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6-22 14:23方晓瑞
关键词:食道癌毒副作用氟尿嘧啶

方晓瑞

(许昌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 许昌 461000)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晓瑞

(许昌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 研究在食道癌的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的效果,为今后的联合药物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院肿瘤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食道癌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3周期后,观察组中CR3例、PR7例、SD13例、PD7例,总有效率为33.33%,临床获益率为7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毒副作用:治疗期间,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0%,对照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6.67%,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在食道癌治疗中的总有效率与临床获益率无关明显优于单一用药,而且不会增加患者的毒性反应,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食道癌;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不良反应

食道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6位[1],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化疗成为食道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研究中将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在食道癌治疗中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60例观察对象均选自我院肿瘤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食道癌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观察组年龄34~59岁,平均(49.61±5.35)岁;男性17例,女性13例;病程9~64个月,平均(24.12±6.42)个月。对照组年龄32~60岁,平均(46.75±5.64)岁;男性16例,女性14例;病程11~61个月,平均(22.67±5.5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病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进行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抗肿瘤化学治疗方案为单一药物治疗,药物采用奥沙利铂(沈阳志鹰药厂,国药准字H2012623),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5%葡萄糖500 ml,22 d为1个周期,1疗程3个周期;观察组的抗肿瘤化学治疗方案为联合药物治疗,在奥沙利铂的基础上联合氟尿嘧啶(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121615),第1、2 d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5%葡萄糖500 ml,同时推注氟尿嘧啶300 mg/m2;此后20 d将氟尿嘧啶(600 mg/m2)加入输液泵中静脉输注,22 d为1个周期,1疗程3个周期;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毒性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采用骨髓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物理检查等,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与WTO抗肿瘤药物客观疗效标准为基础。病灶完全消失4周以上为完全缓释;肿瘤最大垂直径、直径乘积之和降低超过50%4周1上为部分缓解;乘积之和减少不足25%为稳定;乘积之和增加超过25%,或出现新的病灶为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中,针对不良事件的常用术语作为毒性反应的评价标准,对患者毒副反应进行评定,分级在0°~Ⅴ°。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中CR3例、PR7例、SD13例、PD7例,总有效率为33.33%,临床获益率为76.67%,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毒副作用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2例血小板减少,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共发生3例骨髓抑制的毒副作用;2例腹痛、4例恶心呕吐,共发生6例胃肠道反应的毒副作用,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0%;对照组1例血小板减少,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共发生2例骨髓抑制的幅度作用;3例腹痛,3例恶心呕吐,共发生6例胃肠道反应的毒副作用,毒副作用发生率为26.67%,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呈现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该病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丧失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晚期食管癌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为顺铂+氟尿嘧啶,但有效率仅为33%~36%[4],目前尚无明确的二线化疗方案。

奥沙利铂(OXA)是食道癌的常用治疗药物,属于第三代铂类药物,与前两代铂类药物相比除了具有广谱抗药性之外, OXA的抗瘤活性与DDP不同,含有的DACH基团空间位阻作用较强[5],OXA以DNA作靶点,铂原子与DNA 链形成交联,进而阻断肿瘤细胞DNA复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DDP无交叉耐药性。氟尿嘧啶是现阶段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抗嘧啶类药物,对于晚期食道癌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且与OXA可以协同作用,提高肿瘤细胞的杀灭效果[6]。

本组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3.33%,临床获益率为7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在食道癌治疗中的总有效率与临床获益率无关明显优于单一用药,而且不会增加患者的毒性反应,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蒋海花.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食道癌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1):34-35.

[2] 王春梅,穆秀芝.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04-105.

[3] 秦玉芬.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3):87-88.

[4] 杨会燕.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用于晚期食道癌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157.

[5] 李素珍.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60例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2):73-74.

[6] 王争君,孙战文.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J]. 现代肿瘤医学,2016,1(24):228-229.

方晓瑞(1987—),女,河南许昌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肿瘤内科工作。

R735.1

B

1004-7115(2017)06-0684-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6.035

2017-03-23)

猜你喜欢
食道癌毒副作用氟尿嘧啶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PAK1和LEF1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静心的毒副作用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静心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