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中可再生能源问题研究

2017-06-26 08:50周丽
时代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国际贸易环境

周丽

[摘要]在国际贸易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等话题正在成为世界贸易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可再生能源;国际贸易

目前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中国以及世界各个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它的解决既刻不容缓,同时又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中国和世界上各个国家一样,都在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自然也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各国参与世界贸易的广泛性,这一问题已经不单纯是哪一个国家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在可再生能源的问题上,任重而道远。

一、现状

1.碳排放目标与压力

2016年4月22日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个“世界地球日”。10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一份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这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协议目标为:控制气温上升,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并继续努力,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之内,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标,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这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尝试。

目前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已经成了全球各国人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高度发达的今天。环境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碳排放。全球大量的研究结果和观测事实也表明,碳排放活动会造成大气中含碳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长,这其中有90%的可能性导致了全球变暖问题。

气候变化已经变成全球人类面临的长期挑战,也变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然而延迟采取行动,将增加严重、确实、不可逆的影响的可能性。温室气体导致的气温上升会引发一系列的不可逆效应。

如何抑制或控制碳排放,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要达成的首要目标。据悉,中国将力争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30年左右开始减少。美国也承诺,确保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近四分之一。

与能源有关的碳排放是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国际能源署最新分析表明,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可大幅降低碳排放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2.经济结构调整与可再生能源战略

中国是全球能源需求的重要成员和中心,目前我國经济正在进行深刻转型,能源问题战略及选择是经济转型中的最大挑战。

技术突破总可产生科技革命,而我国的能源革命预计将在十三五期间爆发,由此产生的能源替换,将引发大规模的相关新兴产生的兴起,进而导致整个经济系统发生全局性的变革,推动经济转型,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已经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当中。

3.资金与国际贸易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需求萎缩,供给短期内不可控制,大量的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伴随着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论是国家还是私人企业都积累了大量财富和资本:而资本出口将有助于扩大需求、缓解产能过剩。中国资本出口的规模在扩大,其对于国家和企业的重要性也在不断上升。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AdnanAmin表示,全球正经历可再生能源革命,过去两年来,超过一半的净增产能来自可再生能源。虽然发达经济体因能源需求下降和产能过剩等原因面临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停滞,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迅猛。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达到创记录的3290亿美元,超过对化石能源的投资总额2530亿美元。

二、各方面影响:

1.油价下行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影响

相对而言,可再生能源较贵,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随着全球经济放缓,需求疲软,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价格一路走跌。有专家曾分析,油价的持续下跌必将改变各种能源之间的平衡,有些产生的负面效应最终将逐步传导到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而对全球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问题上产生消极影响。上世纪80年代,许多可再生能源项目就曾因油价下跌而陷入停滞甚至取消。

但近期的现实表明,油价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并不是纯粹的负相关关系,更不应说油价下跌在短期内将使得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遇挫。联合国环境署牵头的报告中公布的绿色能源领域重要突破之一是,2015年燃煤燃气发电吸引到的装机容量建设投资不足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吸引到的一半,包括早期技术研发以及新装机容量建设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在2015年达到2860亿美元,与2011年的历史投资高峰相比增长了3%。

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它们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市场,石油主要应用于交通及石化行业,可再生能源主要用于发电,另外能源投资是长期性的,石油和天然气的现货价格并不会影响其它能源投资,最后,可再生能源成本一直在走低,再加上监管支持政策的组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行业发展。

2.经济下行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影响

全球经济在放缓,中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经济从调整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在经济结构急需调整的当下,保持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增长,可有效扩大内需、消化产能、提振经济。

能源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甚至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将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我国日益显现的就业问题,保障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加强和发展,不仅可解决大批就业问题,并会在全球范围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和就业-2015年度回顾》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巴西、美国、印度、德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法国、孟加拉国和哥伦比亚。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领域,太阳能光伏行业创造了最多的岗位250万,风能提供的岗位超过100万个。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研究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构成中的份额将在2030年翻番,在全世界创造超过1600万个工作岗位。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4年底,已有164个国家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145个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支持政策。

3.我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困境

以风、电和太阳能相关产品制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依靠短期超常规快速发展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已经将海外市场的拓展作为重点。自2011年以来,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其它国家却频频对中国企业开展反补贴以及反倾销调查,即使此类争端对双方并无好处。

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部分发达国家或企业基于产业利益的考虑,政治因素,国内相关产业一直奉行出口至上的战略等等均是相关方面的原因。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的高发将不可避免,政治因素的掺杂等也会进一步恶化国际贸易环境。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处于相对弱势,需要进一步更好的熟悉和适应国际贸易和游戏规则,与政府合力走出困境。

4.技术水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相关產业均取得很大的进步,已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根据业内相关人士评估,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各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我国光伏电池实验转化率已经达到23.5%,量产转化率达到20.13%;此外,多晶硅组件功率能够达到330W,与世界领先水平齐平。

但我国可再生能源体系仍然薄弱,配套能力不强,在技术上,我国仍落后于世界最先进水平,产品缺乏竞争力,在关键工艺、设备和原材料供应方面,仍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技术的垄断,如大型风电机组的轴承、太阳能电池的核心生产装备、纤维素乙醇所需的高效生物酶等。

三、解决策略

1.利用各种国际合作组织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扩展国际贸易空间

2015年在土耳其召开了G20首届能源部长会议。会议批准了“G20可再生能源自愿性应用工具包”,2016年(G20)能源部长会议于6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G20能源部长会议《北京公报》以及在可再生能源、能源可及性、能效合作方面的三个行动计划。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界可根据各国需求和政策变化,寻找切入点和新的机遇。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推进,相关国家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强烈愿望,也可为国内企业的国际化和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机遇。

2.从发展中国家寻找更多市场机遇

研究报告表明,可再生能源市场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电力需求下降较快,投资回报相比发展中国家要低,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引进设定的目标不算很高,主要是基于经济竞争力和产业培养,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电力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我们可以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寻找更多的市场机遇。

猜你喜欢
可再生能源国际贸易环境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环境清洁工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高速公路微电网研究
在现有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下对风电项目的若干思考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厂房的一体化设计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