂的诗话如此合理地分类和论说,更显不易。无论在标准统一程度还是在脉络清晰程度上,章学诚较另二者的分类法,都更为清晰、实用和科学,郭绍虞在《宋诗话辑佚》推崇其分类方法言:“论诗话,我常以为章实斋说得最好。他把诗话分为论诗及辞与论诗及事二例。”

此外,我们还可看到,即使在论及诗话分类时,章学诚亦贯穿其“以史为本”的史学思想,颇为重视“论诗及事”类诗话:“唐人诗话,初本论诗,自孟棨《本事诗》出,乃使人知国史叙诗之意;而好事者踵而广之,则诗话而通於史部之传记矣。间或诠释名物,则诗话而通於经部之小学矣。或泛述闻见,则诗话而通於子部之杂家矣。”《本事诗》类诗话记载与诗人有关之生平轶事,国家历史等材料,兼有传记、小学、杂家的作用,可以有补于史料。

三、结语

章学诚关于诗话的批评思想是立足于其自觉的史学意识和严谨的治学原则上的。其中,“辨章学术,追源溯流”的重要思想,使其将诗话之源推至同样重视追源溯流的钟嵘《诗品》,有其合理性和思想性,对世人治学以及后人研究诗话之源有着很大的启发性。其次,他首次将诗话二分为“论诗及事”以及“论诗及辞”,提纲挈领地把握了诗话演变的主要特征,且重视诗话有补于史学的作用,这点比前人眼界更为开阔。

注释:

[1]见《文史通义校注》卷五《诗话》,叶瑛 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年版.

参考文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

[2]【清】章学诚 著;仓修良 编.文史通义新编新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3]【清】章学诚 撰.章学诚遗书[M].文物出版社出版,1985.

[4]【清】袁枚 著;王英志 校点.随园诗话[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5]【清】永瑢等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商务印书馆,民国22 [1933].

[6]【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中华书局,1981.

[7]钱钟书 著.谈艺录(补订本)[M].中华书局,1984.

[8]郭绍虞 著.宋诗话考[M].中华书局,1979.

[9]郭绍虞 著.宋诗话辑佚[M].中華书局,1980.

[10]仓修良 著.章学诚与《文史通义》[M].中华书局,1984.

[11]罗根泽 著.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章学诚诗话起源
纵横诗话(7则)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闲吟居诗话(五则)
诗话
万物起源
新诗话
章学诚的笨办法
章学诚在安徽的行踪及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