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拔节期管理抓三点

2017-06-26 18:08
农家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拔节期菊酯乳油

拔节期是小麦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此期小麦分蘖迅速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无效分蘖停止生长,逐渐枯黄死亡;有效分蘖生长加速形成产量,需要的养分和水分迅速增加,成为小麦生长的第二个吸肥高峰期。加强此时的麦田管理对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防止后期早衰和增强品质,获得高产至关重要。目前小麦即将拔节,加强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夺取今年小麦丰收的关键所在。

一、重施拔节肥水

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大部分麦田已成为中高产田,拔节期是小麦需要肥水最多的时期,也是小麦需肥临界期,更是高产田施肥的关键时期。施肥过早,无效分蘖过多,茎秆细弱,后期容易倒伏,且消耗不必要的养分,造成浪费,后期小麦易脱肥早衰,影响产量的提高:施肥过晚,满足不了小麦前期对养分的需要,影响穗粒数的增加,后期易贪青晚熟。一般中高产田追肥应在小麦拔节前施用:对于高产田应在小麦拔节期施用:对于超高产田应在小麦拔节后施用,一般亩施尿素15-20千克。对于前期已经追肥,但追肥较少的弱苗、三类苗,每亩再补施尿素5-7千克。追肥后及时浇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

二、预防倒春寒

小麦拔节以后,抗寒能力减弱,若此时发生倒春寒,轻者只危害叶片,受冻部位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片的一段,受冻部位好像开水烫过一样,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发黄干枯:严重的幼穗受冻,受冻小穗会出现不孕,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对于倒春寒要积极预防,发生后要采取措施及时补救,力争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是灌水预防倒春寒。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在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使土壤温度增高。二是小麦受冻后,及时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麥尽快恢复生长,减少冻害损失。

三、病虫及时查治

拔节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高峰期,此期主要病虫害有麦蜘蛛、麦蚜、吸浆虫、纹枯病等,要注意查治。

1.麦蜘蛛。当麦田红蜘蛛1米单行达到600头时,应进行防治,每亩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20毫升、或20%哒螨灵乳油20-40毫升、或40%氧乐果乳油100毫升、或50%马拉硫磷10-15毫升,兑水30千克进行喷雾防治。

2.蚜虫。平均每百株小麦有蚜虫500头以上,或者有蚜株率大于25%时就应进行防治,苗期达不到防治指标的应在小麦抽穗后防治,当田间平均百穗蚜量达400头以上时开始喷药。每亩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10%烯啶虫胺水剂10-20毫升或3%啶虫咪乳油40-50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

3.吸浆虫。当地下10厘米处地温高于10℃时,小麦进入拔节阶段,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表土层,10厘米地温达到15℃左右,小麦孕穗,再结茧化蛹。当每平方幼虫超过5头的麦田,在小麦拔节后、孕穗前撒毒土进行蛹期防治,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200-250毫升加水5千克喷拌细土25千克均匀撒施到小麦基部,撒后及时浇水,以杀死刚羽化成虫、幼虫和蛹,压低小麦吸浆虫基数,减少成虫危害和后期防治难度。小麦抽穗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毫升、或48%毒死蜱乳油50毫升、或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或50%马拉硫磷35毫升喷雾防治,每亩药液用量不得少于30千克,吸浆虫卵期较长,应防治2次为宜。

4.纹枯病。当发病麦田病株率达到15%时,每亩用20%的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25克,或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兑水50千克喷雾,隔7-10天施一次药,连喷2~3次。注意将药液喷洒在麦株茎基部。

刘忠强

猜你喜欢
拔节期菊酯乳油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60%敌畏·马乳油对桑螟的防治效果及在桑蚕体内的残毒期探究
小麦新品种济麦262抗旱性研究
欧盟拟禁止联苯菊酯在温室使用
麦田欢歌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涝淹深度和时间影响杂交中稻产量
超高效合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茶叶中联苯菊酯
防治梨园二斑叶螨的药剂筛选试验
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价格稳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