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后必须站起

2017-06-27 18:37
电视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阿米尔短板

中国的电影观众和票房永远都充斥着互联网时代的魔术色彩,任何大咖级的战略投资家都绝对无法预测影片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院线会兑现几何产业价值。大投入的折戟沉沙和小成本的黑马奔腾汇着两种不同颜色的眼泪,完美的豆瓣评分和惨淡的票房数字如同滑稽的黑色幽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界的文化常态。无论爱恨情仇,中国的院线和观众对于所有洋溢着电影激情的电影人都是挥之不去的成败萧何。

捏提·蒂瓦离和他的“摔跤爸爸”同样也是中国的“萧何”们创造的一个景象,只是这个景象至少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经典。一部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老掉牙的老桥段励志叙事,加上总在中国的土地上闹摩擦的背景,再加之印度电影末端排位,《摔跤》从登录中国院线伊始,就被院线的大咖们以极低的排片安排了一个泪崩的开局,但大跌眼界的却是被阿米尔·汗的精湛表演摔出了十个亿的胜利大逃亡的结局。

这一摔不仅摔出了中国院线票房的经典模式,更摔出了一系列启示录。

中国的电影观众并非都是娱乐至上的巨婴,中国并不缺乏充满情怀的电影观众,只是缺少制作经典的内容提供者。中国电影的观影权并不完全取决于观众的支付宝的账户额度,而取决于文化商人的良心额度。在一个充满热情和潜能的电影市场,短板理论绝对是真理的标准,决定繁荣的不是庞大影迷的长板,而是少数生产者的短板。中国的电影观众不只是会笑,他们也会流泪,他们也会为最后站在冠军台上的中国“姬塔”们鼓掌。

中国电影的繁荣其实可以不要33个亿的美人鱼,也可以不要偷火药的外码来拯救灾难的“谋”氏长城,但必须需要阿米尔·汗式的梦想与责任。中国有足够可以任性的资本,去完成中国电影人的梦想。

中国电影的出路不在于中国境內的四万多块银幕,更不在于中国人自己的荷包,而在于把中国故事演绎成让全世界传播的电影经典,更在于中国的《摔跤》故事,也可以在老外的院线里卖出十亿的票房。中国的故事比“摔跤”更激励人心。

“豆瓣”上的影评曰:一向被视为穷困地区的印度电影人却推出了一部电影的富矿《摔跤吧,爸爸》,这一定是印度人自己始料未及的,也令中国的电影人大觉意外,让中国影人已然崛起的电影自信和自负遭遇一种前所未有的挫折感和逆性反思,甚至产生一种被摔倒的幻觉。

这是一段一针见血的评论。唯一的错误,不是“幻觉”,而是已经被重重地“摔倒”。

但幸运的是,倒下去的只是误认为娱乐和票房规模庞大的错觉,而不是把艺术和责任当强大的希望。更幸运的是,中国的电影人明白,摔一跤无所谓,摔跤后爬起来才最重要。只有爬起来,才有可能笑听最后的掌声。

猜你喜欢
阿米尔短板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女儿”变情人?“摔爸”阿米尔·汗深陷婚变丑闻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为你,千千万万遍
和自我达成和解
不一样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罪与赎
为你,千千万万遍