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道玉的话

2017-06-20 22:40谭无名
中国收藏 2017年6期
关键词:读书无用先贤西江

谭无名

我是1987年上的大学,今年恰逢入学30周年。读书4年,工作26年。26年中,个人运命也随着时代而转变。经历了记者从无冕之王到“新常态”的过程;经历了条幅广告到今天自媒体广告的转变;也正经历着着艺术的光环渐渐褪去泡沫……

今天,我不是来叙述个人经历,而是要说说读书这个事。

我是“文革”时期出生的,在不读书、读书无用盛行的大环境中念了小学。前段时间有同学回忆出小学课本的内容,我则十分惭愧,一点也回忆不出了。

读大学期间,恰逢改革开放下海经商如火如荼中,学生厌学,新的读书无用论泛滥。最流行的案例是教授的收入抵不过一个卖茶叶蛋的。那時,我才大二呀,经过苦逼的初中高中,好不容易走独木桥过来的,现在你就跟我说“白读了”?

非常幸运,那一年我采访到了当时教育界知名人士刘道玉先生。我把我的困惑当作采访问题借机向这位武汉大学原校长讨教。刘道玉首先给了条辩证法:“社会上盛行读书无用,你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别人说不读书,你就拼命地读书,等他们觉悟时,你已经站在他们的肩上了。”

非常惭愧的是,我当时并没有理解刘道玉校长的深刻人生经验。毕业后就没有继续深造考研究生了。这是个遗憾。但是刘校长“别人越不做,你就越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的辩证法,在这26年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深刻的验证,也是激励自己不断学习的动力。

个人经历里跨度巨大的职业身份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都逼着你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读书。从纸媒记者过渡到广告策划,如果还可以说有相同之处的话,也说得过去。艺术策展人、艺术经纪人这个身份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中外艺术史你要学习吧?艺术原理、艺术创作你要知道吧?你还要看成千上万张字画吧?等于再学了一个美术学专业!

如果说这样的读书、学习经历还有被动色彩的话,我还可以告诉你们一个奇妙的转变,一个读书复合反应。如今,我又回到新媒体中来了。艺术行业并不比其他行业简单。我尝试了解古代中国字画领域,先从本土先贤艺术做起。

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又是一个未知的世界。首先我遇到的是一连串被历史深埋的先贤,以前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他们的前世今生也成为横亘在我们之间的障碍。要先读书,先学习,自己先熟悉。

然后又面临一个传播困境。互联网时代,我还能用传统媒体来进行传播吗?用微信公众号,我还能只是旧酒装新瓶吗?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是个传播工具的改变,内容、手段、技巧等都有新的要求,不是简单的图文并茂,是可视化的新传播,你不再是个简单的写作者,而应该是一个导演。

因为做的是先贤公众号,有机会接触很多前辈的故事。过去科举取人,要经历秀才、举人、进士的考试结果,才有可能做官,有工作,否则就是祖祖辈辈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当然,古人有自己的智慧,发明了耕读传家的方法,就是学而优则仕,不优则耕,耕也不忘读书。

最近做了一期“西江四戴”的公众号。清代乾隆嘉庆道光期间,江西赣南大余县出了个官宦大家族,“一门四进士,叔侄两宰相。”这个家族的代表是清代状元戴衢亨和其叔叔戴均元,都做过军机大臣,位高权重。他们的先祖是读书人、望族,安徽怀宁戴氏。但是轮到“西江四戴”祖父辈,已是家道败落,田无一亩,房无片瓦,甚至靠风水算命行走江湖。但是,他们的身上仍有读书人的种子。他们的先祖在大余县落户后,即开始课子读书,以致终于成就了“西江四戴”之美名。

非常奇怪的是,现在又有耳闻不断的读书无用论喧闹于市。我所成长的时代社会分工固定,变化节奏慢,职业也稳定。单从写作上来说,那时需要一个能写文章的作者,而现在是需要一个能调控大局、进行资源分配的导演。不读书不学习,还敢谈论读书无用论?我想你的未来肯定不是站在别人的肩上,而是被挂在某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吧。

快快去读书吧,而且是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自己不能享受到读书带来的好处 ,读好书,也可以种下棵种子,不定哪一代就成了“西江××”中一元!

猜你喜欢
读书无用先贤西江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
航拍貴州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月·端午咏怀
吟三八妇女节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先贤
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没用
不是读书无用 而是你无用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