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巴拿马“转向”之后 台当局反应的潜台词

2017-06-19 08:49
中国台湾网
关键词:巴国友邦转向

毫无疑问,中巴建交是对“柔性台独”的重大打击。对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和国家战略而言,此事件犹有镇定两岸关系、巩固“一中”格局之外的隐性战略意义;蔡当局上下为之跳脚,说明其有切肤之痛,但也暗示其可能借题发挥、反守为攻,为其继续负隅顽抗增添筹码。

“莫名惊诧”事出有因

台湾方面,蔡当局的措辞强硬的声明“87%是照抄圣普断交回应”,“悲情牌”、“民意牌”也是惯例炒作,其“友邦惊诧”也并非“断交前40分钟前才被通知”的苦情戏码。

首先,双方关系早有松动,蔡当局对“断交”既有预期,又有侥幸。巴拿马是蔡英文“固邦”的首选之一,半年前巴国对台湾驻巴的代表人员的冷淡等等,都是双方关系亮黄灯的信号。但蔡的“安全”团队对此显然应对乏力,迁延塞责。

其次,巴拿马与大陆的经济和人员往来更为密切。例如,台湾在巴只剩下长荣集团有实质业务,这与大陆在科隆港十亿美元级的投资和众多企业投资不可同日而语;而巴国在大陆的留学生,其人数则是在台湾的一倍。

更重要的是,“巴拿马事件”再度撕开蔡当局的“皇帝新衣”,台湾沉没成本覆水难收,令蔡颇为难堪。作为“中华民国”最重要的“友邦”之一,事实上,巴拿马早在清末就已与中国建交,又被台湾当局延续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 中国的最好注解。李登辉在台湾上台以来,台当局尽管对一个中国出现松动,却始终不愿放弃这份历史遗产。历届当局在该国身上耗资巨亿,多次不得已斥重金勉力维系“邦谊”;蔡上任后,在主张“踏实外交”,改变“单向金援”路线的前提下仍大举对巴进行挹注;台外事部门则对巴国人员敬若上宾、谨慎招待,这一切如今都成为了沉没成本。对于蔡英文来说,这是短短一个多月内,继WHA被拒之门外后的第二次“打脸”。

正如学者丁学良所形容的,蔡当局今日尴尬的逻辑矛盾在于,蔡既不愿放弃“中华民国”这套“皇帝新衣”的礼服,又不愿进行付出,只想借壳上市。虽然蔡本人“理念台独”根深蒂固,但仍需要一定“邦交国”维系其“中华民国总统”的“皇帝新衣”,因此,尽管面临“独派”“邦交无用论”的压力,蔡也不愿轻易放弃这张牌。

猜你喜欢
巴国友邦转向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台半数“友邦”被“一带一路”吸引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国民党爆18“友邦”等着与台“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