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让教育回归“自然”

2017-06-22 14:41孙凯莉
教育家 2017年18期
关键词:自然师生学校

文|邵 杰 孙凯莉

大道至简,让教育回归“自然”

文|邵 杰 孙凯莉

教育这件大事,永远处于进行时。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自然发生的,它内在地蕴含了人类主动求知的渴望。实质上,教育就是一场“修行”,是个体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的特别旅程。教育的主体是“人”,其本源追求是要让人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对于教育者而言,最大的幸福便在于“发现”与“传递”,发现教育之美,传递教育之爱。北京二中亦庄学校校长王教凯,站在新的时代转弯之处,以“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的理念为依托,在学校全面开启了全新的教育实践。晨曦易夕,一年多的时间内,为使每个孩子能够开心、每个教师能够舒心、每位家长能够安心,在王校长的带动下,学校深入探索、广泛调研,积极“寻路”,用“温暖”的底色,填充着学校教育的蓝图。

>>数学课堂上的王教凯校长

以爱为名,坚守教育信念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就是爱的衍生。教育之道,唯“爱”而已。“爱”是无声的,却可以是有形的。王校长认为,教育需要大爱,要有大的格局与情怀,这种思想,也深深地烙印在学校的信念当中。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是“幸福教育”的践行者,“倡导爱与尊重,让每个孩子都接受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让每位教师都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让师生生活得更有尊严、更高贵、更充实、更有意义”,这是北京二中亦庄学校所要达成的理想预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化,教育大环境的改变使学校迎来新的契机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学校立足现实,进一步丰盈了“幸福教育”的内涵:

“一所真正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温情的校长带着一群有温度的人,干着一件温暖的事。”这是学校对自己的鲜明定位,“温暖”,也就成了学校“幸福教育”的首要关键词。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所点燃的是受教育者心中跃跃欲试的火苗,这些火苗聚集在一起便会带来无尽的温暖,将这份温暖加以放大就自然地能够感染每一位师生,营造出和谐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氛围。另一方面,“温暖”也是学校的精神合力,是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能量来源。欣赏与尊重,是学校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与标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高度重视对师生优势与潜能的挖掘,并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展示平台,使其绽放出耀眼光华,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负责任”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态度,也是“幸福教育”的另一个构成要素。它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

其一,作为领导,必须要有勇于承担的魄力。干部队伍可谓是学校的代表与“意见领袖”,他们身上更多地承载了学校的希望与未来。干部不仅要有与自身职位相匹配的能力,更要有与之相当的“承受力”,要有坚定的信念与甘于奉献的激情。面对未知,要敢为人先,紧握时代脉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其二,教师必须要自然地去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与主角,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的天性使然。教育是双向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专业素养,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诉求,获得职业幸福感。其三,学生也要学会负责,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鞭策他们认真思考、及时总结,为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而躬耕不止。

生命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它的价值不是取决于长度而是取决于质量。每个人对生命的预设都有所不同,教育的意义就是帮助人看清自己的真实内心。“舒展生命”被纳入“幸福教育”的理念体系已是必然。生命理应是自由的、快意的、洒脱的,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最美好的人生,是北京二中亦庄学校孜孜以求的办学境界。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是会贯穿其整个生命进程的。学生在这里开始遇见自己的第一步,逐层解开有关生命的密码。“定制你的未来”是学校的倡议,也是学校的殷切嘱托。学校所做的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尽到自己的育人职责。

文化为根,铸造优良品格

文化就是人化与化人,它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行的“源头活水”。文化意识的觉醒是现代中国的发展必备,文化是非显性的,是能够直击人心的,具有经久不息生命力的特殊存在。

>>学校“课后一小时”推介活动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最常被提及的文化字眼。北京二中亦庄学校将“和”作为学校文化的发力点,提出了“和而不同,学最好的别人;尊重个性,更好地做自己”的目标,引导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相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同是常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人都是优缺点并存的矛盾统一体,这也为取长补短创造了可能。“和而不同”是指要在不同中找到可以融合的地方,达到和谐共生;“学最好的别人”是在教给孩子正确的处世之道与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借鉴才能有进步,以他人为镜,方能明得失;“尊重个性”体现了教育的包容性,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不管是怎样的个性都不能被当作是异类,尤其对于未成年的学生而言,情绪上的多变、心理的敏感,使得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力图成为学生的“避风港”与心灵上的依靠,让他们自然地与学校贴近,与学校一起勇往直前。对自我的认知是永恒的命题,可以说,人们终其一生都是为了去发现自己,塑造自己。对“更好地做自己”,王校长有着特别的解读,他并不赞同普遍认为的“做更好的自己”这一观点,认为这种说法是在暗示学生还不够优秀,进而造成其信心的缺失。在他看来,能做自己,就已经很是难得。学校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去相信自己,爱自己,为了成为自己而不懈努力,如果人人都能更好地做自己,自然会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五指文化”是学校的另一个文化重心。它是以“自信、自由、自主、自省、自然”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大拇指代表着“自信”,自信是一个人的精神骨架,也是人的气质展现,学校希望师生们能够拥有最昂扬的姿态,进而去接受时代的召唤,为社会建设增添力量;食指则代表着“自由”,自由是对人的解放,学校应当为师生创造一片自由的学术天地;代表“自主”的中指,是为了提醒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其独立地去应对、处理问题,提升自我;无名指代表着“自省”,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找出问题并将其转化为发展的机遇;常思常省,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进步;小指代表的“自然”,则是指学校坚持要让教育自然发生,师生自然发展,做最温暖、自然而然的教育。

>>孩子们参加2017年大兴区中小学生舞蹈节

>>孩子们在中草药课程中制作的手工香囊

为了使师生时刻被浓郁的文化气息浸润,学校建起了三层的读书长廊,王校长分别以“常遇见”“心悦读”“圆君梦”命名:“常遇见”主要指学生要多读书、常读书,与书籍亲密接触,同时实现“以书会友”,发生更多“遇见”的故事,遇见更好的自己;“心悦读”,旨在让学生静心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圆君梦”则是阅读最终的结果。

以文化为根,学校才能更持久地站立;以文化为根,教育之树才能长青。文化是学校的名片,也是学校的创新依据。文化作为学校意识领域的支柱,是学校筑梦前行的不竭动力。以文化锤炼师生品格,彰显了学校的人本理念与家国情怀。

多样活动,演绎多彩生活

为促成学校理念与文化的落地,北京二中亦庄学校上演着异彩纷呈的多样化活动:

“我和校长有个约会”是学校独一无二的“时尚会餐”。每周一个中午,王校长会邀请部分学生共进午餐,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心声,细心解答孩子们的疑问,通过孩子了解学校,也让孩子对学校有更清晰的认识。就餐环境虽简约,气氛却是异常的热烈与温馨,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温暖而灿烂,这样的餐桌也成了孩子们竞相争取的小小舞台。而此类“约会”,并不只限于学生层面,每周一的上午,王校长会在茶歇室与教师进行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在最短周期内予以解决,让教师感受到了尊重与关爱。

此外,为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小学部在近期举行了主题为“我是中国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的“2017年艺术季”启动仪式。在“风采展示”环节,学校以“时间仙子”转动中国历史时间轴的方式,依次展示了商朝甲骨文、汉朝花绳、宋朝三字经、清朝京剧等内容,让学生跨过时空的沟渠,品读历朝历代的艺术特色,并组织各年级分别齐诵国学经典,以向历史致敬。该艺术季持续一个月,期间,有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讲座,还有校园游艺宫等活动,让学生在文化的海洋里恣意遨游。

开放,是当今时代的特征;世界眼光,是当代学生的必需。学生除了要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之外,还要到世界的百花园中去“采蜜撷英”。为了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学校带领学生们开展了“四个一”社会大实践活动,前往国博、首博、抗日英雄纪念馆等,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甚至组织学生去外地进行一周之久的文化研学之旅等,让学生们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广大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在真情实景中,学习、吸收历史、地理、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

劳动意识与能力的欠缺是现在许多学生的发展短板,为了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学校发起了走进“红星集体农场”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学生、教师和家长充分调动起来。在活动之前,各学科老师围绕主题讨论并制定了科学的学习任务单,涉及数学、语文、科学、体育等学科,各班班主任也多次与班级里的家长志愿者沟通、协商关于交通、食品、炊具等问题,学生们则通过分工合作,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提升了收集整理数据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在野炊活动中,每位同学都表现得十分主动,还懂得了分享,将亲手制作的美食送给其他组的同学。老师们则冒着酷暑,拖着沉重的“履带”,组织孩子们进行“车轮滚滚”竞赛,很多老师都是满面灰尘,一头杂草……

对头脑的武装永远都不能放松。“不忘初心跟党走”的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上,王教凯校长对同学们深情寄语,鼓励他们珍惜大好年华,并对学生们提出了四字要求:温、文、稳、问。“温”即要做一个温暖的人,创造温暖、传递温暖;“文”指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有坚强的学习基础的人;“稳”是希望学生们要有一个稳定的心态,有一颗坚毅的心,积极向上,淡泊名利,勇敢地面对困难;“问”则是希冀学生多思多问,做勤学好问之人,问出好问题,得出好答案。简单的四字饱含了学校对学生的厚望,对“少年智则国智”的理想寄托。

课程引领,成就优质“全人”

课程是学校教学行为的载体,是联系师生的主线,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深化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

北京二中亦庄学校构建的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横向打破了学科间的限制,加大了对各学科的整合力度,使学生们学习到更加全面的知识。同时,又在纵向打破了学段间的门槛,紧紧围绕“学科素养”这一中心,确定了“文化课程自上而下、科体艺课程自下而上”的大方向,从学科拓展、学科文化、学科实践三个维度为学生提供课程保障。

另外,在尊重文化的理念下,学校还开发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国戏”——京剧,“国乐”——古典声乐,“国术”——太极,“国药”——中药,“国学”——经典诵读等五大特色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与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碰撞,让传承变得自觉、自发。其中,《体验中草药种植,弘扬中医药文化》项目获得了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等殊荣。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关于激发学生课外兴趣的课程实践。学校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做到“课尽其用”,学校在学期初开设了“选课超市”,确定学生感兴趣的多门课程供其自由选择。学校共研发出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花式跳绳在内的体育特色项目20个;京剧、合唱舞蹈、戏剧曲艺、纸花工艺、泥塑等在内的艺术活动项目22个;几何机器人、3D打印、神奇的化学在内的科技项目18个,全方位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学生在全国、市区级科技比赛中获奖50余项,在全国、市区级艺术比赛中获奖90余项;学校蝉联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跆拳道比赛总冠军,成为“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再者,由于教师的素养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是常抓不懈:每学期末,学校会组织为期多天的全校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名师到校讲座,为老师集中上课,答疑解惑;学校还积极承办区级各类教研活动,将外校资源“引进来”,为老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课改·课程·课堂”的专题培训,是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全景式展望与细节化解析;“问道·悟道·论道”首届课改“思享汇”,让教师们畅谈自己的课改心得,分享经验,汇聚思想。

“点燃内心,成就全人”是学校课程活动的宗旨,只有唤醒师生的进取意识,才是最自然的、最富生命力的教育方式;“全人”是学校对培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高品质人才”的提炼,也是学校牵引学生勇往直前的生动轨迹。

教育,要像树木一样自由、自然地生长。文化是根,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的生命自由舒展是学校教育的真谛;制度为干,多措并举,为师生成长护航;老师是枝,努力萌发向上的枝芽,和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雨露滋养;课程是花,每一朵花都是老师们精心设计的结果,向人们展示着学校教育的风采;学生是果,他们独立又饱满,在阳光下展示着最真实的自己;特色活动是叶,不仅把教育的多姿多彩呈现出来,还有利于发生光合作用,制造教育养分,促进文化的传播,使教育充满活力。

正所谓大道至简,做好教育的唯一诀窍便是要使“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生生不息的依赖。教育没有固定的条框,学生有着对自由的向往,让教育回归“自然”,是一所学校最大的担当。北京二中亦庄学校,正是这样一所“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理想学校。

>>学生参加创客比赛

猜你喜欢
自然师生学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学校推介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