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棉花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7-06-19 19:37周永萍杜海英葛朝红田海燕燕建召师树新
中国种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植棉棉农河北省

周永萍 杜海英 葛朝红 田海燕 孙 辉 燕建召 师树新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石家庄050051)

河北省棉花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周永萍 杜海英 葛朝红 田海燕 孙 辉 燕建召 师树新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石家庄050051)

分析总结了近几年河北省棉花种植分布、面积与产量,进出口量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品种质量与产需信息,价格波动情况等产业现状,然后就布局调整与规模化、育种目标、种植技术与种植模式、采摘加工、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河北省;棉花产业;现状;对策

我国既是棉花生产大国又是棉花消费大国,河北省棉花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价格低位徘徊,加之种植成本增加,导致棉农植棉收益不好,种植积极性不高,棉花产业发展处于瓶颈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规模化生产经营,加强技术进步,对接国际市场需求。

1 河北省棉花产业现状

1.1棉田分布、面积与产量 我国棉花受棉区劳动力转移、植棉成本上升、气候变化等影响,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面积严重萎缩,从原来与新疆棉区“三分天下”,逐渐转变为新疆棉区占据“半壁江山”,进一步又演变为其“一枝独秀”的局面,2016年新疆棉区植棉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66.77%。

河北省是传统的植棉大省,种植棉田主要分布在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地,常年播种面积和总产位居全国第三,棉花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植棉成本逐年走高、机械化程度偏低等因素,棉农种植积极性差,棉花种植面积呈快速下滑态势。2015年植棉面积35.93万hm2(表1),比2011年减少43.19%;皮棉总产37.34万t,比2011年减少42.85%,对全国棉花总产的贡献也从9.90%下降到6.66%[1-2]。

表1 2011-2015年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情况

1.2进出口量与国际市场占有率 中国作为世界棉花生产大国,棉花生产总量很大,但仍需借助进口贸易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量。2016年我国棉花进口量98.10万t,出口量仅2.18万t[1],出口市场小,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低,国际竞争力差。

1.3品种质量差、产需信息不对称 棉农普遍重视产量,忽视质量,品质棉花缺乏,价格上不去,棉农卖棉难,而下游纺织业对高质量的棉花需求不断增加,又面临“无米下锅”,产不对需,供需矛盾凸显。棉花品种杂乱、纤维异质化程度高,纤维长度、强度等不能满足世界和国内下游纺织业的需求。

1.4价格波动逐渐向国际靠拢 我国2011-2013年连续3年的临时收储制度,对稳定棉花市场、控制价格波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导致国家棉花库存量攀升,2014年国家库存量达1458.86万t。虽然近2年棉花面积削减严重,2016年库存量仍高达1048.54万t,库存亟待消化。2014年4月,取消临时收储制度,调整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此政策只将新疆作为试点实行,内地的棉花价格不受保护而呈下滑态势,棉花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国内棉价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外棉花差价从4000元以上下降到1000元左右。河北省近2年皮棉价格徘徊在12000~16000元/t,而河北省棉花种植成本却逐年增长,从2011年每hm2价格21925.05元逐渐上涨到2014年的34947.00元,棉花单作使棉农出现亏损现象[1,3]。

2 河北省棉花产业发展对策

2.1布局调整与规模化 积极部署棉区东移战略,东部黑龙港地区水资源短缺,已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土地贫瘠、盐碱化,适合种植具有耐旱耐贫瘠特性的棉花,结构性调整有利于棉花种植业发展。促进土地流转,鼓励种植大户承包土地,适度发展规模化种植,可使棉花生产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2.2育种目标 根据棉花产业发展趋势,育种目标需在原有的高产、稳产、抗病虫的基础上,筛选优质、株型紧凑、耐旱耐盐碱、早熟、熟期集中、适宜机采等特性的品种,以适应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棉花规模化种植。

2.3简化种植技术,转换种植模式 适度发展棉花规模生产,研究推广机械化种植、轻简化栽培管理、机械化采收技术,以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提高棉花收益。同时,探索棉花与小麦及一些蔬菜作物间作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植棉收益,稳定棉花生产[4]。

2.4分级采摘加工 引进、研发先进的棉花采收机械,收获时实行伏前桃、伏桃、秋桃分级采摘,分别晾晒、储存,分级出售,分级加工,从源头上杜绝“三丝”[5]。

2.5政策扶持、统筹发展 为顺应市场需求,政府需鼓励棉农种植高品质棉花品种,确保优质棉花高价出售,另外,需完善补贴制度,扩大补贴范围,加大对棉农的补贴力度,保护传统民族产业,促其健康发展。统筹棉花产业上下游发展,推进棉花育种、种植、加工、纺织一体化,引导种植大户与纺织企业对接,实行订单式生产,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实现供需平衡。

[1] 布瑞克农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布瑞克大宗农产品数据库[DB/OL].[2017-03-20].www.agdata.cn/index.html

[2] 崔瑞敏,刘素恩,崔淑芳.河北植棉史[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424

[3] 陈刚,赵红梅.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棉花价格重回市场河北棉花产业面临新挑战[N].河北日报,2014-10-21(6)

[4] 李悦有,翟黎芳,卢川.河北棉区的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J].棉花科学,2016,38(3):8-13

[5] 翟晖.黑龙港流域棉花产业回顾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6(2):150-151

2017-03-23)

师树新

猜你喜欢
植棉棉农河北省
棉农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2019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下降2.7%
美国国家棉花总会预测美国棉农2019年植棉面积达585万hm2
美国2018/2019年度植棉预测
塔城地区纤检所干部深入农田助力棉农春耕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再降3.1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