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永矿业公司:以安全第一责任构建安全第一业绩

2017-06-24 14:09图通讯员邓建平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3期
关键词:隐患矿井工作面

文、图通讯员 邓建平

湘永矿业公司:以安全第一责任构建安全第一业绩

文、图通讯员 邓建平

“湘永能够实现安全年,那不一般!”无论是从湘永走出去的领导干部,还是现任公司领导,都有着共同的感受。到2016年,湘永矿业公司连续三年实现了井下安全、地面稳定,完成了产量任务,保持了矿井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安全工作没有什么技巧,就是抓责任,抓领导的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齐国如是说。

用责任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井下有3个栅栏没打好,被罚了3000元。”荆南矿总工程师拿到处理通报,触动很大,一改过去质量标准低、态度散漫状况,责任心提高了不少。

像这种处理通报在近几年一下子多了起来,“追责”已成为湘永公司管理上的常用词。下属某矿石门违规开门导致轻伤一起,随后处罚联责领导和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也跟着降级。失职追责敲响了领导干部的警钟,提升了履职尽责的动力。

虽然湘永公司下属矿井全都是低瓦斯矿井,但由于井下安全基础非常薄弱,零敲碎打的事故经常发生。对此,公司领导认真反思,“主要是安全责任不到位、质量基础不牢固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安全状况,必须先改变人的安全思想”。

“安全是第一责任,生存是第一要务。”宋齐国在2016年的工作会上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强化安全责任制管理,树立“领导就是责任、抓不好就是失职、失职就要问责”的观念,把安全真正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从灵魂深处筑牢安全防线。

首先,建立以矿长为第一责任的安全责任体系。公司强化矿井的安全主体责任,矿长是本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总支书记是安全教育的第一责任者,分管副职是分管工作落实的第一责任者,队干、班组长是现场作业的第一责任者,通过层层加压,把安全责任传递到生产一线,充分发挥各级安全责任者的主导作用,确保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 铜角湾立井

其次,强化矿领导的安全联责。公司实行安全分片联责制度,矿井每个工作面有一名领导联责管理,矿井领导既对分管业务负责,又对联责点的所有工作负责;既对安全状况负责,又对联责点的生产任务、工程质量、队伍建设负责,构建了“双履职、双考核”的履职体系。每个工作面出现任何问题都与联责领导挂钩考核,建立起安全责任具体到岗、到人的责任机制。

用质量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安陵矿没有正规工作面,必须整改。”2016年初,省煤炭管理局进行质量达标验收时,一纸通知让湘永公司上下如坐针毡,长期以来这一重大隐患怕是再也过不去了。

湘永各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变化大,煤层薄,极难形成正规工作面,原来虽然提出过,但没有硬性要求也就不了了之。“现在行不通了,国家政策规定,不能实现正规开采的煤矿,一律停产整顿,逾期仍未实现正规开采的,依法实施关闭。”宋齐国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公司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没有正规开采矿井关闭”的危机意识,把完善生产系统作为保矿井的战略任务来抓。

经过认真分析,公司成立了攻关小组,进行科学布置。通过不懈努力,各矿井生产系统不断得到改善,铜角湾矿和安陵矿均实现了正规开采,布置出了双引巷负压通风工作面,安陵矿由年初验收不予评级一跃晋升为二级矿井,矿井质量标准化上了一个新台阶。

质量是安全的基础。近年来,公司坚持质量标准化建设,不管企业如何困难,坚决做到安全投入不欠帐,安全标准不降低,安全基础工作不削弱,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一方面,加大安全投入。2016年,公司挤出资金1600万元,投入一大批安全设备,更换了铜角湾矿主井钢丝绳,改造了铜角湾矿压风、供液系统和安陵矿主井绞车电控系统,“六大系统”也不断完善,为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开展质量标准化示范点竞赛活动,重点对运输大巷、主要石门、溜煤上山进行质量标准化整治,消灭了“爬行巷道”,提升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另一方面,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制定了《工程质量验收一票否决硬性规定》,严格工程质量管理。针对湘永矿井特点,把顶板管理、机电运输和一通三防作为安全管理重点。特别在顶板管理上,制定了“硬性规定”,严禁使用木支护;对巷道出口、加强支护、开采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月底未达到要求的一票否决为不合格,并对联责领导进行约谈,有效地整治了顶板隐患,近五年未发生过顶板事故。

同时,强化现场管理,从“严细实”三方面坚持“四查”,即“查人员思想、查制度落实、查安全设施、查隐患整治”,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念在嘴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在检查上“过细”。每7天开展一轮覆盖全矿井的安全检查,矿井每旬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检查时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漏洞,不做表面文章,不走过场,实实在在地解决影响安全的各项问题。

在隐患整改上“求实”。按照“现场隐患不排除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严把现场安全生产准许确认“四关”。对查出的隐患建立台帐,每班跟踪调度,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到位。树立“重大安全隐患视为事故”的理念,凡是各级安全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一律视为事故进行分析、追责。

在考核上“从严”。 对挂牌不下井、出早班、由他人带定位器下井的一律给予降职或免职处分;矿领导必须坚守岗位,严禁擅自离开矿区。一年来,共问责8起,处理30人次,处罚力度明显加大,单次处罚金额都在500元以上,其中1名中级职员被免职。以铁的纪律转变作风,确保了安全生产。

用创新打造特色安全文化

“石门过煤,已掘至顶板,……该工作面无重大隐患。……”宋齐国打开手机微信,第一时间收到了矿领导下井信息,各工作面安全生产情况一目了然。

这是公司创新安全管理手段,利用微信平台传递安全信息的一个缩影。矿井领导和安全生产部门领导下井出班后,及时汇报井下安全生产情况,把下井的时间、行走路线、工作面安全状况、隐患整改情况等信息,利用微信进行上传和汇报,公司领导在第一时间掌握了信息,每个矿领导的下井状况也清清楚楚,促进了安全信息共享,提高了安全信息传递效率。

创新是灵魂。近年来,公司针对干部职工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的状况,积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管理,用安全文化引领安全生产,形成了具有湘永特色的安全文化。

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实行安全“五帮教”。公司制定了《“三违”亲情帮教活动实施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在“三违”帮教上着眼“情”字,由安全矿长、安监站、办公室、工会、女工家属协管会以及“三违”人员亲属组成帮教小组,对“三违”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让员工认识到违章蛮干给家庭、企业、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筑牢安全心理防线。

同时,强化员工的“自主保安”责任,形成人人“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良好氛围。公司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每月18日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从不间断;全年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26次,出宣传栏、黑板报76块,安全征文72篇,安全文艺下矿演出3场;开展安全培训12期, 1300余人次参培;矿井各连队每日一题,班前会安全学习“雷打不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技能提高了,良好的自主安全管理促进了安全生产。

“安全是管出来的,实现安全生产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扎实的管理、严格的考核、有效的手段和硬件的保障。”这是公司干部员工抓安全的深刻体会。通过强化责任与管理,一年来,公司“三违”人次同比下降了32.7%;轻伤同比下降了25%;查出的安全隐患同比下降了45.4%。这样良好的安全效果,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一致肯定,2016年被湘煤集团评为唯一一个安全生产“红旗单位”。□

责任编辑 / 宋智慧

251373721@qq.com

猜你喜欢
隐患矿井工作面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冲击地压矿井综采工作面同时相向回采可行性分析
中天合创门克庆煤矿3103智能化工作面
多工作面隧道通风技术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