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钢结构卓越班的基础工程教学创新探索★

2017-06-22 13:01
山西建筑 2017年14期
关键词:卓越钢结构基础

张 智 卿

(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建筑业管理与政策研究·

面向钢结构卓越班的基础工程教学创新探索★

张 智 卿

(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论述了钢结构卓越班基础工程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基础工程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础工程课程的改革架构,并阐述了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实践验证了改革实施的可行性。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学科竞赛,考核方式

为响应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性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战略号召,国家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提出三项战略方针: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国内高校一线教师在基础工程课程改革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王博等[1]提出了基于MOOC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于林平等[2]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对基础工程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探索。王博等[3]针对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浙江树人大学城建学院深入研究卓越计划并付诸实践,在省内率先于本科阶段开设钢结构卓越班。《基础工程》作为钢结构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践与创新程度对于培养工程师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有必要专门对《基础工程》课程如何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

1 基础工程课程现存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校基础工程教学团队多年来的授课经验和教学体会,目前该课程存在问题可以归纳如下:第一,现有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未涉及规范的解读,无法满足学生工作后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的需求。第二,该课程极少涉及基础工程中的钢结构知识,无法满足钢结构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第三,教材主要基于旧版设计规范撰写,其内容已经无法和目前行业设计、施工相匹配。第四,现有课程未涉及基础工程中常用电算软件的讲解,导致学生工作后对学习工程软件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依然习惯性依赖于相对低效的手算方式。

2 基础工程课程改革的架构

针对该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拟从课程体系架构进行改革,即以培养钢结构方向卓越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在精简传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新规范内容解读、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钢结构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讲授、业师授课的课堂教学为主线,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基础工程学科竞赛为辅线,进而保证课程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由此可见,多种教学元素的引入,使得该课程教学更加立体化、形象化、多元化,从而让学生认清了自己的定位,具备了工程思维,提高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基础工程课程体系架构图见图1。

2.1 课堂教学

钢结构卓越班的教学计划中,基础工程课程仅有2个学分,如何充分利用一学期32个课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精简了传统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中仅讲授教材上的经典理论,教材上提供的例题和习题由学生自己课下自主学习。2)将新规范中的重点内容归纳出来形成授课用的讲义,并在课堂中抽出时间用于规范重点内容的解读,并辅以历年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考题加以讲解,使学生对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有了初步的认识。3)搜集了设计院的工程案例,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阶段向学生剖析实际工程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例如,针对当前浅基础较多地应用于小区围墙工程的特点,笔者搜集了相关设计资料,讲解了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新理念,即同时满足竖向受压和水平向抗倾覆稳定性的要求,颠覆了教材对浅基础设计理论的介

绍,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4)课堂教学中,增加了钢管桩、钢板桩基坑支护、钢板桩挡土墙等钢结构在基础工程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弥补了钢结构方向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短板。5)每学期安排2课时的业师授课,由业内专家向同学们讲解基础工程的设计实务,让学生们从全新的角度学习基础工程方面的设计和施工知识。

2.2 翻转课堂下的习题和软件教学

鉴于课堂教学课时的限制,笔者在课下教学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一是将各个章节例题分析和习题解答做成了视频课件;二是将基础工程常用Morgain软件的浅基础、桩基础设计部分以及理正软件的挡土墙设计部分录制成了视频课件。以上录制的视频课件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学完成,在课堂上教师仅针对学生的难点问题给予解答,大大提高了授课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试点班级的学习情况,笔者发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还掌握了常用软件的操作技巧,遇到复杂工况时更倾向于使用基础工程设计软件进行解决。

2.3 基础工程学科竞赛

大学生结构竞赛和力学竞赛在各个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相比之下基础工程学科竞赛还尚未普及。笔者通过研究国外基础工程学科竞赛的资料,试点了挡土墙和加筋土边坡的基础工程学科竞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起到了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

2.4 考核方式

鉴于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为开卷的考试方式,笔者在此课程的考试方式方面进行了改革,将本课程的闭卷改为了半开卷的考试方式。笔者专门编写了一本含有精简规范条文和设计公式的考试手册,在学期初发放给学生,并且通过试点班级的教学情况,笔者发现学生通过反复翻阅考试手册,由机械记忆过程变成了主动掌握的过程。

3 可行性分析

通过试点钢结构卓越班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发现本人提出的多项教学改革措施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了学生钢结构知识的短板,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王 博,刘志强,卢萌盟.基于MOOC的“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6(2):64-66.

[2] 于林平,王志云,牟瑛娜.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2):89-91.

[3] 王 博,刘志强,梁恒昌.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4):86-89.

Teaching exploration o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steel structure excellent class★

Zhang Zhiqing

(UrbanPlanningCollege,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310015,China)

I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teel structure outstanding class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main problem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is analyzed. The reform framework of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is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reform is expounded in detail,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form is demonstrate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subject competition, evaluation mode

1009-6825(2017)14-0234-02

2017-03-07★:浙江树人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项目(2015JA1005)

张智卿(1982- ),男,副教授

G642.0

A

猜你喜欢
卓越钢结构基础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不等式”基础巩固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整式”基础巩固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