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挤碎了图书馆的门玻璃

2017-06-20 11:04王彝伟
中国收藏 2017年6期
关键词:王老数理化读书无用

王彝伟

“要把‘文革十年所失去的时间给补回来”,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传的一句口号。重新启动的恢复高考这一政策,让百万青年绞尽脑汁找书、复习迎考,一时间,掀起了读书的滔天巨浪。

那时候,馬路上,公交车上,大树根儿底下,公园的各个角落里,都不难找到读书者的身影。图书馆、新华书店里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而这种全民饥渴阅读的状态,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经过“文革”后的一次重新启蒙。

为了探寻当年“读书热”的境况,笔者有幸采访了上海图书馆阅览部原主任、副研究员王铭庆先生。1974年,王铭庆进馆工作,当年发生在上海图书馆的“读书热”盛况,令他至今记忆犹新。

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图书馆──这家全市最大的图书阅览场所,成了全社会“读书热”的一个风向标。“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图书馆工作的王铭庆强烈地感受到,一个“读书无用论”的荒唐年代已经结束了,由恢复高考而引发的全社会读书热潮正在扑面而来。

王老介绍说,由于当时的家庭经济、住房条件等客观的限制,大批的莘莘学子涌向了上海图书馆,以寻找借阅图书或复习功课的场所。

当年的上海图书馆在南京西路325号,原为1933年建成的旧上海跑马厅,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1949年人民政府收回跑马厅,先后改为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展览馆,1959年改为上海图书馆,1996年12月20日上海图书馆迁往淮海中路1555号新馆。

提起1977年那时上海图书馆的情形,真是历历在目。王老激动地说,至今还记得当年上海图书馆开门时读者拥挤的历史影像:差不多每天清晨六点多,图书馆门还没有开,许多青年人就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长队,队伍甚至还影响了南京路的人行道。到了开门时间,读者就像潮水一样涌入。

令王老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涌入的人群,竟然把大门的玻璃给挤碎了。“那是英国人建造的房子,门玻璃是很厚的啊!”开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被挤到了门边上,只得大声喊道:“大家慢一点,慢一点,不要受伤!”

许多读者早晨挤进图书馆,基本就不出去了,有的带了饭盒或者几个大饼,由于图书馆里还有热水供应,一直到晚上图书馆关门才出去。如果中途一旦出去了,你原先占的座位也就没了。二楼的普通阅览室和期刊阅览室基本上全都挤满了读者,由于人太多,有的甚至坐在窗台上,有的连窗台位置也坐不上,就只能坐在地板上,甚至坐到图书馆室外的阳台上。

众多的青年读者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借阅相关文化补习书籍或在做“数理化”参考书中的习题,废寝忘食地借书、看书、自学。

王老回忆:“当时图书馆最热门的一套书就是《数理化自学丛书》,该书于196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全套分数理化共17册,这套丛书曾经一度让复习迎考的读者爱不释手!正是因为这套丛书的出现,给渴望考上大学的青年们带来了自信和希望,那些被“文革”耽误了的青年人的命运,从此有了改变。

这样壮观的读书场面,离“读书无用论”被叫停才只有一、两年的时间,这也印证了恩格斯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王老说道,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少有的一场读书热潮。在这场全社会的读书热潮中,上海图书馆留下了许多痕迹,它们成为这一特殊年代的历史见证。而当年莘莘学子朗朗的读书声,无疑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曲,让人们看到了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

这股“读书热”后来延续到80年代末,读者群也发生了变化,阅读趋向注重实用,由文化补习类图书转向了经济类。

40年前的“读书热”,恐怕会让今天的人们有些“自愧不如”。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还有多少人愿意给“读书”留出时间?在王铭庆看来,即使是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求知的过程。“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

猜你喜欢
王老数理化读书无用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论高中数理化知识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引导作用
分析高中数理化学习中的整体思维
八旬“高龄青年”爱玩乐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
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没用
养生没有“铁规律”
不是读书无用 而是你无用
老人和孩子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