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
——记连城县田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樊万东

2017-06-23 12:44黄水林
红土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连城县计委村民

黄水林

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
——记连城县田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樊万东

黄水林

樊万东(右)了解村民种植果树增收情况

连城县四堡镇田茶村是革命基点村,当年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有21人加入红军。全村现有260户2512人,耕地2300多亩,人口居住稠密,村内资源匮乏,曾经是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低的人多地少村、“空壳村”。

党和政府重视关心革命基点村的发展。2013年10月由武警部队副团职岗位上转业的樊万东,主动请缨,2014年4月从省卫计委下派到田茶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樊万东曾先后转战于武警黑龙江森林总队、武警福建森林总队,荣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被授予森林部队“绿色卫士”荣誉称号。

樊万东(右二)和村两委干部、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商议村综合服务楼建设

驻村三年来,樊万东按照“加强组织建设,创造小康业绩,维护和谐稳定,建设美丽乡村,服务农民群众”的要求,进组入户调研村情,先后走访农户1300多户次,深入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群众情绪,听取群众意见,带领全村党员和干部群众夯基础,拓富路,惠民生,在省卫计委和有关部门的帮扶下,让田茶村焕发出加快发展的新活力,赢得了村民交口称赞。

“好班长”夯基础

“过去开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常常吵吵闹闹,现在会风会纪可好了。”田茶村村委会主任邹洪衍深有感触地说。

有多年带兵经验的樊万东深知,田茶村加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他到村里后,把夯实基层组织作为首要大事来抓。他以提高村两委一班人的发展能力为重点,从健全完善农村管理体制机制入手,落实168工作机制和六要工作法,强化各项制度的落实,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安排村干部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帮助他们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树立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重温入党誓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不足和差距,强化责任担当,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里的党员干部提高了认识,振作了精神。现在,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的思路清、劲头足,团结协作意识和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

樊万东还大力夯实田茶村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村里的主干道和学校门前道路年久失修,无排水管道,雨天道路积水很难通行,存在安全隐患,群众意见大。樊万东在入户调研、走访村民后,积极与挂钩帮扶的省卫计委和县计生局等相关单位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与镇党委、政府沟通协调,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确定三年帮扶规划。在他的多番努力下,2014年投入50万元,重修了主干道排水系统和人行道;2016年投资75万元修建长550余米、宽6.5米连接203省道的村主干道,改造了2座拱桥,并建设“照明工程”,安装路灯166盏,其中太阳能灯136盏,覆盖了全村的道路,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除了建设基础设施,改变村庄脏乱的状况,也是樊万东的一个工作重点。他与田茶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整治环境卫生,打扫清运垃圾,拆除乱搭棚户,清理乱堆废物,下河清理淤泥,使村容变整洁了,环境更宜居了。

樊万东(右二)和村两委干部研究村民活动中心绿化美化工作

“领头羊”拓富路

针对田茶村田间道路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樊万东争取省卫计委的全力支持,投入20多万元,对连通全村所有农田的3条共8公里长的田间路,按照标准化机耕道进行整修、扩大;争取烟草部门的烟基项目,硬化机耕道路面。“路修好了,拿种烟来说,每亩仅劳动力成本就节省500元,我种10亩烟,一年就能节支增收5000元。”种植大户邹洪勇掰着手指乐呵地说。

樊万东倾力带领村民创业发展,走上致富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为村里确定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方向,成立计划生育家庭农场,扶持果农发展“农家乐”,开展水果采摘节、民俗节庆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走进田茶,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2016年,他又组织6户村民成立百香果合作社,种植百香果30亩。

樊万东着力创新,建立健全联乡挂村帮户、社会帮扶等机制,针对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实行精准扶贫。针对村里贫困户普遍缺乏生产发展资金的实际困难,争取省卫计委及省肿瘤医院、省级机关医院、省职控中心等单位支持,先后投入9万余元帮扶30多户贫困户发展生产。村民邹琪顺在2014年得到3000元的发展生产资金,利用篾匠手艺,加工竹制品,现在年收入近万元。村民邹春勋开展家庭养殖,每年出栏家禽100余只,增收4000余元。50多岁的邹水生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上有80多岁长年坐轮椅的老母亲,下有精神障碍的儿子,生活特别艰辛。樊万东知悉后,用特事特办的方式,为他争取1万元生产发展扶持资金,以2000元现金作为启动资金,其余8000元用于提供树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实物,确保扶持资金用在发展生产上,帮扶他种植100棵果树。

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摘掉“空壳村”的帽子,樊万东谋划在田茶村“养一只生蛋的母鸡”。在省卫计委主任朱淑芳到田茶村调研扶贫工作召开座谈会时,樊万东提出建设产权属于村集体的商用综合服务楼,在会上得到了首肯。此后,他紧锣密鼓地推进项目实施,一方面争取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筹措资金;一方面进行科学选址,利用四堡镇开发雾阁新村的契机,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从新村用地中划拨172平方米建设服务楼。目前,计划投资140万元,建筑面积690平方米的服务楼,已经完成基础工程,2017年可竣工投入使用。届时,商用综合服务楼的年收入预计可达5-8万元,将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在晴天,村里的光伏电站一天能发电200多度,收益200多元。”在村部屋顶上,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均匀排列,由一根电线连接逆变器就近接入电网。樊万东介绍说,光伏扶贫电站计划总投资48万元,总装机容量为60千瓦,第一期30千瓦已并网发电。全部建成后,不但16户入股的贫困家庭每户能年增收2千元,村集体也能年增收2-3万元。

田茶村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00元,比上年增加600元;村财收入2万元;建档立卡的44户贫困户,脱贫20户。

樊万东(左一)入户走访二女户女孩邹涵颖及其爷爷邹洪降

“贴心人”解民忧

奏十番,下象棋,看影剧,读书报……在建成不久的村幸福院里,乐融融的老人们说起樊万东,异口同声地称他是“贴心人”。

为了建设村里的幸福院,樊万东积极争取民政、卫计、农业等部门支持,筹措到22万元资金。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这个项目,将镇里原水利工作站的闲置房屋划归田茶村,用于建设幸福院。

二女户江秋菊的小女儿邹玲患上了较为罕见的矮小症,生长激素发育迟缓,先后到连城和龙岩、福州治疗过。因家里无力承受巨额的医疗费用,只能无奈地中断了治疗。可是,如果不进行治疗,邹玲的身高只能长到130厘米左右。

2015年7月,樊万东向到村里调研的省政协副主席刘可清、省卫计委巡视员陈文加汇报了邹玲的情况。两位领导鼓励刚年满14周岁的邹玲要对生活有信心,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同时要求有关部门落实好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关爱二女户,全力帮助邹玲治病。在省卫计委关心协调下,邹玲由母亲与连城县委办、县卫计局和四堡镇的工作人员陪护,到省城福州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专家诊治。连城县卫计局专门拨出10万元,作为邹玲的医疗费用。经过治疗,邹玲长高了近20厘米,现在身高已达到143厘米。

樊万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谋福祉。在他积极争取、牵线搭桥下,投入30万元建起了配有休闲长廊、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的人口文化休闲广场;省卫计委捐助四堡镇卫生院价值约2万元的全科诊疗仪;省关工委捐助四堡镇中心小学价值2.5万元的课桌椅和教学用具;省级医院两次组织医生共20余名来村里开展义诊,服务村民300余人;武警龙岩森林支队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森林火灾扑救工具,并帮助培训人员,成立村民灭火分队;科宏眼科医院为10余名群众免费手术治疗白内障;省红十字会提供每份约300元含有棉被和小包装食油、大米、面条等日用品副食品的“爱心礼包”,总共价值达3万元,每年走访困难群众,开展节日慰问……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增加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苏区老区的高看厚爱。

(作者单位:连城县委报道组)

猜你喜欢
连城县计委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连城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义马市卫计委召开上半年党政工作述评会
连城县天然阔叶树林分生长分析与评价
闻名十余省的楚东医院有望“冲出”本镇 淮安市卫计委调研该院探讨解决等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