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转型

2017-06-26 20:48林素芳
经营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转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林素芳

摘 要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和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进国企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国有企业改革事关发展全局,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而在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管理的转型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但是,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具体总结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地转型措施。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转型 问题 措施

自2015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的制定与开展,指明了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提出要完善我国的企业制度,实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多个方面提高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力度,填补管理的漏洞,取得满意的效果。[1]但是,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改革的步伐。[2]因此,为了增强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展开,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总结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地转型措施,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一、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开展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为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然而,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受到我国政府的支持与政策调整干预,其内部的各项制度与管理体系较为陈旧,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多变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也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该现象无疑阻碍了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转型,[3]而当混合资本融合后更加重了国有企业的改革难度。

(二)各方面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完善协调地发挥作用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企业的内部会存在财务的监督部门。然而,由于目前在企业的内部该部门是直接受企業的管理与支配,其独立监管的职能无法保证,因此该部门的财务监督作用无法有效地实现,其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完善协调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政府的有关部门会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定期进行检查监督,以保证我国国有资本的安全性与合理配制,然而政府监督的力度较为局限,无法与企业内部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无法充分发挥监督的效果。而且,我国的人民群众与社会媒体无法获取企业内部的相关资料,信息来源不足,最终导致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都没有完善协调地发挥作用。

(三)内部财务部门的工作重心无法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内部财务部门的工作重心偏向事后会计核算,忽略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综合管理调控,无法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进一步降低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由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都为国家所有,而且少有激励政策,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开展财务综合管理调控的积极性,没有参与综合预测、评估与规划的意识。

二、国有企业改革中财务管理转型的合理措施

(一)形成信息化风险防控平台

由于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大多数具备较高的规模,企业内部的部门机构组成较为复杂烦琐,各级协调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的有效传输与交流反馈,可根据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企业内部形成信息化风险防控平台。信息化风险防控平台能够保证企业在预测、评估与规划管理过程中有效地防控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企业的财务损失,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该平台的建设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及较长时间,因此不同规模的国有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灵活应用,可以原有的电算化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造替代,逐步与前端业务系统及后端监督系统合并,最终全业务链的在线管理,也更好节约企业的成本。

(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完善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我国国有企业的政府与企业的有效分离,应该在企业内部构建各部门不同层次明确各级人员职能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应对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对综合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企业预测与规划的重视程度,加快国有企业融入现代的市场竞争中的速度,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同时,还可增加相应的激励政策与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或者将管理人员的薪资同企业的效益相联系,借鉴外国的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改革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保证财务管理职责的有效实现。另一方面,应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可成立审计监察委员会,确保委员会成员不直接受企业管理人员的支配,保证该部门的权利独立性与职责的有效性,该部门的成员可定期监察企业内部的财务收支。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还应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接受国家政府部门与社会群众的监督,提高各界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督促工作,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各方面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协调地发挥作用。

(三)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

法律具强有力的约束力与调控力,因此为了提高财务管理者的法制意识与财务管理的责任感,我国有关部门应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法律规范,降低管理者在工作中钻法律的漏洞,增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可构建违法人员的信息披露机制,对于企业中的违法违章的行为进行公开披露,提高其他工作人员的依法意识。

(四)增强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

基于我国的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特点,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以便于促进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的有效运行,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对于企业中的原有的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应有计划性地邀请相关的资深财务管理者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工作,改变财务管理工作者原有的思维方式,更新工作者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增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以符合我国目前市场化的需求,增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加强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者筛选与考核的力度,尤其应考核工作者对于财务的预测、评估与规划能力,确保新入职员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国企财务管理必须顺应国企改革的大趋势,适时变革才能在助力国企改革的同时提升国企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产效益和质量。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改革的顺利开展,应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转型工作,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转型,增强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与对区域发展的预测与规划管理,为国有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与适应我国的市场竞争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为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琼.浅议财务管理在国企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9):72-73.

[2] 姚永兴.浅谈财务管理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J].财经界,2011(14):156.

[3] 吕诚伦.浅析国有混合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管理观察,2015(28):131-133.

[4] 苏浩宁.国企改革中内部财务集中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0):123-124.

猜你喜欢
转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