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对超高年龄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7-06-22 14:23陈建红
关键词:层级高龄护士

陈建红

(汕尾市人民医院,广东 汕尾 516600)

护士分层级管理对超高年龄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陈建红

(汕尾市人民医院,广东 汕尾 516600)

目的 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对超高年龄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2015年3月起对我院83例超高龄患者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结合“APN”护士连续排班模式,为超高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比较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差错出现率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患者安全目标考核、护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显著较高(P<0.05);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8%较实施前81.93%显著较高(P<0.05);实施后护理差错率为0较实施前8.43%显著较低(P<0.05)。结论 对超高龄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过程中差错率降低,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护士分层级管理;超高龄;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住院的超高龄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退化常常合并有多种疾病,护理需求更多更复杂。目前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能满足目前护理服务项目的需求,所以对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目前研究的重点[1]。护士分层级管理指的是根据护理人员职位的高低进行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管理,每个层级的护士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护理优势,提高了资源配置,护理质量因此得到提高[2]。本研究选取我院83例超高龄患者从2015年3月起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5年3月起对我院83例超高龄患者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患者男52例,女31例,年龄80~92岁,平均年龄(86.32±5.21)岁。配置护士共30名,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2.57±10.35)岁,按学历分为本科12名,大专9名,中专9名;按在院职称分为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0名,护士6名,助理护士6名。

1.2 方法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为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工作模式,护理组长由拥有较高年资的高级责任护士担任,责任护士由注册护士担任,而尚未取得护士执照的护士担任助理护士,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3组,每组包干管理30张床位,护理组长可以结合工作情况动态调整本组人员。护士组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护士组长应清楚每位患者的治疗流程,合理安排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工作,组织护理小组成员查房,就出现的问题进行组内探讨商议,合理安排组内成员工作。责任护士:协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负责分管技术性的有创治疗,对其负责的住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助理护士:负责所有患者的治疗后的处理工作,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对非危重的病人进行基础护理,协助危重病人物资补充及外出检查等。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护理工作质量,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其中包括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患者安全目标考核、护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项目,每个项目满分100分,实行百分减分制考核,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②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差错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患者安全目标考核、护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2.2 护理差错出现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8%较实施前81.93%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未出现护理差错事件较实施前8.43%护理差错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差错出现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传统的护理缺乏完整性和连续性,由于住院患者基数大,护理人员往往不足,工作量大导致护士难以保证护理的质量。对于超高龄患者而言,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住院期间对护理的需求更为急切,这更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超高龄患者常常合并有多种疾病,需要实时进行身体机能及指标的监测,护理衔接不当容易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患者治疗。护士分层级管理是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经验将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化管理,每位护士能更加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护士长对所有护士进行协调、分工和部署,护理工作的合作性增强,有效减少了因交接不到位所导致的护理差错的发生。通过团队协作护理,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有效减少了护理中间环节,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均得到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压力得到缓解[3-4]。

王小琳等[5]研究者认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健康需求不断增加的当今社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护士分层级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可得到充分利用,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护理人员的素质能得到快速提高,护理质量也会得到提升。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患者安全目标考核、护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显著较高,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帮助提高护士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护士护理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护理水平上升;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护理差错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高,护士分层级管理加强了护理衔接性,通过上下级相互配合和监督,出错率大大降低,护理措施更加到位,护士责任心增强,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综上,护士分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对超高年龄患者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陈莉.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111-2113.

[2] 李思琴,孙涛,石锦波,等.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24):3733-3735.

[3] 王子迎,吴勇娟,王炜,等.护士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3,34(2):90-92.

[4] 张琼.护士层级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31-1233.

[5] 王小琳,罗仕兰.护士分层级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27):3839-3842.

陈建红(1972—),女,广东陆丰人,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

A

1004-7115(2017)06-0698-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6.041

2017-03-14)

猜你喜欢
层级高龄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