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十四格讲一个好故事

2017-06-19 19:36
珠海 2017年6期
关键词:北京电影学院嘉年华大学生

|薛珊 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用二十四格讲一个好故事

|薛珊 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大学的每个角落几乎都适合书写一部剧本,校园好像是第一次拥有的自由世界,林荫小道上时刻变化更新的年轻风向,这样的大学造就了一部部各有不同的电影。在众多商业影片中,大学带着独有的青春视角,一种纯粹的背景推动着剧情发展,那些出没在剧情中的大学生活,有些脱胎于现实,有些则多少有些可塑性。而对于校园生活最了解的群体——学生们,他们也在镜头下记录自己的生活,让真实流转于光影交错间,虽不如银幕剧情般的戏剧性,也能感受到人性的斑斓,看到流年的柔软,领悟黑暗背后的光芒。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会做,而是因为做了之后才有希望。”来自北京电影学院12级的张高境,5月4日在珠海获得了第四届《24格·创意媒体嘉年华》的最佳导演奖,他的获奖感言赢得了众多掌声。他所带来的作品《超凡滑手》此前已经先后入围2016年的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澳门国际微电影节。他在下台时,用手机在颁奖台上自拍了一张,在场观众都成了他的背景,也都目睹了这一瞬间。

因为考虑到国内全民健身的发展势头,张高境拍摄了这部以极限滑板为主题的电影,作品讲述了一个为体育精神正名的故事,简单而纯粹。正如大家眼中的大学生电影一般,因为身处于象牙塔里,与大学生有关的电影活动,长期以来被冠以烂漫简单的标志,似乎它每天都应沁润在梦幻之中:怀抱着电影梦的学生在校园里取景、在剪辑室里没日没夜地剪片,在连缀文艺清新建筑的蜿蜒小巷中天马行空地想象……但实际上,这一切风姿绰约仅存于外界的想象之中。

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各类创意媒体节、电影节,往往集合了不同地区大学生的作品,关注点从大学生活到社会热点,无所不及,也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影响力。由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以下简称UIC)主办的第四届《24 格·创意媒体嘉年华》也是如此。

似曾相识的电影梦

今年是《24格·创意媒体嘉年华》的第四个年头,与往届相比,本次嘉年华邀请了业界知名导演、编剧、摄影及制片人担任嘉宾和导师团队,包括曾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著名导演李祐宁;执导《金鸡》《神行太保》《新同居时代》的资深导演、编剧赵良骏;曾参与《赤壁》《英雄》《剑客柳白猿》等多部古装巨作的国家一级摄影师王天麟;曾制作《赤壁》《太平轮》《功夫梦》《勇士之门》,现正担任《最长一枪》《钻石非洲》《秋叶血》制片工作的资深制片人姚冰……这些资深的业界精英齐聚一堂,为年轻一代电影人提供专业的观点。

在《24格·创意媒体嘉年华》创办之初,只是由UIC电影电视系主办,对当届电影电视系学生毕业作品(包括短片、剧本、论文)的集中展示,目前已经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华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学生影像节日。今年的嘉年华,就涉及高校70多所,共收到作品数共计282部,在开幕式的颁奖现场,设置了10个奖项,共44部作品入围展开角逐,入围院校分别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深圳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多伦多电影学院、銘傳大学及UIC等。

“以前胶片时代,每秒钟放映24格画面,利用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使得画面动起来。” 在今年创意媒体嘉年华的开幕现场,李祐宁导演娓娓道来了24格的由来,也解答了不少人对于UIC24格创意媒体嘉年华命名的疑惑。在电影《搏击俱乐部》里布拉德·皮特拿胶片剪辑实验24格画面的原理,把每秒24格的固定画面连续“运动”,人的肉眼看起来就好像是活动的画面,其实只是24格的固定画面而已,所以很多人也会说电影是每秒24次的谎言。

24格创意媒体嘉年华一直在鼓励自由、交流的创作精神,它也总能寻觅和启发到各类作品。《“报”愁》是UIC学生在纸质媒体实习时有感而发,而记录下的对于传统媒体的思考;北京电影学院的《罚球线》以动画的形式斩获最佳创意奖;来自铭传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所拍摄的MV《烟火中的尘埃》则获得最佳MV奖;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所带来的《兰草时节》,因为有吕中、刘佳、李广夏等影视作品熟面孔主演,备受关注,这也是目前大学生作品另辟蹊径的方法。创意媒体嘉年华连续举办四届,是珠三角地区的大学生文化艺术盛宴,为不同背景的参与者提供了影视和文化的交流平台,更旨在依靠优秀业界导演、制片、摄影等资源在南方打造影视人才培养基地。

没有大腕 却有新秀

温哥华电影学院创始人詹姆斯·格里芬曾经在2015年时非常自豪地表示,“去年全球票房有360亿美元,有180亿与我们的学生有关。”而目前,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多学生学习电影专业的国家,全国有上千家院校开设与影视有关的专业,而每年的几大电影院校招生新闻总能登上头条。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的3.81万人次报名里,除8000多为表演专业外,其余3万均为电影的幕后专业。影视幕后专业成为报考热门,大多是因为毕业生就业状况普遍良好,能很快投入到创作中,而现在数字特效电影增加,也使一些前沿专业如影视技术系、美术学院特效专业等增加了吸引力。

实际上,到2017年为止,已经举办了24届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早已成为每年春天国内电影圈的大事件。虽然国内的此类电影节相对于67岁的柏林国际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的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显得稚嫩许多。但是对于推动国内年轻电影人的创作热情,还是有诸多好处的。

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著名香港导演陈可辛监制的《喜欢你》作为开幕影片于当日放映。4月16日,幽默黑马影片《提着心吊着胆》以学术展映身份空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现场一众专业影评人和大学生观众反响热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自承办之初就秉承“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宗旨,成为展示校园文化和影视文化的窗口。因为大多校园影视作品请不起高价位的卡司,而被认为高冷、曲高和寡,如何提升媒体关注度、吸引眼球,以有名人效应的影片作为开幕作品或者提前放映是个不错的选择。

参与大学生影像活动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些大学生们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他们乐于吸收来自不同国家的电影文化,乐于感受国外电影所带来的情感表达,他们会在每一场放映结束后热烈地鼓掌,并且不会放过每一次与电影主创交流的机会。这样纯粹的电影学术与文化气息,似乎打开了电影作为产业之外的另一个新空间。

“有电影梦的,不仅仅是电影专业的。”在24格创意媒体嘉年华的活动现场,非影视作业的学生也能在近距离感受到影像的魅力,用电影带来了跨越文化和语言的温暖。

像24格这样的与影像有关的大学生活动还有很多,它们扎根于校园文化,不仅是带领学生们向世界观望对话,介绍来自各地多元风格的各类影片,同时也专注于学生在行业内的发展,为他们构建一个渠道和平台,这一突破性的行为推动了电影产业向青少年群体的延伸,从而为中国电影事业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使其更具创新与活力。

《兰草时节》

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所带来的《兰草时节》,因为有吕中、刘佳、李广夏等影视作品熟面孔主演,备受关注,这也是目前大学生作品另辟蹊径的方法。

《24格·创意媒体嘉年华》

5月4日,珠海举行2017年中外大学生影像展“24格·创意媒体嘉年华”开幕式。此次影像展共征集了来自内地及台湾、香港、澳门三十多所高校的282部参赛作品, 最终共有44部优秀作品入围。

猜你喜欢
北京电影学院嘉年华大学生
嘉年华里的大肚子熊
水果嘉年华
北京电影学院艺考有考生称“被交卷”
世界八大跨年“嘉年华”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魁北克冰雪嘉年华
解构二次元
“北京电影学院·雅马哈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