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

2017-06-22 21:06于志和刘同国金宙刘树征刘凯
中外医疗 2017年6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骨科

于志和+刘同国+金宙+刘树征+刘凯

[摘要] 目的 分析骨科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基础、药物及机械预防措施,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措施治疗,对出现DVT患者分别采用溶栓、抗凝血,手术取栓治疗,比较两组在DVT发生情况的差异以及不同治疗方法上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出现DVT几率17.5%明显低于观察组无任何预防措施下几率52.5%;3种治疗手段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77.7%、90.0%。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多种预防和治疗手段对创伤骨科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骨科;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c)-0057-03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Department of Traumatic Orthopedics

YU Zhi-he, LIU Tong-guo, JIN Zhou, LIU Shu-zheng, LIU Kai

First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Chengyang Distric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2661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department of traumatic orthopedics. Methods 80 cases of operation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the test group adopted the basic, drug and mechanism preventive measure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adopt any measures fo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occurrence of DVT and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DVT in the test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17.5% vs 52.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ree treatment means was respectively 88.9%,77.7%,90.0%,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Adopting multiple preventive and treatment means is of a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us after the traumatic orthopedics surgery.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Deep vein thromb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深靜脉血栓(DVT)是骨科创伤中常见的一种病症[1-2]。引发深静脉血栓主要原因为静脉血管壁的破损,血液呈现凝固化状态,流动速度缓慢。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血管阻塞引起致死性肺栓塞、下肢深静脉功能性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在骨科创伤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在18%~40%,在骨科病症中成为致残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3-5]。如何在骨科创伤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该文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骨科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骨科确诊收治的创伤骨科手术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试验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在27~60岁,平均年龄(35.3±5.2)岁。其中采用股骨骨折术8例,髋关节置换术6例,股骨髓内钉固定术11例,钢板内外固定支架术14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7~63岁,平均年龄(36.4±4.7)岁。采用股骨骨折术9例,髋关节置换术6例,股骨髓内钉固定术13例,钢板内外固定支架术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预防措施

试验组患者采用多种预防方式联合作用。包括:基础预防、药物预防、机械预防3种方式。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

1.2.1 基础预防 手术后早期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术后2~3 h可进行指关节屈伸来回规律运动,术后2~3 d可进行腿部关节转动活动,术后1 w可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术后1~2 w可根据创伤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

1.2.2 药物预防 术后12 h对试验组患者静脉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H20100484)5 000 U,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适当添加药物治疗。例如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需同时给予华法林钠片(H20110108)维生素K拮抗剂。

1.2.3 机械预防 患者在术后静卧平躺时,由护理人员进行创伤骨科适当力度的按捏,按摩2~3次/d,时间不少于20 min/次,不长于1 h。患者创伤恢复至正常尺寸时,加大每日按摩量及力度,按摩4~6次/d,时间不少于20 min/次,不长于1 h。15 d为1个疗程。

1.3 诊断方式

患者在创伤骨科术后对深静脉血栓的察觉程度很小,该病症临床特征表现在术后发病迅速,创伤部位易出现疼痛、肿大现象,对患者的活动造成障碍,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跛行、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在对深静脉的症状判定中,彩超检查对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疼病症能够准确的检测,对创伤部位静脉血管血流速度、流量等进行监控检测。对症状较为严重或复杂的患者可采用多种检测手段联合甄别,如CT静脉造影等。

1.4 治疗方法

对试验组患者出现的深静脉血栓可采用3种治疗方法,分别为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和手术取栓。治疗方法:对创伤患处进行简单处理,用弹力绷带包扎患处,对创伤处肌肉进行适当按摩,鼓励患者主动活动,提高肌肉收缩能力。病症严重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植入下腔静脉过滤器的方法,以此避免静脉血栓脱落,降低引发肺栓塞的可能性。对创伤骨科手术1周内患者采用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同时联合阿司匹林等抗凝血类药物,对血栓阻塞的溶解有更高的疗效。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DVT类型情况差异;比较试验组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情况。

1.6 DVT疗效判定

显效:创伤患处无明显肿胀,肌肉能够正常收缩,关节能够自然活动。有效:创伤患处疼痛肿胀感略有改善,静脉造影结果显示静脉脉血栓程度减轻;无效:创伤患处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或出现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

1.7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症表现情况。试验组(40例)中出现DVT 7例,占试验组总数17.5%。其中周围型深静脉血栓3例,中央型2例,混合型2例。与对照组无预防、治疗措施相比,对照组出现DVT 52.5%,周围型患者6例,中央型8例,混合型7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深静脉比较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方案疗效比较

将28例DVT患者分别采用3种治疗方式治疗,溶栓治疗显效55.5%,有效22.2%,无效患者仅1例,占11.1%。抗凝治疗DVT疗效显效44.4%,有效33.3%,无效22.2%。手术取栓治疗后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溶栓和抗凝治疗总有效率88.9%、77.8%,手术取栓与另外两种治疗方式在DVT治疗疗效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创伤骨科术后引起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是一种骨科常见术后症状,因损伤导致静脉结构变化,血液中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使血液循环流动速度减慢,表现出血栓的状态[6]。骨科损伤患者错误的认识使术后肌肉活动减少,肌肉收缩性减弱同时也阻碍血液流动速度。在针对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手术各时期的预防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7]。根据患者病情特征以及个人情况特点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例如手术程度较简易的患者可采用简单的基础预防即可。手术程度较大的创伤可联合一定药物和机械方式作用,例如髋关节术后给予肝素抗凝药物治疗,术后加强机械预防措施,3~4次/d按捏患处,锻炼肌肉收缩性,加快恢复速度[8-9]。

分析该研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半个月深静脉病情程度。对照组在没采用任何预防措施的状态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为52.5%,其中周围型28.6%,中央型38.1%,混合型33.3%。试验组患者术后联合基本预防、药物预防、机械预防等多种措施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17.5%,与对照组DVT几率相比,试验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几率明显减少,两组DVT发生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較3种治疗方式在治疗DVT中疗效情况。溶栓治疗总有效率88.9%,抗凝治疗总有效率77.8%,手术取栓总有效率80.0%。采用手术取栓的方式在治疗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疗效均比保守疗法溶栓及药物抗凝效果更佳。蒋宇平等[10]在相关研究中提出手术取栓更适用于中央型和混合型DVT。周围型DVT可通过药物抗凝或溶栓的方式溶解堵塞的静脉血栓。

综上所述,在临床骨科中,根据患者创伤程度以及个体差异应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避免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如术后患者已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可根据病情时间以及个体差异采用不用的治疗手段,选择最为安全、有效的方式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并发。

[参考文献]

[1] 程海松,吴亚军.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240-241.

[2] 康光明,周劲松. 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2):91-94.

[3] 罗敬.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 中国疗养医学,2016(7):728-730.

[4] 周娜.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6(24):219-220.

[5] 朱军华,肖志英,李智英.参附注射液对腹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治疗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6, 25(9):1826-1827.

[6] 王琮. 高龄患者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158-159.

[7] 栾玲,王桂华,李丛聪.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3,32(14):158-159.

[8] 刘畅,刘玉杰. 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与预防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593-597.

[9] 肖世尧,吴硕超. 下肢骨折超急性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意义[J].中外医疗,2015,34(20):81-83.

[10] 蒋宇平,吴婷婷.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3):99-100.

(收稿日期:2016-11-27)

猜你喜欢
深静脉血栓骨科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分析
骨折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