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农业经济的特征及转型对策研究

2017-06-22 14:49张艳侠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县域农民农业

张艳侠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涡阳县农业经济的特征及转型对策研究

张艳侠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从涡阳县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涡阳县农业经济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转型的必要性,探讨了涡阳县未来农业转型的出路,主要包括政府在农产品价格的维持、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补贴的落实、财政资金对农民教育的投入以及生态农业的建设等。

农业经济;县域经济;转型对策;涡阳县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界,以县级政府为主要推动者,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齐全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1]。县域经济是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纽带,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国家“十三五”规划也强调“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决胜阶段,能否摆脱贫困,关键是要打好“扶贫攻坚战”。中国的贫困地区大都在乡村,与乡村联系较为紧密的县城,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张波以河北省为例,提出了非资源型县、资源型县、城郊县三种类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模式和路径[2];周海兵从品牌建设、产业结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四川省达州市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3];田丽从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入手,得出当代农业发展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打造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4]。曾尊固等人对江苏省的发达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5]、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域模式[6-7]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8]等进行了研究;冯健结合新区域形象的建设分析了河南兰考县这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9]。大量的研究从农业的角度考察县域农业的发展,但针对县域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基于此,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县域农业经济应如何发展、其出路何在。

一、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亳州市的市辖县,地处皖、豫、鲁三省交界。区域总面积2 107平方千米,主城区面积2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63.7万,地区生产总值204.8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9 425元(截止到2014年)。该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属于季风气候区,这些条件都为涡阳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研究涡阳县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状况,力求数据的真实性、可获得性,相关数据来源于2005~2014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涡阳县人民政府网等。

二、涡阳县农业经济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一)涡阳县农业经济特征

1、大量可供利用的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主要分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包括农业人口、劳动力、交通运输情况等。涡阳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其面积为1 311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62.2%;地处淮河流域,涡河横贯东西,夏季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这些条件都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经济资源方面,农业户籍人口149.2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2%,为农业种植提供了大量劳动力。青阜铁路纵贯南北,省道307和202两条公路线穿过境内,为农产品的对外输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政府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推动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农业生产以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

涡阳县一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家每户按人口均分田地,自给自足经营。农业生产呈现出小而分散的特征,土地经营权掌握在农户手里,从而形成普遍的超小型土地经营格局[10]。2014年涡阳县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2亩,每种农作物种植区域按人口平分,在种植管理时特别耗时耗力。因为每家每户土地数量有限, 仅靠部分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就可以耕种[11],所以从事农作物种植的一般是家庭成员,没有专业化的团队进行管理。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用地会因为城市的扩张而被占用,人均耕地面积会逐渐减少,农业经营规模也会越来越小。

3、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为“季节性农民”

经实地走访涡阳县的农村地区可发现,偌大的村庄几乎看不到青壮年劳动力的身影,种植农作物的人群大多为中老年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但是这些农民的工作一般多是没有保障的临时工作,与城市职工的工资待遇差别很大,所以他们不愿意完全放弃农作物的种植从事非农生产,到农忙或年底时会选择回家。这些“季节性农民”就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

(二)涡阳县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城市就业水平降低,使得去城市打工的农民失去工作,只能回家种植农作物,农村收入水平下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2]。涡阳县一直是传统农业种植区,现如今工业发展很快,农产品处于劣势地位,工农业之间的差距愈演愈烈,涡阳县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主要表现在农民的生产由自给性转向商品性,避免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通过对分工的逐渐完善来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效益[13]。例如江苏的海安县,以禽蛋和茧丝绸业为重点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大规模经营[5]。而涡阳县主要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在农产品加工、销售这一环节存在着短板,其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以农业为主导的龙头企业。

2、农业种植成本不断上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如表1,2005~2014年涡阳县农民纯收入从2 565元增长到9 425元,年均增长率为15.6%,根据安徽省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5~2014年全省农民的纯收入由2 640.96元增长到12 499.6元,年均增长率为18.85%。由此可见,涡阳县农民纯收入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且增长缓慢。农民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但其价格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若在丰收年份,农产品市场价格较低;在歉收年份,价格虽增加,但产量减少,这两种状况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农民的收入不高。目前,机械化在农业种植的推广上力度很大,包括耕地、撒化肥、喷打农药、收割这一系列的环节都是用机械完成,但是所花费用过高,再加上农业种植中农民付出的劳动和时间成本,最终农民获得的纯收入很低。

表1 2005~2014年涡阳县农民纯收入的变化情况 (单位:元)

资料来源:涡阳县人民政府网、前瞻数据库

3、农业基础薄弱,极端天气的出现造成致命性的打击。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如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涡阳县的农业受到了巨大影响,在种植黄豆、玉米的季节,洪水淹没了整个田地,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2016年6月份正值涡阳县收获小麦的时间,由于天气严重干旱,导致小麦每亩产量急剧下滑。而且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劣质小麦大量在市场上流通,也大大制约后期小麦价格的上升空间。当地目前饲料企业采购新麦价格多在0.90元/斤以下,远低于农民的预期,农民不愿意卖①。

4、农业经营技术水平较低,传统的种植方式低效率。这与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有很大关系。经过调查可发现,一般在家经营农业的大多是文盲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他们一直沿用老一辈传统的种植方法,对农业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科学的见解,也没有接受现代化农业种植的培训。虽然每年产量也可以维持生活,但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相比,产出很低。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政府科学种植农业的宣传不够,没有适时组织相关农民或村干部进行前期培训;第二,农民自身的意识淡薄,思想较为落后,不肯接受现代科学的指引,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5、农业生产环境恶化。首先,农用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地退化。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每年将大量的化肥投入到农田里增加土壤肥力,但化肥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不合理的使用不仅不会提升农作物产量,还会降低土壤肥力,使农业减产。其次,农民乱弃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农村居民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白色垃圾,这些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埋在田里很难分解,不利于农业生产。最后,农村家庭的家禽养殖粪便污染范围大且难以管理。农村的家禽养殖一般都处于放养状态,没有固定的场所管理,很容易产生粪便污染,既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的生活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涡阳县农业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一)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首先,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2014年涡阳县人均GDP仅为16 410元,在全省的62个县级城市中,排名第54位,与全省排名第一的繁昌县相差60 647元,62个县的人均GDP为28 937.1元,说明涡阳县人民的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次,县城内的企业大多以煤化工、机械化工、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缺乏资金密集型和高科技企业。

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结构,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

(二)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如图1,2005~2014年期间,涡阳县城乡可支配收入差距由7 933元增加到31 555元,农村居的可支配收入到2014年还未达到城市2005年的水平,仅为8 415元。这说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技术水平落后,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劣势,农村和城市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种差距的存在很容易引起社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图1 2005~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

(三)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农业内部结构是指农林牧渔业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各自所占的比重的变化[14]。由表2的数据资料可以发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上升的速度很快,由2005年的3 178元增长到2014年的92 311元,年均增长率45.4%,而农业和畜牧业由于基数较大,增长的幅度较快,林业和渔业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幅度很小。

表2 2005~2014年涡阳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变化情况 (单位:元)

资料来源:2005~2014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从图2中很容易发现2005~2014年期间农业所占比重的总体趋势呈下降状态,由2005年的63.61%降到了2014年的59.54%,但一直在60%~70%水平上波动;其次,畜牧业所占比重仅次于农业,位居第二。在图中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重, 由2005年的0.76%增长到2014年的10.88%,林业和渔业的变化不明显,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发展动力不足。由此可见,农业内部结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因此,需进一步加快农业内部结构比例的调整,提高林、渔业的比重,促进农业内部经济协调发展。

图2 2005~2014年涡阳县农林牧渔业所占比重的变化资料来源:2005~2014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四、涡阳县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居高不下,投入的劳动力、土地、时间成本较大,这对经济的转型发展是有影响的。为了经济更好的发展,应降低农业的比重,将更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畜牧业、林业和渔业中。例如,鼓励农民家禽的养殖,为农民的创业提供市场;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乱砍滥伐;对于渔业的发展,应该从注重养殖方面,宣传适度捕捞的重要性。

(二)对农产品实行宏观调控的管理

粮食作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都很小,不管任何时候都需要政府宏观调控的管理。根据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农产品丰收的年份,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价格较低,此时政府应该通过收购市场上多余的农产品,以维持供求的平衡,维持农产品的正常价格,政府对农产品的购买也就变相的成为对农民的补贴;在农产品歉收的年份,由于供给过少,市场上会形成疯抢的局面,农产品价格被抬升,政府可以将以往收购的农产品投放到市场中以维持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政府的这些调控管理,必须要保证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为经营农作物的农户谋福利。

(三)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

首先,政府应该对农业种植户进行补贴,以防工农业剪刀差的进一步扩大,并确保这些资金能最终落实到每位农户手里。其次,多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的农

业种植理念,例如,美国政府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干预,制定切实的法律制度保护农民的利益[15];最后,建立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体制,促使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如日本的农业为了解决土地分散和规模小的情况,颁布法律建立“以村落为基础的法人组织”以扩大生产规模。此外,还可以对不善于经营农作物的分散农户进行签约承包,组成生产性合作组织,利用机械和劳动力等生产性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合作[16],有利于促使农业种植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化转变,产生规模经济。

(四)提高农村的受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

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民种植农业的专业技能。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务,这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014年涡阳县公共教育支出仅占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19.31%,这些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应将受教育水平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对于没有按时完成教育的儿童,政府应对其父母做思想工作,改变“读书无用论”的不正确思想;对农民做关于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如果存在文盲、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不懂得科学种植农作物的农民,应统计出名单,在每一个村落建立农业种植技能培训的学校,强制性的让这些农民在学校参加现代农业种植理念的培训,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种植农作物,对于表现优秀的农民颁发荣誉证书。

(五)建立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追求“绿色GDP”的适度发展,绿色GDP是指将经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作为追加投入看待,从原有的经济总量中予以扣除,得到的经过环境因素调整后的产出指标[17],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效益为代价,这种发展所需要的代价是我们无力承担的。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生态农业更加注重农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18]。建立生态农业的同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相适应。根据生态农业的特点,调整农业经济的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主要措施有解放传统的农业思想、更新种植观念,宣传生态农业的重要性、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等。

注释:

① 来源:粮油市场报,http://www.feedtrade.com.cn/yumi。

[1]刘福刚,孟宪江.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EB/OL].http://www.china-county.org/a/xyjjzx/zjs/2011/1027/6917.html,2016-12-08.

[2]张波.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模式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4(44):10-13.

[3]周海兵.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6):174-174.

[4]田丽.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J].农业经济,2016(5):36-38.

[5]曾尊固,熊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合作经济组织地域模式探析[J].经济地理,2000,20(4):67-71.

[6]曾尊固,熊宁,范文国.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2,21(1):115-124.

[7]曾尊固,熊宁,沈思保.较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0,19(2):120-127.

[8]罗守贵,曾尊固,王伟伦.苏南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模式探索[J].地理研究,2001,20(2):247-256.

[9]冯健.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模式与战略——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9,24(5):811-821.

[10]蔡秀玲.农业小规模经营与交易成本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3(1):54-57.

[11]石传刚.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2):39-41.

[12]陈斌开,林毅夫.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J].南开经济研究,2010(1):3-18.

[13]张九汉.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再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01(5):16-19.

[14]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J].农业经济问题,1998(2):27-31.

[15]邵砾群,陈海,夏显力,等.美国农业转型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2(11):6-8.

[16]胡霞.日本农业扩大经营规模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农村经济,2009(5):66-67.

[17]修瑞雪,吴钢,曾晓安,等.绿色GDP核算指标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7,26(7):1107-1113.

[18]翟勇,杨世琦,韩清芳,等.生态农业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54-60.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Guoyang County

ZHANG Yanxia

(TheCollegeofTerritorialResourcesandTourism,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2,China)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problems and the necessity of transition and discusses the future way of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Guoyang County from the poi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It mainly includes price maintena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the investment of financial capital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peasants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so on.

agricultural economy; county economy;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Guoyang County

2017-02-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63);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2015cxsj1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艳侠(1993-),女,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F327

A

1009-9735(2017)03-0067-05

猜你喜欢
县域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