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17-06-20 19:50刘艳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技术种植技术

刘艳

摘 要: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及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最大且分布面积较广,尤以北方地区为主。本文以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为例,简述了该地区在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所采用的先进技术。

关键词:肇源县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C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06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地处嫩江侧畔,寒地前沿,土质肥沃、温湿适宜,拥有着“塞北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绿色食品基地县。截止到2016年,肇源县内拥有耕地15.33万hm2,其中大豆种植面积超过1.1万hm2,拥有着极为可观的大豆种植收益。如此高产与该县在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优良技术是分不开的。

1 肇源县大豆种植技术

肇源县其所种植出产的大豆拥有相当高的品质与产量,已经成为黑龙江省乃至我国的主要大豆产区。在实际的大豆种植过程中,影响其品质与产量的因素会有很多,下文主要从品种选择、土地翻耕以及施肥3方面来简述该县在大豆种植方面的技术应用。

1.1 对大豆品种的选择

根据肇源县春旱风大,春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特征,所以应该选择抗病虫害、抗春寒能力较强的品种,为地区大豆种植获得最高经济收益。为了进一步提高种子播种的发芽率及产量,该地区还对种子进行了破瓣粒、虫蛀粒以及小粒的提前处理,选择在酸性土壤中撒播大豆种子,并同时在每1kg种子表面喷洒1.00~1.79g的钼氨酸再配合溶液实施拌种,待种子阴干以后再进行大豆种植。

1.2 对土地的翻耕整地

肇源县深知合理翻耕整地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威胁,在整地翻耕过程中不但要清除土地表面杂草,还要对土壤进行熟化、蓄水保墒处理,充分考虑到大豆作为直根系农作物的基本特点,即它的根系与根瘤在土壤结构中呈现上虚下实状态。尽量做到保持它的土壤含水量在20%~25%以上,且土壤容质量要小于1.30g/cm3,保持该状态能够实现良好生长发育。再者,整地方法应该结合耕地茬口及肇源县生产条件及生态特点来灵活展开。

对于某些需要深翻深松的基础地块,可以采用拣净茬子的方法,确保其靶深能够达到13~16cm范围,并且要做到翻靶结合,且耕翻深度要达到20cm以上,使农田中没有暗坷垃及大土块存在。肇源县为了更好实现翻耕整地深松,还利用深松机设备来实施耕地全方位深松,确保深松深度在40~60cm左右。

1.3 大豆播种

肇源县一般在春夏两季初期进行大豆播种,这也是当地大豆实现高产目标的关键。根据该县的大豆播种标准,其播种土层深度一般保持在5cm左右,要在平均温度在10℃环境下进行播种。具体来讲,肇源县目前主要采用了2种大豆播种方法。

等距穴播法,该方法能够通过加大耕地穴间距离来实现对大豆的良性播种栽培,它利于提升播种质量,也能提高春夏两季的播种效率,肇源县利用该方法照比传统大豆播种方法其成功率高出33%左右。另外,该方法也能够有效延长大豆在田间的封垄时间,进一步提升大豆的光能利用率与通风率,为大豆单位产量增产提供前提条件。

垄三栽培法,该播种方法主要通过合理利用大豆种植面积来提升大豆产量,丰富栽培技术内涵。它的主要做法就是深松土壤和田间垄面双航并排种植。在施肥方面,主要通过分层施用面肥和底肥来提高大豆栽培效率,为大豆增产奠定前提条件[1]。

2 肇源县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肇源县在大豆种植栽培过程中也十分注重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其技术丰富,主要针对北方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灰斑病、霜霉病、菌核病、蚜虫、食心虫、红蜘蛛等等进行有效防治。

2.1 对土壤的管理

为了做好大豆病虫害预防工作,肇源县在大豆栽培土壤管理方面主要做到了轮作倒茬和施肥处理。轮作倒茬,考虑到许多病虫害病原通过病残体在土壤表层越冬,所以肇源县内利用轮作倒茬的方法来清除植物殘体,并在秋季对耕地进行深层翻地,希望有效降低病虫越冬基数。通过这一措施,也能实现对大豆紫斑病、细菌所引发的叶部病害发生与流行的有效遏制;施肥处理,肇源县主要对大豆实用腐熟程度较高的有机肥,通过腐熟过程来杀死各种病虫害虫态、虫瘿以及病原体,尽可能减少由于施用有机肥而造成的人为病虫害传播。

2.2 病虫害的防治

以大豆菌核病为例,该疾病主要侵染大豆的茎秆位置,而且容易在夏季7月下旬时发病,尤其是在生长密度较大且低洼地区发病最为严重。为此,该县所采用的防治方法是剔除菌核,在秋季提前翻耕整地,配合轮作换茬来拔除病株。另外,也会针对大豆菌核病来混合使用农利灵、多菌灵、菌核净、益微等杀虫特效药,以期达到根除结果[2]。

3 总结

肇源县在北方地区多年的大豆种植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技术经验与病虫害防治经验,最大限度减小了病虫害为大豆作物栽培所带来的威胁,提高了地区大豆质量及产量,为我国大豆产业整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丽娜.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究[J].种子科技,2016,34(07):51,53.

[2]唐国贵.探讨北方大豆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20):116.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技术种植技术
大红袍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