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案

2017-06-20 08:10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鸣钟乡中华小学何弼时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漓江画卷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鸣钟乡中华小学 何弼时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以优美、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的喜爱之情。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展现在读着面前。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二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内容:

1.学习生字词,流畅朗读课文。

2.桂林风光欣赏。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教案:略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品读赏析课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

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桂林山水是天下最美的,那么,课文又是怎样细述这一美景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

(板书:桂林山水)

2.范读课文。学习轻声跟读。

二、品读赏析课文 学法指导

1.“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板书:甲天下)

“甲”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2.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欣赏桂林的山水,看到了什么样的山水呢?我们又怎样来赏美呢?怎么背课文呢?又怎样有感情地朗读?

(欣赏时要记住“什么美”“怎么美”,课文里边叙述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那么,它到底什么美呢?是山美?是水美?它“怎么美?”山怎么美?水又怎么美?分了哪几方面来细述的,同时还要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山比作了什么?把水又比作了什么?读着、想着去体会美,到最后把山和水联系起来观赏,那景色是不是就更美了!我们读出来的语气也就更能表达美的感受了,当然背也就不难了。)

3.齐读第二自然段,品赏

1)对比 大海是波澜壮阔(动) 西湖是水平如镜(静)

漓江水 静 清 绿

静得什么样?“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得什么样?“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得什么样?“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有“动”也有“静”

3)漓江水的特点

4)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4.品赏第三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

按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由品读赏析第三自然段

比较 泰山——峰峦雄伟香山——红叶似火

桂林山 奇 秀 险

2)汇报学习成果

一边读着这些词语,一边把自己的想象加进去,就明白它到底怎么美了。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

(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困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

②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

于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发自内心的在表述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画面与课文内容基本一致。写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秀丽,强烈的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作者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2.品读《浓碧》。

3.欣赏歌曲《丽江情》。

板书: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漓江画卷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中国画卷
漓江情画
罗米的画卷
绘就最美生命画卷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