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在鲁西地区的适应性鉴定

2017-06-19 19:37刘秀菊张桂阁李学杰吴明泉李洪霄
中国种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登海迪卡先玉

刘秀菊 张桂阁 李学杰 吴明泉 李 娜 邱 牧 李洪霄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聊城252058)

玉米新品种在鲁西地区的适应性鉴定

刘秀菊 张桂阁 李学杰 吴明泉 李 娜 邱 牧 李洪霄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聊城252058)

对高密度下玉米新品种在鲁西地区的适应性进行鉴定,综合分析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抗病性、果穗性状及产量,筛选鉴定出登海618、登海605、青农11、农华816、得利农7号等5个产量在750kg/667m2以上且耐密、抗倒、抗病、生育期适中的玉米新品种,为鲁西地区玉米品种更替与区域化合理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玉米品种;适应性;鲁西地区

玉米是鲁西地区第二大粮食作物,还是重要的饲料及加工原料,保持玉米总产对该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高产品种需求增强。鲁西属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受冬小麦的收获和播种期限制,该地区玉米品种生育期必须适中。另外,在玉米生长期间经常会发生高温干旱、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以及青枯病等病害,易引起空秆和倒伏倒折,造成减产甚至影响机械化收获。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高产、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引进玉米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快速有效的措施之一,玉米新品种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是引种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1]。本试验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一机两改一保障”的发展战略,在高密度条件下进行试验、筛选并鉴定出高产、耐密、抗倒、抗病、生产安全的玉米新品种,以适应当前玉米密植与机械化快速发展的需求[2],为新品种在鲁西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及机械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3],并为该地区玉米品种更替与区域化合理布局提供重要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9个,其中以当地主栽品种郑单958为对照,其余品种均为近年国(省)审玉米新品种,分别是宇玉30、青农11、德利农318、登海618、迪卡517、先玉047、秋乐218、农华816、鲁宁184、鲁宁776、先行1658、五岳88、登海605、德利农7号、士海916、冠玉6、华良78、先玉688。

1.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5年在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现代农业示范园(36°30′56″N,116°16′27″E,海拔32.5m)进行,土壤类型为潮壤土,地块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方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5行区,行长5m,行距60cm,小区面积15m2,种植密度为6500株/667m2。播种后105d收获中间3行计产,收获面积9m2。

试验地前茬为冬小麦,6月15日麦收后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开沟5cm,深,人工双粒点播,播后浇蒙头水。7月4日定苗。拔节前每667m2追施复混肥(N、P2O5、K2O含量分别为28%、5%、7%)25kg、硫酸锌1.5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N含量≥46.4%)10kg,农用硫酸钾(K2O含量≥50%)15kg。其他管理方式同当地大田生产。

1.3调查项目 玉米生长期间调查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植株叶片数、株型、株高、穗位高、倒伏率、倒折率、空秆率,大斑病、南方锈病病级以及粗缩病、瘤黑粉病、青枯病的发病率;测定收获时子粒含水量;风干晾晒后每个小区选取有代表性果穗10穗进行室内考种,包括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含水量和出子率等,按标准水分(14%)折算百粒重和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参试玉米品种生育进程 由表1可知,19个参试玉米品种出苗期相同,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略有差异,成熟期差异明显,生育期在102~108d之间,各参试品种均属中熟品种[4],在鲁西地区麦收后抢茬夏直播均能正常成熟。有9个新品种生育期短于对照1~3d,有2个新品种生育期和对照相当,有7个新品种生育期长于对照1~3d。各参试品种收获时子粒含水量在26.6%~34.4%之间,其中先玉047收获时子粒含水量最低,青农11最高,成熟期早于对照的9个新品种收获时子粒含水量低于对照0.3%~1.5%。

表1 参试玉米品种生育进程调查

2.2参试玉米品种植株性状调查 由表2可知,19个参试品种株型除华良78为半紧凑型外,其余均为紧凑型;有14个新品种叶片数比对照郑单958少1~2片,其余4个新品种叶片数和对照相当;参试品种株高变幅为83.4cm,其中冠玉6株高最高,仅登海618株高比对照郑单958矮;穗位高变幅为55cm,其中士海916穗位高最高,登海618、迪卡517和登海605穗位高比对照郑单958矮;有7个新品种无空秆,占参试新品种总量的38.9%。8月28日出现8级大风及强降雨,很好地考验了每个参试品种的抗倒伏倒折能力。调查结果(表2)表明,抗倒性较好的新品种有8个,占总量的44.4%,其中青农11、迪卡517、农华816、德利农7号、先玉688的倒伏率和倒折率均为0,抗倒性最好;对照郑单958和秋乐218、鲁宁184、士海916、冠玉6等4个新品种抗倒性差,发生倒伏倒折程度较重,其中五岳88抗倒性最差。

表2 参试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表现

2.3参试玉米品种抗病性调查 由表3可知,大斑病、南方锈病、粗缩病、瘤黑粉病和青枯病的发病情况,除个别品种外,大部分参试品种发病轻或未感病,其中对照郑单958未感粗缩病、瘤黑粉病和青枯病,大斑病1级,南方锈病3级;对于以上5种病害,秋乐218和登海605的抗病性好于对照,迪卡517、士海916、先玉688的抗病性与对照相当。19个参试品种受大斑病的影响不大,有7个新品种对南方锈病表现为高抗,占参试新品种总量的38.8%,其余新品种的感病程度和对照相当;有17个新品种未感粗缩病,占总量的94.4%,仅有青农11较轻感病;有8个新品种未感瘤黑粉病,占总量的44.4%;有13个新品种未感青枯病,占总量的72.2%,其中宇玉30青枯病发病率最高为12.3%。

表3 参试玉米品种对主要病害抗性表现

2.4参试玉米品种果穗性状及产量调查 由表4可知,各参试品种的穗长在14.7~17.7cm之间,其中先行1658果穗最短,登海605果穗最长,每667m2产量在750kg以上的品种穗长在15.0~17.7cm之间。穗粗在4.4~5.3cm之间,其中迪卡517果穗最细,对照郑单958果穗最粗,每667m2产量在750kg以上的品种仅有登海605和鲁宁776的穗粗在5.0cm以上。秃尖长在0.2~1.5cm之间,其中青农11秃尖最短,先玉047和秋乐218秃尖最长。穗行数在14.0~17.3之间,先玉688、德利农318、士海916等3个品种穗行数最少,鲁宁184穗行数最多。行粒数在26.3~33.3之间,其中先行1658行粒数最少,青农11行粒数最多。出子率在85.7%~91.0%之间,其中鲁宁776出子率最低,迪卡517出子率最高。百粒重在24.51~36.39g之间,其中五岳88百粒重最小,登海618百粒重最大。19个参试品种每667m2的产量差异显著,在447.83 ~933.92kg之间,其中五岳88产量最低,登海618产量最高;对照郑单958的产量为557.61kg,18个玉米新品种中仅有五岳88的产量低于对照;产量在750kg以上的品种共有9个,分别为登海618、登海605、青农11、宇玉30、农华816,先玉688、鲁宁776、迪卡517、德利农7号。

表4 参试玉米品种的果穗性状及产量表现

3 结论与讨论

玉米高产是品种与栽培措施、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2]。2015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聊城市无极端天气,气候条件适宜玉米生长,参试玉米品种长势良好。7月中旬至8月底,降雨次数和降雨量较往年偏多,高温多雨,导致8-9月玉米南方锈病在聊城市偏重发生[5],筛选鉴定出7个高抗南方锈病新品种,分别是德利农318、登海618、秋乐218、先行1658、五岳88、登海605、冠玉6。8月22-29日发生3次5级以上大风及强降雨天气,筛选鉴定出8个高抗倒伏倒折新品种,分别是青农11、登海618、迪卡517、先玉047、农华816、登海605、德利农7号、先玉688。

综合考量各参试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抗逆性、生育期及其他农艺性状,在本试验中表现优良的是登海618、登海605、青农11、农华816、德利农7号等5个品种,在鲁西地区适宜6500株/667m2条件下种植,以发挥其高产、耐密、多抗的品种优势,其中青农11成熟期比郑单958晚3d,应在麦后尽早抢茬直播。

[1] 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00-312

[2] 孙波,陈海军,李金良,等.24个极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适应性鉴定[J].中国种业,2015(4):29-32

[3] 李娜,张桂阁,李学杰,等.聊城市新引玉米品种机收综合性状评价[J].中国种业,2016(10):38-40

[4] 李少昆,石洁,崔彦宏,等.黄淮海夏玉米田间种植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2

[5] 王桂清,马迪.聊城地区主栽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性分析[J].玉米科学,2016,24(5):152-156

2017-03-16)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nycytx-02)

猜你喜欢
登海迪卡先玉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迪卡的秘密花园
化控剂对不同玉米品种倒伏性及产量影响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6个青贮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比较
“时代楷模”李登海:一生情系一粒种
崆峒区中晚熟玉米不同品种试验初报
登海种业首次“换帅”“杂交玉米之父”让位搞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