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藏用评”图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7-06-19 22:29贡金涛陈利东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

贡金涛+陈利东

摘要:图书评价是图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选择科学的图书评价系统,指导和推荐社会选择优质的图书,成为当前图书出版、书店及图书馆等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以往图书评价模型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出版、图书馆藏、图书利用、图书评价四个方面来源的图书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确定图书评价因子,提出了“版藏用评”图书评价体系。

关键词:图书评价;图书评价体系;文献计量学;价值链流程

图书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它具有其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积累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等”[1]。在众多图书中如何将质量好的图书挑选出来,建立一个客观评价图书学术质量、使用情况、发展趋势等的评价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研究现有图书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价值链理论的图书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价值链流程的“版藏用评”图书评价分析模型,期望为图书评价提供参考模型。

一、图书评价的研究与进展

如何建立全面完善的图书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图书的学术质量、使用情况、发展趋势等,对提高科技图书出版的整体品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具有重要的价值。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单方面指标的图书评价研究和多方面指标的图书评价研究。

(一)基于出版社的图书评价

美国戴明博士提出基于PDCA循环的图书质量控制,综合一种图书的总体质量[2]。田建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图书和版权处的图书评价主题,认为编辑评价图书的八大要素或数据:作者声誉,插图画家、翻译者的声誉,内容质量,装帧,编辑声誉,出版商在出版这类图书方面的声誉,传媒兴趣,图书宣传与广告[3]。

(二)基于图书馆的图书评价

读者需求分析是图书采购的重要依据,张必兰和俞集辉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遴选图书综合优先度评价方法,其中图书需求分为直接需求、分类需求和隐式需求三大类,为图书采购部门进行最佳采购提供了一种量化的辅助决策方法[4]。刘媛筠根据实际情况,发现在图书利用率评价的过程中,对购买的新书在半衰期(5-10年)内的利用率进行追踪性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价一馆藏书的利用情况[5]。张海营将营销学上常用的RFM模型应用于图书馆研究领域中,构建了一个基于RFM模型的图书馆图书评价系统,其中R为图书最近被借阅时间、F为被借阅次数、M为被借阅总时间,通过Z分数(Z-score)对R、F和M三维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三者转化为同一基准的评测指标 [6]。刘宛珍优化了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从文献的内容、价格、利用情况及读者与馆员对文献的评价4个方面来评估馆际互借型PDA图书质量[7]。

(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图书评价

Kayvan Kousha和Mike Thelwal论证Google Book Search是否可以作为科研评价的一个工具,其中包括图书的评价,并提出了图书评价可能实现的模式[8]。苏新宁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7年为数据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等20多个学科为方向,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被引频次进行分析,发现传统学科都具有较高的图书被引,而新兴学科图书被引的比例相对较小[9]。杨思洛等也利用CSSCI为数据源,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高影响力图书同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评价处其中的高影响力图书[10]。张容与李勇文使用一种类H指数评价法,提出图书学术影响力Hz指数评价模型,以CNKI的期刊数据库10种中文心理学图书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Hz指数评价法适用于对图书学术影响力的评价[11]。

(四)基于读者反馈意见的图书评价

邓忠莹等结合基于主题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倾向性分类技术的特点方法,根据评论情感态度的不同,将评论分为褒扬类、贬斥类2种,并给出了实现图书评价倾向性分类的模型[12]。周伟将购书网站上获得的图书链接仿照引用分析,并对PageRank算法进行改造,就得到了一种关于图书评价的BookRank算法,从当当网上书店采集了计算机类的41342本图书信息为数据源,构建了一个图书关联网络,利用BookRank算法对图书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做出更全面和满意的图书推荐[13]。

(五)多方面指标的图书评价研究

孙勇中等为了克服专家推荐、出版社推荐等做法中存在的主观人为因素,通过筛选学术图书的核心作者、核心出版社、核心机构等评价指标,应用特尔非法确定并分配相应的权重,构建出具有普适意义的科学客观的外文学术图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4]。高孝梅和魏书堤从价格、内容、印刷三个指标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图书评价体系的方法,对图书的综合质量做出有效评价[15]。何峻介绍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评价研究”项目时,提到该项目选取了被引量、借阅量、被摘量、获奖、核心作者著作及出版次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专家调查和模糊隶属度分析等多种方法,对中文图书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16][17]。李雁翎等从作者、出版社、图书馆、销售和网络舆情五个方面来源的图书信息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提出了五維图书评价体系及分析模型 [18]。

二、“版藏用评”图书评价体系及实现方法

图书与其它文献载体一样,是为了“用”而存在的,如同一般“商品”一样,为了实现人们的某种效用价值而存在,所以图书从被生产出来到使用,类似于一般商品的“价值链”。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试图构建一个基于图书价值实现过程的“版藏用评”四个阶段构成的图书评价模型。以图书使用为目的构建“版藏用评”四个价值实现流程组成的图书评价体系,即是对图书馆“用”大于“藏”的观念的认同,同时也没有忽视其它阶段,比如出版和收藏是实现“用”的基础,评价是对“用”实现后的反馈。

(一)“版”属于流程的价值主体要素评价,包括核心出版社、核心作者的评价。核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更倾向于高质量,某个学科领域高水平的出版社,对于图书的出版,必定已经从选题的筛选、编辑、校勘等多个环节进行了质量控制。优质的著作必然是优秀的作者撰写的,可以通过优秀出版社及作者学科排名来获得此指标的各种事实性数据。

(二)“藏”与“用”属于流程的价值实现要素评价,“藏”包括图书馆购书、书店售书量、网络书店售书量三个指标。图书馆购书可以通过读秀系统来了解某本科技图书的图书馆收藏情况,书店售书量可以通过“开卷”的图书咨询机构来获得数据,网络书店售书可以通过当当网和亚马逊中国网来获得网络图书售书量。“用”包括图书馆流通量和图书被引次数两个指标,其中图书被引次数包括被科技论文引用次数和被科技图书引用次数。图书馆流通量可以从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来调取;图书被科技论文引用次数可以通过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获得数据。图书被其它科技图书引用次数可以通过“读秀”数据库来获得。

(三)“评”属于流程的价值反馈要素评价,“评”包括网络书评、评论次数、专家评价,数据来源于当当网和“中国亚马逊”网站;专家评价包括“书评”及“评奖”其事实数据来源于各种出版奖项。

根据以上图书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科技图书评价。本文认为通过“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确定图书评价因子,该方法可以将反映信息量较大的指标赋予较大权值。

三、结语

分析相关图书评价模式的特点及利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多维度图书评价模型,此模型是基于图书价值链流程“版藏用评”的图书评价模型,具有一定可行性与科学性。“版藏用评”的图书评价模型丰富了图书评价内容,为出版人员、管理人员及科研工作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树松.中国现代编辑学辞典[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1-2.

[2]W.Edwards Deming.Out of the Crisis[M].MIT Press,2000:88.

[3]田建平.编辑评价图书的八大值素[J].编辑之友,2003,(5):24-27.

[4]张必兰,俞集辉.基于证据理论的遴选图书综合优先度评价模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7):77-79.

[5]刘媛筠.科技型图书利用率公式推导与实际应用[J].图书馆杂志,2008,27(9):22-25.

[6]张海营.基于RFM模型的图书馆图书评价系统研究[J].图书馆,2012,(3):60-62.

[7]刘宛珍.馆际互借型PDA图书质量评价及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6(3):59-64.

[8]Kousha K,Thelwall M.Google book search:Citation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ce and the humaniti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60(8):1537-1549.

[9]蘇新宁.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被引概况分析——基于CSSCI数据库[J].东岳论丛,2009,(7):5-13.

[10]杨思洛,王皓,文庭孝.基于引文分析的图书影响力研究——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0,(1):89-92.

[11]张容,李勇文.利用类H指数进行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3):77-79.

[12]邓忠莹,严馨,周历生,王卫东,常彦峰.基于文本倾向性分类技术的图书评价模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4):121-124.

[13]周伟,黄穗,朱蔚恒,涂能彬,龙舜.一种基于集体智慧的图书评价推荐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9):141-144.

[14]孙勇中,袁曦临,钱鹏.外文核心学术图书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6):134-138.

[15]高孝梅,魏书堤.一种基于AHP的图书综合评价方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70-173.

[16]何峻.我国图书评价现状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3):106-110.

[17]何峻,蔡蓉华.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3):51-58.

[18]李雁翎,孙晓慧,陈玖冰.五维图书评价体系及分析模型的建构[J].情报科学,2013,30(8):77-80,140.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学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政治传播视角下国内“军人”与“警察”形象比较研究
1994—2014年我国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学科研究实力分析
基于CBM的我国民族医药学文献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