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失了情怀

2017-06-20 17:19李选萍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段抒情技法

李选萍

【片段示例】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分光镜。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当指责儿童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洁净,而不宜夸赏她的服装高贵。我们可以批评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羸弱。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气,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淫雨天便阵阵作痛。遗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有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毕淑敏《附耳细说》

技法点读

文段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表达了“无论批评与表扬,都应附耳细说,适宜最好”这样的观点。多种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摇曳生姿,特别是选取生活细节作为素材,使情感显得细腻生动,真切感人。让人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深受感染。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疲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面对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李国文《淡之美》

技法点读

作者开头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不排斥其他观点,显得思维缜密,开合自如,潜藏一种说服的力量;然后运用排比的手法,揭示出欲望膨胀者的丑陋行为和阴暗心理,气势充沛,行文酣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批判情感。但文段始终围绕“‘淡之美是一种自然纯真的朴素之美”这个话题进行,使文章形散而意聚。“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这是作者的人生追求,更应是同道人的追求,结尾的抒情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技法点读

文段中,作者运用抒情、议论,将人生的种种选择进行剖析,不仅点出了孰是孰非,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失其本心”的行为,让人读来如剥竹笋,层层展开,恍然大悟。

【话题导入】

1.忌“假”求“真”。在观察生活、思考人生的同时,在议论抒情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让我们感触很深的事情,需要我们透过事情的表象,点出“片断”或“瞬间”蕴涵的真情,在打动自己的前提下,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打动读者。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似的“假哭”,动辄高呼“祖国万岁”式的大而空的抒情,往往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让人感觉别扭,甚至反感。

2.忌“散”求“紧”。议论中的抒情应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观点来进行,中心论点是举例、论证、抒情的風向标,写作时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为了证明中心观点而存在的,要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抒情。这样,才能让情感的抒发具有生命力,真正起到强化论点、升华中心的作用。

3.忌“浅”求“深”。要深入挖掘某事件或某种现象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把这些想法以凝练抒情的文字表达出来,以达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效果,并力争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猜你喜欢
文段抒情技法
手绘技法表现
会抒情的灰绿
作品一
单一·连贯·完整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约会
秀秀台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